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介紹
皇太子是皇帝的法定繼承人,是準皇帝,處于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至高地位,在皇帝死后他就順理成章的繼承皇位,成為新一任皇帝,因此皇太子成為了歷代皇子們夢寐以求的地位。然而在東漢卻有一位皇太子,他三番五次申請辭去皇太子的地位,自愿放棄唾手可得皇位和至高無上的尊榮,甘愿成為一個普通的諸侯王。這位皇太子就是東漢王朝第一位皇太子劉彊。(音強)

劉彊世東漢王朝第一位皇太子,他的父親就是東漢王朝的開國皇帝光武皇帝劉秀,母親是東漢第一位皇后郭圣通,因此劉彊是父母的嫡長子,從宗法上還有法理上,劉彊當這個皇太子名正言順,可是為什么他要讓位?這一切都源于他父母的不和,因為父母的“離婚”,劉彊感到了威脅,為了保住性命,主動的讓位了。
其實劉彊本來沒有機會當皇太子,甚至沒有希望來到這個人世,他能夠得到這一切都源于當時的天下局勢。
劉秀是漢高祖的九世孫,屬于漢室宗親,他這一脈出自漢景帝之子長沙定王劉發(fā)。
劉發(fā)母親只是宮中的宮女,因此注定了劉發(fā)不受寵愛,被分封到了當時偏遠的長沙。雖然劉發(fā)是諸侯王,子孫一代一代再分封,但是架不住人多,經(jīng)過一百多年的分封,到了劉秀這一代,他們這一支什么都沒撈到,因此完全成了平民百姓。
劉秀早年并沒有太高的志向,因為這個時候王莽已經(jīng)奪取了皇位,前朝的劉邦的后代就連宗親這一頭銜都沒有了。

不過這對劉秀來說倒是沒有什么關系,畢竟他本來就是老百姓了,他從來沒有想過當皇帝。當時他有兩個愿望,一個愿望是當“執(zhí)金吾”,因為他之前去長安游學,看到了負責長安治安的執(zhí)金吾出巡,威風凜凜,心中很是羨慕,對于從小地方來的他這已經(jīng)是人生頂點了;另一個愿望就是娶陰麗華為妻,陰麗華是新野有名的美人,劉秀很早就下定了決心要娶陰麗華為妻,這就是有名的“仕宦當做執(zhí)金吾,娶妻當?shù)藐廂惾A?!?/strong>從這兩個愿望來看劉秀根本不可能成為皇帝,但是誰也沒想到王莽幫助了他。

王莽奪取了天下后,天下大亂,因此各路起義不斷。劉秀的家鄉(xiāng)南陽也興起數(shù)支反對王莽的隊伍,其中勢力最大的就是綠林軍。這個時候劉秀的哥哥一直想復興漢朝,因此也組織了舂陵軍投入到反莽之戰(zhàn)中,并且在后來擁立劉玄為帝,建立了更始政權。
王莽自然不可能坐以待斃,因此馬上組織了軍隊圍剿,在著名的昆陽大戰(zhàn)中,劉秀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因此王莽大敗。

俗話說“美女配英雄”,成了大英雄的劉秀終于實現(xiàn)了自己的愿望終于可以迎娶陰麗華了,可是還沒等劉秀高興過來就傳來了他的哥哥劉縯被猜忌的劉玄君臣殺死的消息。
劉秀為了保住性命只能在哥哥尸骨未寒之時娶了陰麗華,屈辱的接受劉玄的任命,隨后帶著自己的手下找機會跑到了河北一代招兵買馬,公開和劉玄爭奪天下。

雖然自立了但是劉秀實力可憐,別說和劉玄,就是當?shù)剀婇y都不把他放在眼里,因此劉秀必須找一個可靠的幫手壯大自己。劉秀找到了手下有十萬大軍的漢室宗室劉楊,希望結盟,共同爭奪天下。
劉楊出自漢朝真定王一脈,這個人很有眼光,他雖然有著十萬大軍,但是他明白自己的才能無法奪取天下,但是他要保證自己利益最大化,因此當劉秀找上門來,他感到劉秀能夠成事,于是同意和他結盟,甚至表示自己可以歸順,聽從劉秀號令,表示只要答應他一個條件就行。對于這樣的好事,處于困境的劉秀自然求之不得連忙問是什么條件?

劉楊表示他有一個外甥女,名叫郭圣通,已經(jīng)到了成婚的年紀,如果劉秀愿意娶她,自己愿意帶著十萬大軍作為嫁妝歸屬劉秀。
這個條件開出來,讓所有人都吃了一驚,這等于天上掉餡餅,劉秀娶了老婆而且白得十萬大軍,可以說萬利沒有一害,沒想到劉秀卻拒絕了。
劉秀不愧是好男人代表,當即表示自己已經(jīng)娶妻,決不能干這種事,否則他對不起陰麗華??墒莿⑿惝敃r的處境十分危險,他的兵力不多,如果不和劉楊合作,極有可能就被人消滅,不光自己會死,跟隨他的那些人都會死。
劉秀此時出于兩難之中,他的那些手下自然不甘心就這樣被消滅,因此對他反復勸說,最終劉秀被說動,同意了劉楊的要求,娶了郭圣通,而正是這次婚姻讓郭圣通后半生凄涼無比。

有了十萬大軍的幫助,劉秀徹底翻身了,在加上他的才能,他在河北迅速展開了征討,很快就有了 “跨州據(jù)土,帶甲百萬”的龐大勢力,從而順利在鄗地稱帝,建立漢朝,年號為建武。并且這一年郭圣通生下了他的長子劉彊。
劉秀和郭圣通是毫不參假的政治婚姻,劉秀是迫于無奈才娶了郭圣通,他始終對陰麗華心中有愧,因此當占領洛陽后,他馬上就派人接來陰麗華,甚至于要立陰麗華為皇后作為補償。
陰麗華長得漂亮,心理也很明白,她這個時候根本就沒有做皇后的資格,郭圣通是劉秀奪取天下的關鍵,背后有著強大的勢力,自己孤身一人,無法對抗,于是拒絕了劉秀,而這一讓,讓劉秀心中對陰麗華更加愧疚,從而為以后的廢后埋下了伏筆。
建武二年,郭圣通被立為皇后,同時劉彊被立為皇太子??此埔磺袌A滿了,皇后太子之位全都定了下來,郭圣通大獲全勝,可是到頭來郭圣通和劉彊最后什么都沒得到。

劉秀心中始終對陰麗華很愧疚,因此越發(fā)的寵愛陰麗華,逐漸冷落郭圣通,這讓郭圣通心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她逐漸褪去了昔日幫助劉秀創(chuàng)業(yè)的賢內(nèi)助的形象,變成了一個滿懷怨恨的皇后形象。她嫉妒陰麗華得寵,怨恨劉秀薄情,埋怨舅舅劉楊把自己當做籌碼。她一心想要挽回劉秀的心,因此對劉秀百般糾纏,對后宮后宮中的任何人都看不順眼,這使得她迅速成為了孤家寡人,所有人都不再把她這個皇后放在眼里,而這個不好的消息傳到劉秀耳中使得他越來越討厭郭圣通。

而被立為皇太子的劉彊也感到了不安,雖然他已經(jīng)立為皇太子,但是在弟弟劉陽出生后,他明顯感到了父親更加喜愛劉陽。
這一切都是因為劉陽是陰麗華的兒子,而且更加聰明,在這一點上劉彊明顯比不過他。
母親心中滿是怨恨,劉彊心中滿是不安,因此這對母子都對未來充滿了疑惑。
劉秀越來越不喜歡郭圣通,因此在建武十七年,劉秀決定廢掉郭圣通,未來能夠順利廢掉郭圣通,劉秀不惜給郭圣通的家人集體升官封侯,甚至于將自己死后妻子應該享有太后名號賜給郭圣通,讓郭圣通以太后的名義跟隨另一個兒子生活,隨后冊封陰麗華為皇后。

面對母親被廢,劉彊毫無辦法,皇太子雖然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是畢竟不是皇帝,甚至于他的生死都處在父親的手里。
劉彊這個人很像早年的劉秀,為人老實、志向不高、安于現(xiàn)狀,他性格平淡,對權力并沒有太多貪念,否則的話,身處太子之位將近二十年,居然沒有培養(yǎng)出一絲個人力量,甚至于他感到當這個太子很累,每天都要提心吊膽,遠不如當個諸侯王輕松,而且面對父親寵愛弟弟劉陽,他沒有起絲毫嫉妒之心,也不想和弟弟爭寵,甚至謀害弟弟。
在母親被廢后,劉彊感到了不安。母親是自己最大的靠山,自己當太子的資本就是皇后嫡長子,如今母親已經(jīng)不是皇后了,陰麗華當了皇后,劉陽還能安心于東海王嗎?自己接下來的命運也是被廢,到時候會有什么下場?一想起前朝的廢太子劉榮,受父親猜忌的戾太子劉據(jù)這兩位的下場,劉彊感到了不寒而栗,與其那樣死去,不如主動讓出這個位子給弟弟,這樣一來父親陰麗華還有劉陽都會感念自己主動讓位,說不定會放過自己,這樣一來自己就能過上安穩(wěn)日子了。
定下讓位心思的劉彊主動上書希望讓出皇太子之位,甘愿當一個諸侯王。這個請求震驚了朝廷。

劉秀廢后還好歹說得過去,但是皇太子是一國根本,輕意動不得,而且劉彊本身沒有任何過錯,如果真的廢掉他會造成局勢動蕩,因此劉秀拒絕了兒子的請求,并一再安慰他,廢掉他的母親和他沒有關系,讓他安心當太子。
劉彊怎么可能安心當這個太子,對他來說這個太子就是一塊燙手的山芋,他實在拿不住,必須趕緊脫手,否則的話他必然會被燙死。
因此劉彊在隨后的兩年中多次表示自己能力不足,實在無法當這個太子,向父親懇請讓位。
經(jīng)過多番懇求,劉秀終于同意了建武十九年六月下詔曰:“《春秋》之義,立子以貴。東海王陽,皇后之子,宜承大統(tǒng)。皇太子彊,崇執(zhí)謙退,愿備藩國。父子之情,重久違之。其以彊為東海王,立陽為皇太子,改名莊?!?/strong>

劉彊終于擺脫了皇太子的束縛,和弟弟劉陽換了身份,成了東海王。不過劉彊讓位后并沒有過上他向往的生活,倒不是因為他是廢太子被人猜忌,是因為父親對他太好了,反而讓他擔驚受怕最后英年早逝。
劉彊沒有過錯被廢掉太子之位,這讓劉秀很愧疚,于是他決定在物質(zhì)上要補償兒子。劉彊的封地東海國旁邊是魯國,很是富庶,而且那里還有當年西漢魯恭王修建的高大宏偉的宮殿。于是劉秀將魯王改封到外地,把魯國封地都給了劉彊,這樣一來劉彊封地打到了二十九個縣,成為東漢最大的諸侯國。
并且劉秀為了彌補兒子沒當上皇帝的遺憾,特意準許劉彊在自己的封地利可以使用天子才能用的虎賁旌頭和鐘鳴車輿。

然而這看似是劉秀的父愛和補償,但是對劉彊來說確實禍害。劉彊三番五次讓出太子的位子,就是為了避免自己被弟弟猜忌從而結局凄涼,他只想自己從此在封地過悠閑生活,自己要是想要這些東西,當初何必大費周折讓位,直接跟弟弟爭就是了。可是父親卻給自己這么多賞賜,待遇超過了弟弟,這樣一來弟弟會不會猜忌自己,將來弟弟當了皇帝會不會找自己麻煩,自己還是要過上過去那種提心吊膽的生活嗎?因此他一再請求推辭這些賞賜,但是都被拒絕了,這讓劉彊成天憂心忡忡,時間一長,他的身體產(chǎn)生了疾病,受不了任何驚嚇,時刻都處于害怕之中,最終這種疾病要了他的命。

建武中元二年,劉秀病死,皇太子劉莊繼位。身為劉莊弟弟的劉荊圖謀皇位,以劉彊舅舅郭況的名義給劉彊寫了一封信,鼓動劉彊爭奪皇位。當看到這封信后,劉彊幾乎被嚇的魂飛魄散,于是趕緊將信送到了明帝那里。
漢明帝很清楚這個哥哥,如果他要爭皇位,當初也不會主動讓位,于是根本就不認為劉彊會造反。
雖然漢明帝相信劉彊,但是劉彊已經(jīng)被嚇得臥床不起,很快就病入膏肓無藥可治,最終在永平元年病死,年僅三十四歲。
劉彊雖然后半輩子一直擔驚受怕,但是他的結局在廢太子之中是不錯的了,他死后漢明帝感念大哥當年讓位自己的恩情,下令使司空持節(jié)護喪事,大鴻臚副,宗正、將作大匠視喪事,贈以殊禮,升龍、旄頭、鸞輅、龍旂、虎賁百人。詔楚王英、趙王栩、北海王興、館陶公主、比陽公主及京師親戚四姓夫人、小侯皆會葬。

至此劉彊從此終于安息了, 此后他的子孫,除了他的兒子,他的后代歷代東海王都繼承了劉彊的低調(diào)品格,將東海王國一直延續(xù)到東漢滅亡,成為東漢王室延續(xù)時間最長的一脈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