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介紹
本期《每周寰宇審片》,帶來三部作品?!侗谆ā穯卧攸c推薦院線熱片,《灰姑娘》今天全球同步上映,沒什么新意,這篇評論會大家一些觀看的建議。《文藝飯》關注洪尚秀新片《自由之丘》,這片子最近剛有資源。《冷淘淘》介紹未被發(fā)現的冷門佳作,本期介紹的《警官之妻》實驗性極強,適合文藝片愛好者一睹芳容。
爆米花:《灰姑娘》 其實都過時了
電影《灰姑娘》是那種非常罕見的,當你知道它要開拍,當你看完它的預告片,直到當你看完整部電影之后,你都無法收獲什么驚喜的電影。好吧,當我們看完那部幾乎2分鐘就已賞完全部劇情的預告片的時候,我們還是會期待一下里面后媽扮演者凱特·布蘭切特的驚艷表現,以及這部現代作品對于《灰姑娘》這位經典反派的另類詮釋。但非??上У氖?,看完全片,這個角色最驚艷的地方,依然是她的服裝。至于其它種種,則都是樣板戲般如愿拍來,用小細節(jié)豐滿一下原版童話故事中內心邏輯欠奉的地方,再用目前已臻化境的電腦特效技術,為這部2/3時間都跟魔法沒有半毛錢的電影涂上一抹明亮的夢幻色彩,它的突破甚至都不如去年那部情感動機更加扯淡的童話改編《沉睡魔咒》。至于,編劇所認為的為這部老童話注入進去的新活力,其實不過是添了一些雞肋無力的注腳罷了,宣傳前期的【善良是灰姑娘的另一種超能力】之類的,基本都是綿軟無力的廢話,主創(chuàng)們自己應該知道,所謂的老童話所宣傳出來的新教義,其實也全都過時了。
原版《灰姑娘》的故事,本質上描述的應該一段跨越階級的愛情,灰姑娘所面臨的挑戰(zhàn),不僅來自于其后媽和兩位姐姐的壓迫,同樣應該有來自于階級身份差別的限制。但由于這個童話故事流傳的時間有些太久遠了,這個教義被歪曲成為麻雀變鳳凰之類的攀權附貴的諷喻。所以,在這個女權崛起的年代,這一點必須要在迪士尼的童話中加以平反,這是近年來迪士尼童話改編的新思路,女主們清一色的積極活潑、陽光好動,一點不似動畫版本中的孱弱無力嬌羞臉,騎個馬、跟王子吵個架絕對不在話下。但若突破只是止步于此,那也就沒什么力度可言了。是的,在原來仁慈善良的教義前面,加上一句堅強勇敢,貌似是給了灰姑娘自己改變自己命運的鑰匙,可最后,卻依然逃不開站在閣樓上唱歌等待著被王子拯救的宿命。她基本上還是沒有什么主觀能動性,尤其是在和后媽的較量中,她的應對辦法還是逆來順受和放聲痛哭,圣女相滿滿,灰姑娘還是那個萬年瑪麗蘇的鼻祖。
改編的另一個地方,是把原來故事中存在的后媽這一個反派阻力,變成了兩個。因為既然不能在地位上把王子和灰姑娘拉到一齊,就在境遇上給王子也設一道門檻,那就是王子要為了國家進行政治聯姻,他必須在一見鐘情和家國大業(yè)之間做一個權衡??蛇@個阻力,在影片中,展現的也未免太紙老虎了一些,那個看似是反派的王宮大臣,說是和后媽有著什么交易與陰謀,到頭來也沒有使出什么真手段造成障礙,其所傳達的,大體不過是,在這段傳統(tǒng)的愛情故事里,代表男方的王子也有著付出的努力和犧牲的打算??蛇@犧牲還是不值一提,最后兩個人依然回歸王室過起了沒羞沒臊的xing福生活,倘若真是講究犧牲,王子大可以為了愛情放棄王位,真就愛美人而不愛江山的同灰姑娘浪跡天涯,那想必,這童話的氣質就是另一番相貌了。
最后改編的地方,在于給反派后媽一個合情合理的內心動機——她為什么這么壞。這是在每一個童話改編中,都會照顧到的段落,可是在這部新版《灰姑娘》里面,給出的答案依然綿軟無力。她是一個痛失所愛的寡婦,為了照顧兩個愚蠢的女兒,為了生存嫁給別人。她知道金錢的重要,看淡愛情的珍貴,所以額外看重名利,她嫉妒灰姑娘的美貌與善良,那進一步襯托出了自己的蒼老和丑陋。但不得不說,太幼稚了,這些理由不用改編,我們也能猜的八九不離十,甚至都沒有《沉睡魔咒》中鋪陳出的一段情殤來的感人(雖然這個也依然扯淡)。人物本身設計的就扁平,也就不能怪凱特表演的沒滋沒味了,夸張的服裝配上凱特夸張的表情和動作,美則美矣,但若要探究其起人物的豐滿,那便是強求了。
當然,最后我們要夸贊一下這部影片的攝影、藝指和服裝的精美絕倫,其營造了一個完整的美輪美奐的中世紀歐洲風光,在影院里看來著實賞心悅目。尤其是在灰姑娘第一次變身赴宴的段落,導演深知這是原版故事中最華彩的部分,所以拍的格外情真意切,蘇的簡直飛起。鋪開的藍色裙擺,晶瑩剔透的水晶鞋,長長的宮門階梯,午夜鐘聲敲響前的緊迫刺激,拍的那叫一個少女心爆棚!這是全片最璀璨奪目的段落,可謂是這部無甚新意的影片最可看的地方,足以讓萬千麻木冰凍的少女心還魂復生。想罷,這就是童話最本真的魅力,甭管你多老,它都能喚醒你心中最單純的渴望與幻想,從這一點看,新版《灰姑娘》還是成功的。
文藝飯:《自由之丘》 看待時間的方式
這是我第一次接觸韓國導演洪尚秀的作品,之前一直對這位導演的獨特風格有所耳聞,其中一個最吸引人的比喻就是,觀看他的電影,便有如觀看林克萊特的《愛在》系列。即使是抱著這樣的期待,《自由之丘》這部電影還是讓首次觀看洪尚秀電影的我感受到了不小的觀影挑戰(zhàn)。當然,這一定是我最近所看過的影片中,片長最短的一部,僅有區(qū)區(qū)65分鐘,如此綿糯、寧默的風格,倘若再多支撐半個小時,便會讓人有些許困乏之感。
這種困乏之感想必源自于全片敘事性被最大化的稀釋,就算是只靠著不同場景的對話去推動故事的發(fā)展,它的驅動力也未免有些太弱了。當然,弱有弱的好處,往外延開,也是一種風格。它不同于林克萊特《愛在》系列中對話密度的龐雜和犀利,力度彰顯于外,恰恰相反的是,它的力度與戲諷藏在鏡頭內部和寥寥數語之深處,情緒是東方式地交疊出來的,情欲是東方式地推波出來的。影片內部的時間也并沒有窘迫的流竄,反而是以片段化的方式,四溢散開任君流連,時間并不動態(tài)地呈現,而是類于弗洛伊德的理論,以半夢半醒的方式區(qū)隔著回憶與現實的邊界,讓故事在非線性的講述中流淌著破朔迷離的疑問與懸念。
但看罷整個影片,這些懸念也并沒有解開,或者壓根沒有解開的必要。男主人公是一個來到韓國的日本人,他尋找著自己在韓國醫(yī)病的愛人,同時又在附近名叫自由之丘的咖啡館同其中的老板娘發(fā)生了一段情愫。全片男主人公其實可謂貌態(tài)渙散,就和影片的敘事風格一樣,在反復的推杯換盞間,由這個男人所引發(fā)的的各種事情和各色人物,都沒有著明確的指向與結果。他和老板娘的愛情到底怎樣完結了呢?那個咆哮的小姑娘到底遭遇了什么呢?他和旅店老板的外甥到底去了一個什么樣的好地方且又是為什么呢?也許結果本來沒有必要,就像片中由一封封被打亂的書信所鋪陳出的止水般的歲月,結果也許并不重要,而為我們都相仿般地活過。
所以,很難去定義這部電影的主題,看似是一段破朔迷離,欲言又止的三角戀,但它沒有結局,看似是一場異國他鄉(xiāng)的尋找和等待,但這尋與等的過程都幾乎不存在力度和手段?;蛟S更能體現這部影片的,正如片中男主角手中那本放不下的書,是我們看待時間與生活的方式,對此這般柳暗花明的拾盈,便也應是導演的功力吧。
冷淘淘:《警官之妻》 源頭不詳
榮獲第70屆威尼斯電影節(jié)評委會特別獎的《警官之妻》是一部實驗性很強,結構概念非常獨特的電影,這種獨特性非常符合近年來威尼斯電影節(jié)自絕于主流審美的藝術格調,但同時這種極強的實驗性又強大到,讓人懷疑其在影片敘事過程中應用的必要性。
本質上,這是一部描寫家庭暴力的電影,影片以壓抑冷峻的風格蔓延了整整175分鐘(近3個小時),并且以場景為界劃分成59個不同的章節(jié),最終以沉悶的悲劇戚戚收場。這59個章節(jié)長短不一,長的可近達10分鐘,這出現在影片后半部分情緒更為劇烈、外露的段落,具有較強的敘事性;短的部分則不過1分鐘,它們是意識流樣的蒙太奇,或者直接的空鏡轉場。因為全片浩浩蕩蕩的59個章節(jié)并沒有各自具體的題目,故每一個章節(jié)的主題以及章節(jié)與章節(jié)之間的聯系變得不甚清晰。這個壓抑而恐怖的家暴故事甚至不是以單純的線性時間進行講述,不時出現的破墻獨唱,演員對著鏡頭的突然凝視,以及反復出現的年老男主角獨居的場景又進一步阻礙著整部影片完整的線性敘事,它緩慢而松散的反敘事節(jié)奏著實會讓觀眾難以消受。
當然,對于一部實驗性質極強的文藝片去苛求約定俗成的敘事節(jié)奏是完全沒有必要的,但在近3個小時反反復復交雜的蒙太奇內,我們卻依然無法探析到這個家庭家暴悲劇的根本源頭,這樣影片的故事便缺少了一個內核,丟失了一個落腳點,不得不說是一個遺憾。男主人公是一名警察,辦公時行事冷峻果敢,但他的畸形體現在家庭內部:對女兒成長的忽視,對妻子行動的控制,對愛情病態(tài)的施虐欲,對情欲尷尬的所求,表面上都成為其家暴的原因。而妻子則一直逆來順受,脆弱的反抗在丈夫的淫威下轉化為哭泣與服從,進一步助漲了家暴的存在,甚至到了最后,妻子依然遍體鱗傷的挽留男主人公,頗顯出了另一出畸形的受虐心理。如果我們把家暴的原因都歸咎于雙方畸形的心理狀態(tài),那畸形的根源又在哪里呢?是孩子的降生么?是性生活的冷漠么?影片語焉不詳,倒是舍源逐末地展示起了男主角落寞凄慘的晚年光景,悲劇確是有了,可是丟了對本源的探述,觀眾在這3個小時的觀影馬拉松后便也沒有了太多觸動。
實驗性極強的影片大都會有著亮眼的技術表現來炫技,本片部分的攝影與構圖很驚艷,有效的調動了漫長觀影過程中的觀眾情緒。固定鏡頭的審視端詳,貼身跟拍的私密窺探,大特寫和慢鏡俯拍所表現出的母女二人的親密與孱弱,都在影片中交替呈現。可惜,59個章節(jié)還是太長太碎了,這些亮眼的鏡頭被冗長的敘事稀釋得平淡如水,反倒是部分家暴段落不顯山露水的非視覺化呈現給觀眾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壓抑驚悚效果,也算是這部形式感先行的電影帶來的為數不多的觀影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