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介紹
本文作者:綠風
女人之愛,是來自靈魂的呼應。

最近在英美上映的影片《菊石》,只看到這些介紹:愛情,凱特·溫斯萊特和西爾莎·羅南主演,弗朗西斯·李導演,估計很多人就會感興趣了,但如果知道是一部展現(xiàn)同性愛的電影,不知會阻撓多少人的觀影熱情?
同性愛,雖然被排除了疾病之列,可在很多國家和地區(qū)仍然被視為禁忌。
不過,李安拍攝《斷背山》時說過: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斷背山。

愛情不應該被性別限定,是時候撕去禁忌的標簽了。
影片的最后一個鏡頭,凱特·溫斯萊特飾演的瑪麗·安寧,用她那雙飽含深意的眼睛長久地注視著她的愛人,我覺得她透過屏幕也在注視我們,她的目光仿佛穿越了將近兩個世紀的時空,還在詢問,女人得到了想要的一切了嗎?
那雙眼睛一直在我眼前執(zhí)拗地亮著。
1、瑪麗與夏洛蒂
弗朗西斯·李頗有功力,影片制作極具英國風情。以灰暗的主色調(diào)營造出深沉恬靜的感情空間,節(jié)奏和緩,對白簡練,人物豐滿,一幀幀影像,硬是播放出音樂的效果,整部影片仿佛一首深沉的樂章緩緩流淌,在明暗,遠近,快慢的變換中呈現(xiàn)了主人公的工作、生活和情感,讓我們不知不覺踏入十九世紀的英國小鎮(zhèn)。

古老,沉悶的英國海邊小鎮(zhèn)——萊姆里吉斯,這里的人們按部就班生活著,波瀾不驚的表面下,似乎什么都不會發(fā)生,也不會有任何驚喜。
瑪麗·安寧是一位化石研究學者和古生物學家(歷史上確有其人),在科學界和收藏界頗有名氣,但生活依然窘迫。她和母親相依為命,經(jīng)營著一家出賣旅游紀念品的小店鋪,她每天到海邊去采集可用的貝殼回家制作手工藝品,另外就是默默進行化石的發(fā)掘和處理、研究工作。她寡言少語,面容冷峻,長期戶外勞作讓她的身體結(jié)實,體魄強健。
凱特的表演看似寡淡,實則爐火純青,不露痕跡的刻畫,就連眼神都克制到不可捕捉。所以,瑪麗這個人物需要用心去剖析。她總是一副無喜無悲的狀態(tài)對待一切,她內(nèi)向,堅韌,不茍言笑,表情平淡,那雙粗糙、開裂、布滿繭子的手,告訴我們她多么地投入工作,而她的生活又是多么艱苦。

瑪麗的生活大概就應該一直這樣下去,只有大海、化石、刻刀、貝殼,她與母親的交流極少,單身女人的生活,也只能如此,她沒有愛人,沒有孩子,沒有奢望,沒有驚喜,一日復一日地過下去,直到年華老去,化為塵埃。
然而,夏洛蒂·默奇森來了,她是一位年輕的貴婦,她的丈夫是位科學家,特意到小鎮(zhèn)來向瑪麗求教辨識化石的技術(shù)。后來他出國訪學,將夏洛蒂留下交由瑪麗照顧。
夏洛蒂和瑪麗完全不同。她一出場,一襲黑衣,面色蒼白,郁郁寡歡,了無生氣,和瑪麗的壯實,堅硬、粗糲形成鮮明對比。
她們完全是兩個世界的人。
可是她們都聰明,敏感,在這冷硬的世界,她們在對方身上看到了另一種生命狀態(tài)和可能。
2、愛不知所起
愛,不知所起,而一往情深。其實,沒有哪段感情是空穴來風的。
生活在兩個世界的人,一開始走近,只能用各自的思維定勢去揣測對方。溝通很難,互成雞肋。契機在夏洛蒂發(fā)燒之后,孤獨無依的時候,瑪麗不得不承擔起照顧她的責任。在晝夜精心地護理下,夏洛蒂逐漸恢復了健康,她不能不對瑪麗心生感激,并在她冰冷的外表下感受到來自她內(nèi)心的溫度。

羸弱,瘦小,無助,孤獨的夏洛蒂觸動了瑪麗內(nèi)心最溫柔的部分。她深深埋藏的溫情被喚醒了。在偷偷給夏洛蒂畫素描以及為她涂抹藥膏時,瑪麗那顆被堅硬包裹的心逐漸復蘇,變得柔軟。
人與人之間的關愛是最好的藥物和營養(yǎng)品,患有輕微抑郁癥的夏洛蒂變得開朗、紅潤起來。當夏洛蒂身穿漂亮的綠色長裙,笑意盈盈地走到瑪麗面前,她那明媚的臉龐,生動的氣息,猶如一縷陽光,點亮了瑪麗的眼睛,當然還有她沉睡的心。
她們共赴醫(yī)生的邀約,在醫(yī)生家門口,瑪麗輕輕牽起夏洛蒂的手,她的內(nèi)心溢滿溫情和美好的期翼。那一刻,她內(nèi)心的雀躍,早已打破多年的平靜。
然而,不善交際的瑪麗,在音樂會現(xiàn)場,看到夏洛蒂游刃有余,談笑風生,第一次感受到她們個性和階級的差距,她選擇落荒而逃。回到家,她難過地寫下詩句:“難道我只是孤單一人嗎?然而在我夢里,那個幻象,也在念著我,戀著我,我開始回應,但幻象消失了,我繼續(xù)哭泣,仍是一人?!睆某錆M希望的云端跌落,傷感的情緒一目了然。敏感的夏洛蒂一直在關注著瑪麗的行蹤,她很快回到瑪麗身邊,在她的堅持下,她讀到了這首詩,也看清了瑪麗的心意,她說:“你是今晚最迷人的人,也是我心中最美麗的人?!?/p>
這不就是一句情話嗎?其實真正的愛慕不一定要用一個“愛”字表達。

心意相通,感情在堆積。當她們齊心協(xié)力將一塊頗有價值的化石搬運回家,象征著她們的愛情到了開花結(jié)果的時候,而那塊被夏洛蒂發(fā)現(xiàn),經(jīng)由瑪麗精心處理的化石,可以說是她們愛情的結(jié)晶。
情到深處,總要有人去揭開遮掩的面紗。讓我詫異的是,窗戶紙竟然是由夏洛蒂主動捅破的,仔細想想這也符合常情。來自倫敦的年輕富有的夏洛蒂,更自信、勇敢而無所顧忌。何況,骨子里的夏洛蒂那么聰明,熱情,有著她的倔強和堅持。
身心合一是愛情最重要的儀式。激情的迸發(fā)對于相愛的人順理成章。床戲尺度確實比較大,不過這不就是愛情的應有之狀嗎?難道僅僅因為是女人,就應該靦腆而收斂?那大概是一種對女性的刻板印象吧。
3、愛的起源
多年前有首流行歌曲唱道:莫名,我就喜歡你,沒有理由沒有原因。

但瑪麗和夏洛蒂的相愛還是有理由有原因的。
夏洛蒂雖然富有,但是生活枯燥乏味,可以想象除了社交,她不用工作,被困在家庭里,很難找到個人的價值感?,旣惖墓ぷ髂芰统删蜐M足了她渴望獨立的愿望。面對買主討價還價時,夏洛蒂說出了對瑪麗的了解和肯定,那一大段話,充滿她對瑪麗的贊譽。
“依我拙見,安寧小姐為了找到這樣一件標本,付出了很多心力。。。為了展示這標本所有的美麗,她在這個標本上花費了數(shù)小時的心血,除了這些困難,安寧小姐多年來一直在她的工作中,展現(xiàn)出她的熟練知識和技能,如果不是她,對于未經(jīng)訓練或平常的眼睛來說,這些僅僅會是未被研究的大石頭和巖石,不然您覺得科學界為何會如此重視這項工作呢,安寧小姐不僅在向我們展現(xiàn)過去,還有我們的現(xiàn)在,考慮到這些,您會怎么定價呢?”
她的話在瑪麗聽來,我想句句都是暖心的情話。試想,沒有誰不需要被懂得,欣賞和深愛。

瑪麗對夏洛蒂的愛從何而來呢?其實就一個字——“美”。夏洛蒂是漂亮的,柔弱的,孤獨的。她是瑪麗內(nèi)在的一個自己。呈現(xiàn)給世人的瑪麗堅硬如菊石,冷漠如海風,但是她的內(nèi)心,有著女性永不會消逝的溫情。只是在生活的重壓與無人理解的環(huán)境中,她的溫情被壓抑了,隱藏了。而夏洛蒂的到來,讓她找回了那份久違的柔軟。
愛情的發(fā)生,更多時候是一種感應。我相信,每個人身上都隱含某種秘密的信息,當我們遇到那個對的人,密碼就會被接收,破譯。這種默契的瞬間,并不為外人道,一個眼神,一次目光的停留,一場普通的對話,若有似無,但是當事的主角,自然心領神會,所謂化學反應,大抵如此。
很多時候,有人將愛情解釋為寂寞孤獨的產(chǎn)物。但其實愛情是心靈的慰籍,自我價值的確認。
被看到,被了解,被接納,被認可,被愛護,是每個人的感情需求。但是并不是誰都可以獲得,也不是在哪里,在什么人身上都能獲得,正因如此,她們得到的時候,才感覺彌足珍貴。這種感情需求的實現(xiàn),完全可以超越階層,超越年齡,超越性別,當然也會超越社會規(guī)范。

電影中的二人,都是被生活忽視的人,夏洛蒂被丈夫忽視,她就像一只精致的籠中鳥?,旣惾諒鸵蝗盏膭谧鳎瑢ふ一?,但是在大英博物館中展覽的“魚龍”化石,并不會貼上“瑪麗·安寧”這位發(fā)現(xiàn)人的名字。
她們相愛,是因為她們彼此看到,并確認對方的價值,這是人性需要,不可回避。
4、意味深長的結(jié)局
相聚短暫,隨著夏洛蒂返回倫敦,她們就此天各一方,只能依靠書信傳遞思念。
后來,在夏洛蒂邀請下,瑪麗來到倫敦。乍一見面,夏洛蒂毫不掩飾她的思念之情,她熱烈地擁抱瑪麗,并向她急切地展示為瑪麗準備的一切,房間,衣服,書桌,她設想著兩個人朝夕相處的生活。

可是瑪麗當場拒絕了夏洛蒂的美意。她的工作在海邊,在于發(fā)現(xiàn)那些化石。另外,舒適富裕的環(huán)境讓她不適,被“圈養(yǎng)”的感覺令她難堪,她執(zhí)拗地住到廉價的旅館,并聲稱自己浪費了船票的錢。至此她們發(fā)生了最嚴重的沖突。
這個沖突是現(xiàn)實的沖突,階層、地位、追求的沖突,并不是感情的沖突。愛情可以一直長留心間,但是生活中,兩人注定分離。
在博物館展柜前的遙遙相望,就是這場愛情的現(xiàn)實結(jié)局。
無所謂圓滿不圓滿,對于她們來說,愛過,愛著,就已經(jīng)足夠。
分離,不代表愛情結(jié)束,她們的身體早已經(jīng)銘記,一刻綻放,足以燦爛溫暖一生。
愛情的力量就是如此,只要有那么一次,只要真正擁有一次,就不再覺得人生艱難。

愛情,可能發(fā)生在任何人之間,只要有那么一個人破譯了你靈魂深處的呼喚,那么,愛情已經(jīng)來臨。
(圖片來自網(wǎng)絡,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