劇情介紹
好容易找到距離最近的電影院在放映《九零后》,犧牲午睡時間去看了。
排片太少了,時間又都在要么中午,要么晚上很晚。看的人也少,而且中途還不斷有人立場。
因為它很尊重大師、尊重真實,以至于在開篇很長時間節(jié)奏都比較緩慢。老人的回憶聲音娓娓道來,并沒有使用電影常用的“鉤子”。
我認為這是一種對大師們人品和成就的致敬。這些大師的存在本身就是最動人的故事,本質過于pure,已經不需要懸念、沖突,來引發(fā)觀眾的好奇心,抓住眼球了。
導演希望的應該也不是票房,而是“懂得”和“敬仰”。
其實這種排片少但評分高的片子一般質量都相當高,就像粵劇《白蛇傳.情》一樣。
片中真是大師星布,全是重量級的民族棟梁。
專業(yè)上的成就固然令人敬佩。但看完最大的感受是,在這群九十往上的老人身上,你竟然可以看見青春在他們身上閃耀。
近百歲的他們依然會站在第一線,這等堅持除了熱愛別無他途。
依然會愛美,涂口紅,換衣裳。每位老者都穿著正式得體,細微處既是對采訪者的尊重,也是對美終身的向往。
會談及和丈夫當年,作為兩位詩人獨特的愛情故事。會細數回憶年輕時怦然心動過的姑娘。
依然天真,依然羞澀,依然熱情和純粹。
會“嫌棄”人間奇跡西南聯(lián)大,卻一字一頓準確背出自己的學號,讓人淚目。此中深情啊,不可不識。
巴金先生雖然說,長壽是懲罰。但在這群神志清晰、依然想做一點好的事的“九零后”身上,即使度過了漫長時光,他們依然還是聯(lián)大的少年郎嘛,再多久都不算長。
希望先生們都健康長壽,星光照耀我華夏大地久一點,再久一點。
我最熟悉的大師名字應該是許淵沖先生,甚至超過楊振寧和汪曾祺兩位。因為他老人家的唐詩宋詞譯本,就是我爺爺在我兒時給我口耳傳授的版本。人生初次感受到的音韻之美,終身難忘。現在先生的《畫說唐詩》、《畫說宋詞》譯本,也是我在陽陽的啟蒙書籍里。
做事之前是做人,大師們用一生踐行了這一條理念。
浩浩乎,平沙無垠,夐不見人。
聯(lián)大的師生在國難之時,以身許國。用生命和智慧,報效自己的祖國和人民。是真正的赤子,真正的國士。
我們大多數人一生也無法企及大師們的專業(yè)成就。但學習他們做一點好的事情還是可以做到的。學他們永遠熱愛一切美好的事物,永遠有著年輕的靈魂。
make the most of everyday。
馬識途先生念及“樹猶如此,人何以堪”的時候我觸動情腸,想起人生最初的悠長時光里,坐在葡萄架下爺爺給我念《枯樹賦》的場景。擦眼睛余光里看到側后方有人在頻頻看我,有點不好意思。散場的時候一看,全場就我們三個人。那兩位是一對走路都顫顫巍巍的老人家。
下樓的時候老太太回頭看我?guī)状危杏X想和我聊幾句,但社恐讓我不敢先開口?,F在想來很后悔,真是可惜。難得在電影院看見老人家,又是能共鳴的片子。
這種電影等娃再大點得帶她一起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若是心火,一旦點燃,便終身不熄。這便是為人父母可以給她最好的禮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