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介紹
【文/觀察者網 王愷雯】
當?shù)貢r間6月5日凌晨,印度大選最終計票結果出爐,執(zhí)政黨印度人民黨(印人黨)主導的全國民主聯(lián)盟獲得印度人民院(議會下院)過半數(shù)席位,在此次大選中獲勝。
這意味著,印度總理莫迪基本鎖定第三個總理任期,有望追平開國總理尼赫魯?shù)娜纹诩o錄。然而,印度人民黨未獲得議會過半席次(272席),失去單獨組閣權。
復旦大學南亞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民旺對觀察者網表示,莫迪在第二個任期內大打宗教牌、推進印度教民族主義議程,但這無法挽回對經濟民生不滿的選民。林民旺預計,在可能的第三個任期中,莫迪或將把更多精力放在經濟議題上,而在外交政策方面,大致會延續(xù)此前的方向。
當?shù)貢r間6月4日,印度總理莫迪宣布執(zhí)政黨印度人民黨主導的全國民主聯(lián)盟在大選中獲勝。(視覺中國)
“罕見的挫折”
計票結果顯示,全國民主聯(lián)盟共獲得295個席位,其中,莫迪領導的印度人民黨贏得240個議席;反對黨聯(lián)盟印度國家發(fā)展包容性聯(lián)盟獲得231個議席,其中,印度國民大會黨獲得99個議席。值得一提的是,在2019年大選中,印度人民黨曾贏下303個議席。
路透社指出,這是印度人民黨10年來首次在議會中失去多數(shù)席位,只能依賴其盟友獲得國家的管理權,“這是一位牢牢控制印度政治的領導人罕見的選舉挫折。”
林民旺表示,莫迪在2014年第一次出任印度總理時,打的是經濟發(fā)展牌。莫迪擔任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長的10多年間,該邦經濟發(fā)展迅速,“古吉拉特邦模式”也成為他當時競選的一塊金字招牌,選民都希望他執(zhí)政后能帶領印度朝著經濟快速發(fā)展的方向邁進?!敖Y果,第一個任期結束后,莫迪政府取得的成績并不理想。”
“印人黨在贏得2019年大選之后,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追求宗教意識形態(tài)和搞印度教民族主義上,把印度社會推向了更加極化分裂的狀態(tài)。另一方面,莫迪政府在印度內政外交政策上,也越來越‘飄’,自以為其優(yōu)勢地位很穩(wěn)固或所謂“莫迪旋風”能一直持續(xù)下去。但實際上,印度普通民眾的情緒已經在新冠疫情期間發(fā)生了改變。”林民旺表示。
他指出,在莫迪推進印度教民族主義議程的前幾年,確實激發(fā)了更多印度教徒對他和印人黨的支持,但這種“宗教鴉片”只能激起精英們一時的興奮和情緒,無法代替普通人現(xiàn)實生活的衣食住行的需要。尤其經歷了新冠疫情這幾年,印度失業(yè)率大幅上升,就業(yè)狀況沒有改進,甚至上千萬勞工回流農村后沒有實現(xiàn)“再就業(yè)”。
美聯(lián)社評論稱,莫迪在10年前帶著改革印度經濟的承諾上臺,很難說他沒有取得進展。然而,莫迪的經濟政策未能創(chuàng)造就業(yè)機會,幫助印度人從低薪、不穩(wěn)定的工作轉向穩(wěn)定的有薪工作;印度14億人口之中,也只有少部分人享受到紅利。此次大選中,不平等、失業(yè)和就業(yè)不足等問題成為核心議題。
林民旺提及,這次印人黨丟失的選票,以北方邦、哈里亞納邦、拉賈斯坦邦為最,這幾個邦傳統(tǒng)上都是印人黨最重要的票倉,“印地語地區(qū)對莫迪的支持率大幅下降,我想經濟問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政治分析師德維迪(surendra kumar dwivedi)告訴路透社:“這一趨勢清楚地表明,在像北方邦這樣擁有羅摩神廟的邦,寺廟已不再是唯一的決定因素,那些與年輕人有關的發(fā)展問題,如競爭性考試泄密猖獗和失業(yè)問題,已經對作為最大選民群體的年輕人產生了影響。”
林民旺認為,在可能的第三個任期中,莫迪或將把更多精力放在經濟議題上。但由于印人黨沒有獲得人民院超半數(shù)席位,其議程和政策的推行可能會受到盟友的掣肘。
2024年2月,數(shù)千名印度農民發(fā)起“向德里進軍”抗議活動,要求印度政府為農作物設定最低價格及豁免貸款等。(視覺中國)
值得一提的是,莫迪在此次大選期間多次發(fā)表反穆斯林言論。林民旺認為,這種把印度政治道德標準拉低的做法,體現(xiàn)出莫迪當時就對自己選情預估不樂觀,希望通過更極化的方式為自己拉票。
此前有印媒預計,若印人黨控制上下兩院議席的2/3多數(shù),印度“世俗主義”可能將徹底走向終結,因為莫迪政府可以通過修憲,來實現(xiàn)其一直以來欲徹底邊緣化穆斯林的目標。林民旺認為,印人黨反穆斯林的路線是不會改變的,“這是印人黨基本的意識形態(tài)決定的,是立黨之本?!辈贿^,在印人黨未獲議會過半席次的情況下,莫迪的印度教民族主義議程會受到影響。
“我們現(xiàn)在又回到了討價還價的時代,這在過去莫迪占支配地位的10年中從未見過……看看他如何應對聯(lián)合政府的壓力將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闭卧u論員杰拉特(arati r jerath)對路透社表示。她認為,很多印度教右翼的議程將暫時擱置,例如遭穆斯林反對的《統(tǒng)一民法典》、推動印度向“印度教國家”(hindu rashtra)邁進、將兩座重要清真寺改建為印度教寺廟等。
紐約智庫亞洲協(xié)會政策研究所(aspi)南亞倡議主任法瓦·阿米爾(farwa aamer)對香港《南華早報》表示,此次印度大選后,即便莫迪的實際影響力不一定會減弱,但原本人們對他強大人氣所寄予的巨大期望勢必受到打擊。
“無論如何,印度仍將被視為重要的全球參與者,但考慮到選舉結果,至少在新政府成立的最初幾個月,我們可能會看到印度更加關注國內問題和挑戰(zhàn)。”阿米爾說。
據多家印度媒體報道,莫迪6月2日召開“百日計劃”審議專題會,旨在開啟第三任期后快速推動落實選舉承諾。印度《金融快報》稱,此前,莫迪已經要求印度政府各部門為新政府制定100天議程。
不過,有政治分析人士指出,盡管印人黨領導的全國民主聯(lián)盟很可能會首先嘗試組建聯(lián)合政府,但國大黨及其盟友可能也會通過爭取其他政黨或派別的支持,以組建下一屆政府。
“這次選舉已經成為一場勢均力敵的競爭,沒有一個政黨能夠單獨組建政府。在宣布最終結果之前,我們無法確定哪個聯(lián)盟將組成政府?!庇《葒⒁了固m大學的國際研究教授阿賈伊·達爾山·貝哈拉(ajay darshan behara)表示。
印度外交政策會改變嗎?
英國智庫查塔姆研究所亞太項目南亞高級研究員巴吉佩(chietigj bajpaee)日前撰文稱,在外交政策上,印度所有主要政黨都長期致力于維護“戰(zhàn)略自主”,這意味著要與國際體系中所有具有影響力的主要力量建立關系,但印人黨傾向于一種更自信、更強硬的外交政策。
《南華早報》指出,莫迪任內,印度和美國的關系因對中國崛起和中印邊界爭端的“共同安全的擔憂”而發(fā)生轉變。美印之間舉行了多次雙邊峰會,印太地區(qū)的聯(lián)合防御合作也得到加強。在華盛頓努力實現(xiàn)供應鏈多元化、擺脫中國影響的進程中,莫迪一直試圖將新德里作為替代選擇。
當?shù)貢r間4日,美國國務院發(fā)言人馬修·米勒在記者會上將美印關系描述為“政府層面和民間層面的偉大伙伴關系”。當被問及莫迪第三個任期時,米勒表示,美國期待最終結果,并“完全”期待良好的關系能繼續(xù)下去。
林民旺認為,莫迪第三個任期總體會維持當前的外交政策,但美國對莫迪和印度的態(tài)度可能出現(xiàn)調整。“從美國的角度來看,莫迪在國內既然不再像當初那樣強勢,那過去幾年對印度的投入值不值得,我想美國方面肯定會做出評估?!?
當?shù)貢r間2021年9月24日,美國華盛頓特區(qū),美國總統(tǒng)拜登會見印度總理莫迪。(視覺中國)
另一方面,在俄羅斯與西方國家關系惡化之際,莫迪政府此前“巧妙地”維持了與俄羅斯的外交關系。
今年5月底,莫迪確認印度將參加6月15日至16日在瑞士舉辦的烏克蘭和平峰會,但他本人尚未確認是否出席?!队《人固箷r報》6月3日報道,印度仍未決定以何種級別參加該峰會。林民旺認為,俄羅斯并不希望看到印度參與其中。
至于中印關系是否會出現(xiàn)改善,林民旺坦言較難有積極預期,“即便前幾年莫迪在印度國內尚且強勢,他都沒有意愿要改善中印關系,現(xiàn)在印度將迎來聯(lián)合政府,改善中印關系將面臨更大的壓力?!辈贿^,林民旺認為,印度也不太可能會輕易作出挑釁行動,“中印關系已經處在低谷,如果繼續(xù)下行會出現(xiàn)什么結果,莫迪應該有這個底線意識?!?
莫迪今年4月接受訪問時曾稱,印中關系非常重要且意義重大。雙方亟需解決長期以來的邊境問題,以克服雙邊關系異常干擾。
對于莫迪的表態(tài),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毛寧回應,健康穩(wěn)定的中印關系符合雙方共同利益,也有利于本地區(qū)乃至世界的和平與發(fā)展。邊界問題不是中印關系的全部,應當將其放在中印關系適當位置加以妥善管控。
6月5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毛寧就“莫迪總理領導的印人黨及其所在全國民主聯(lián)盟獲勝”一事表示,中方對此表示祝賀。一個健康穩(wěn)定的中印關系符合雙方共同利益,也有利于本地區(qū)乃至世界的和平與發(fā)展。中方愿同印方一道努力,從兩國和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fā),著眼大局,面向未來,推動兩國關系朝著健康穩(wěn)定的軌道向前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