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介紹
把《魔警》當(dāng)成警匪片去欣賞,這是一部很爛的警匪片;不要帶著太清醒的腦子去看,會看到人心,而且總納一點黑。
1
導(dǎo)演林超賢對警匪片的理解不同于常人,他擅于賦予警與匪內(nèi)心活動,或黑暗,或矛盾。他介紹《魔警》時不愿說這些警匪片,反而說這是驚悚片。
與普通的警匪片一樣,電影的開始便是警察去抓“鬼王黨”頭目韓江(張家輝)。作為頭目,隨隨便便一個打火機,一把小刀殺了兩個警察,就騎著摩托車逃了。
帥不過3秒,又要威又不肯帶頭盔,直接被車撞上。頭都爆缸,自己走到醫(yī)院,送到急診室。剛剛好,守附近的警察王偉業(yè)(吳彥祖)看到,獻(xiàn)了血,救回了這個賊。
2
一個眼神,魔漸由心生。
王偉業(yè)在小時候親眼看著父親被燒死,這僅是一場意外。但在這小孩眼里,是那個警察殺了他父親,惡果從此種下,并在一個晚上去放火燒死了他。
恰巧,韓江長得和那個被燒死的警察一樣。王偉業(yè)看著韓江的眼,充滿了恐懼,回憶的畫面也會隨之浮現(xiàn)。
其實整部電影,要了解前因后果,就需要去感受那些抑郁的場景,鏡頭變得通紅,慢慢和我們講述王偉業(yè)的過去。
他是黑的,殺過人,但沒人知道;又是白的,從小照顧死者的媽媽;他是又黑又白的,他做了警察,而且著魔于追求正義。
他游走于黑與白之間。因為殺了人,為求贖罪所以盡心照顧老人;因為救了鬼王,所以以身入魔去對抗魔。
但是,又很戲劇性地,韓江這個魔早就已經(jīng)死了,王偉業(yè)才是魔。
在一場搶劫案里,“鬼王黨”與警察發(fā)生槍戰(zhàn)。王偉業(yè)看著滿街的尸體,雖然憤怒,但無能為力;雖然恐懼,但無處可逃。最后因為韓江欠王偉業(yè)一條命,并沒有殺他。
搶劫成功,分贓失敗了。韓江被自己的欲望害死,死在了山腳下。電影第30分鐘開始,王偉業(yè)就和韓江融為了一體。他把自己分裂成韓江,聽韓江的話讓“鬼王黨”內(nèi)訌,把他們一個個殺掉。他自己把人殺了,卻在大喊:韓江,別跑。
電影的結(jié)尾,王偉業(yè)在鏡子里看到了韓江,他很想擺脫這個人,即使開槍把鏡子打碎也無事于補。就像影片的開頭,墨落入水中,散開,水渾濁。
3
吳彥祖內(nèi)心存魔,他去排斥魔,所以成魔。我們常人沒那么嚴(yán)重,我們只是存在雙重性格,多重身份......
現(xiàn)在許多人開車回家,到了家門,卻都喜歡待在車?yán)??;蛞粫蚝芫?。點燃一根煙,思考著自己是誰?想做誰?
一旦他推開車門,便是父親、兒子、老公,背負(fù)著一家人;在車上,軀殼屬于自己,意識屬于自己。
當(dāng)前者在內(nèi)心慢慢擴(kuò)大,我們就陷入了懷疑,不斷地詢問自己在做什么?想要做什么?這生活是自己想要的嗎?直到黑暗把內(nèi)心完全吞噬掉。
漸漸長大,社會賦予我們多重性格,多重身份。我們努力去把心堵住,獨自一人去和心魔斗爭,最終卻入魔。
4
恰恰許多事都可以成為我們心中的魔。
我有個朋友,以前我總是說他年輕。在對待感情方面他確實是年輕的,但這也算是一股清流吧。他一旦喜歡一個人,無論對方做什么,他都對這段感情充滿希望。
他沒遇到一個好初戀,付出了真心,卻被對方拋棄。他覺得,無論這段感情里有什么痛苦,都比不上離開她那么難受。所以無論她做了什么,我們怎么勸他,他依舊會為她找理由,依舊覺得能繼續(xù)走下去。
他們分開后,好幾年了,他都沒再敢談戀愛。他覺得愛太可怕了,世界不應(yīng)該有真愛。這么帥的一個小伙子,彎了就可惜了。
最近,他好像戀愛了,女生鍥而不舍地融化了這座冰山。但我只為他高興了3個星期,女生的似乎已經(jīng)沒耐心繼續(xù)去深入這座冰山,他還是沒遇到一個好人。
對于感情,他也許不會再抱任何希望了。真心得不到回報,好人卻沒好報。他可能也會變成玩弄感情的人,內(nèi)心成魔。
5
越是排斥,越容易成魔
其實,我很少會和身邊的說我不開心,很少把不好的事情去告訴他們。直到一天,朋友告訴我,我只是在逃避而已,然后催眠自己很堅強很高尚。
不如,我們不要去排斥內(nèi)心的黑,去接受它,去尋找與魔共處的方式。嘗試和朋友聊聊,和我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