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介紹
上世紀90年代,當時我還小,印象中聽到許多關(guān)于國企改制與下崗的一些消息。在這期間,1.1億東北勞工走下當時的工作崗位自謀出路,這對于當時的任何一個家庭來說,都將面臨十足的挑戰(zhàn)?!断潞!分v述的是這個背景下的故事。
主人公麗娜一家便經(jīng)歷了那次下崗潮,生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假如是一兩個人下崗,還可以通過其他的工作來彌補,一下子這么多人,東北地區(qū)哪會有這么多的崗位提供給大家。生活總還是要繼續(xù)的,外出打工成為了當時的潮流。
麗娜像大多數(shù)家庭的女主人一樣,她渴望為了這個家庭做貢獻。當她聽說在巴黎當保姆能夠月入2000歐時,她便選擇借高利貸出國打工,但當她到達巴黎的時候,她發(fā)現(xiàn)現(xiàn)實與她想象的完全不一樣。一方面迫于生存,一方面為了掙回高利貸的本錢,她經(jīng)過了一系列的思想斗爭,最后成為了一名巴黎街頭的站街女。
麗娜來到了巴黎,這里的一切并不是她想象的那樣
麗娜深陷下崗浪潮中,這對于每一個中年夫妻來說,都是一件異常艱難的事情。麗娜選擇抗爭,當她得知出國當保姆可以換取2000歐時,她內(nèi)心動搖了,即便她也不愿意扔下孩子與丈夫。她不停地游說丈夫“你難當想以后一一輩子都住在這50平的房子里面?”
是啊,任何人都不想一家人擠在這間50平的房子里。麗娜借了高利貸來擔負出國的費用,她懷揣著美好的心情,踏上了巴黎的飛機,當她摩拳擦掌準備大干一場時,現(xiàn)實首先給了她重重一擊。
2000歐的工資是中介杜撰出來的,實際的工資比她在國內(nèi)的時候還要少,在雇主家里,她只能住在擁擠雜亂的雜物間。“法國最不缺的,就是像你這樣的東北保姆”,這句話將麗娜僅存的一點希望打了個稀碎,她如夢初醒一般,她感覺整個世界都要塌了。
每一次與丈夫通話,她都極力地控制自己的情緒,仿佛一切都盡在掌握之中。丈夫不好直說,但對于她受騙之事也頗有微詞。如此綿薄的薪水下,即便是麗娜不回國,她們的生活也得不到絲絲的改善,并且就連高利貸錢都會還不上,她只能選擇在法國繼續(xù)淘金,否則這一輩子她都不會再有翻身之日。
“下海”,擺在了麗娜的眼前。一個文化程度不高,身處異國他鄉(xiāng)的婦女,她該如何才能賺到錢?我想,途徑不會很多。下還是不下,這是個問題。
老鄉(xiāng)李玉梅的出現(xiàn),給麗娜介紹了賺錢的“新路子”。李玉梅是一個“下了?!钡呐?,和她住在一起的還有六七個這樣的女人,她們便是巴黎街的站街女。麗娜打心眼里瞧不上她們從事的行業(yè),既不愿意和她們同一個桌子吃飯,也不愿意和她們說話??呻S著兜里的錢越來越少,工作還沒有著落,麗娜開始猶豫了。她不得不重新審視這個“路子”。
麗娜經(jīng)過了很久的思想斗爭,畢竟,她和那些姐妹們不一樣。她們都是離婚或者喪偶的,不用考慮老公的感受,而她卻不一樣。日子一天天地過著,直到有一天她與老公通話時,老公提到“實在不行就把房子賣了還債”。這句話成了壓倒麗娜的最后一根稻草,她出來是為了賺錢的,如果連50平的房子都沒了,以后的日子還怎么過?站街就站街吧,不然怎么辦,如果連住的地方都沒有了,其他的事還重要么?就這樣,麗娜選擇了屈服。
生活逼迫麗娜走上了站街的這條路
麗娜用自己站街賺來的錢還清了債,還買了新房子與店鋪,盡管她的確是得到了實惠,但她的內(nèi)心依舊備受煎熬,她在糾結(jié)以后如何面對她的丈夫,她的丈夫會理解她嗎?
李玉梅是影響麗娜的一個人,同鄉(xiāng)的丹丹則是另一個。她結(jié)婚不久便也選擇了出國打工,面對單純且固執(zhí)的丹丹,麗娜不得不告訴她實情“你看到那邊的站街女了嗎,跟我們一樣的”。
丹丹面對著巨大的債務(wù)壓力,也不得不選擇“下?!边@條路。丹丹在做了幾單生意之后,她總是在半夜抱著麗娜哭泣,她擔心自己的丈夫會嫌棄她,這未曾不也是麗娜所擔心的。丹丹畢竟是沒有經(jīng)過生活摔打的女孩子,她和麗娜這種拖家?guī)Э?,?jīng)歷過生活苦澀的人不一樣,對于困難的承受能力也不一樣。
麗娜這一年多來,已經(jīng)習慣了雙面人的生活。工作時,她濃妝艷抹是來自國外的lily,與丈夫視頻時,她卸下濃妝,又變成了一個賢妻良母。丹丹心理的崩潰,使得麗娜也不得不提前結(jié)束“下?!鄙?。
在這個圈子中,她從來沒有覺得厭惡自己,但在她回到家之后,她卻將自己洗了又洗,生怕丈夫看出什么端倪。
站街的事情被丈夫知道,麗娜又該何去何從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麗娜法國站街的事還是被她的丈夫知道了,妻子能干而又賢惠的形象在丈夫的腦海中轟然倒塌,無盡的屈辱感折磨這這個男人。話說,這件事如果他能那么理所當然地接受,那這個男人真的也不值得麗娜愧疚了。
丈夫此時又能做什么呢?我想他應(yīng)該不是怨恨麗娜,而是怨自己沒出息吧。他也許能理解麗娜,但就是一時間接受不了。吵了一架之后,丈夫一走了之。丈夫的舉動讓麗娜非常傷心,要不是為了這個家,誰愿意去當站街女?
在最后,麗娜帶著兒子在一個小旅館中找到了丈夫,她小心翼翼地挽留道“你不回去,我就把店鋪盤回去,帶著孩子過來這邊”。最后,麗娜與丈夫還是達成了和解。
后記
麗娜一家是當時眾多底層人民的一個縮影。中年夫妻丟掉工作,面對來自生活的重壓,他們該怎么辦。若不是為生活所迫,誰又愿意去出賣自己換那點錢。如果不反抗命運,他們會了無痕跡地消失在地球上。
麗娜的丈夫與她和解也符合人性,他比別人更了解他的妻子,也更懂得他們家所面臨的情況。在這種背景之下,這也是無奈的選擇。麗娜是愛他愛這個家才會選擇犧牲自己。
那個時代的經(jīng)歷,有些人或許可以感同身受,但不管生活帶給我們什么,每一個抗爭命運的人都應(yīng)該獲得我們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