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介紹
《封神演義》(俗稱《封神榜》,又名《商周列國全傳》《武王伐紂外史》《封神傳》等)是明代許仲琳(有爭議)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約成書于隆慶、萬歷年間。
《封神演義》全書一百回,寫的是武王伐紂的故事。前三十回著重寫紂王的暴虐,姜子牙歸隱,文王訪賢,得姜子牙之輔佐,武王才完成討伐紂王的大業(yè)。后七十回主要寫商、周兩國的戰(zhàn)爭,并且摻雜有宗教的斗爭,闡教幫助周,截教幫助商,各顯道術,互有殺傷,結果截教失敗,紂王兇而自焚,武王奪取天下,分封列國,姜子牙回國封神,使有功于國的人和鬼各有所歸。
該小說,以歷史觀念、政治觀念作為支撐全書的思想框架,摻雜了很多宏大的想象,表現(xiàn)了作者對于仁君賢主的擁護和贊頌以及對于無道昏君的不滿和反抗。
內(nèi)容簡介
小說開頭寫紂王進香女媧宮,見女媧圣像美貌,題詩褻瀆,女媧怒紂無禮,遣軒轅墳中千年狐貍精等三妖入宮惑亂君心,破壞成湯天下。
紂王封冀州侯蘇護女蘇妲己為妃。蘇護送女至恩州驛,狐精害死妲己,借體成形,入宮得寵。紂王沉溺酒色,朝政日廢,又在妲己慫恿下設炮烙酷刑,造血盆,任意誅殺大臣,殘害宮人?;屎蠼锬锉粡U,慘遭剜目。太子殷郊及弟殷洪逃出朝歌;丞相商容強諫死節(jié);東伯侯、南伯侯無辜遇害。西伯侯姬昌被囚羑里七年,其子伯邑考被妲己所害。妲己又讒害王叔牙相比干,致使其被剜心而死。
姬昌逃回西岐后,于磻溪間訪得奉元始天尊命下山助周滅商、隱居草野的姜子牙,拜為丞相。姬發(fā)繼父立為西周之主后,又得妻妹均被紂王害死的商武成王黃飛虎為附,其勢益盛。
紂王命太師聞仲伐周。聞仲先后派大將晁田、張桂芳、魯雄、魔家四將等出征,并有截教諸門人相助,排十絕陣等,為闡教教主元始天尊率領門人聯(lián)合太上老君等所破。諸將及聞仲均被殺。紂王又派鄧九公、張山、洪錦等出征,皆大敗。九公、土行孫、鄭倫、洪錦等皆歸降西周,一氣仙馬元、羽翼仙被收服;背師助紂的殷洪、殷郊被殺。
武王拜子牙為帥興兵伐商。攻占金雞嶺,收降孔宣,破汜水、佳夢、青龍、界牌、穿云、潼關、臨潼等關,并大破截教通天教主所擺的誅仙陣”“萬仙陣”,呂岳“瘟癀陣”等。又戰(zhàn)澠池,斬張奎夫婦,戰(zhàn)盂津,殺梅山七怪。會合八百諸侯進軍朝歌,紂王于摘星樓自焚,妲己等三妖被擒。武王即天子位,姜子牙領元始誥敕,在封神臺封神,武王封七十二諸侯。
創(chuàng)作背景
姜子牙斬將封神之說,早就傳聞于說詞者之口,元刊《武王伐紂平話》,伐紂斬將的故事已具雛形。從《武王伐紂平話》到《封神演義》有個中間環(huán)節(jié),就是明代萬歷年間余邵魚編集的《列國志傳》,采用了大量的民間傳說,對故事進一步做了推演、擴大?!段渫醴ゼq平話》和《列國志傳》為《封神演義》提供了情節(jié)總構架和部分人物形象、情節(jié)單元。許仲琳等在前人創(chuàng)作、民間傳說基礎上寫定了《封神演義》。
關于《封神演義》的作者身份,一直以來都存在很大爭議。最常見的說法是許仲琳,因為明朝一個版本的《封神演義》中出現(xiàn)了許仲琳的書名。許仲琳的生平事跡不詳,只知道他生活在明朝中后期,是應天府(今江蘇南京)人士,號“鐘山逸叟”。除許仲琳外,有關其作者還有陸長庚、陸西星、王世貞等說法,但未有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