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介紹
還記得你初來北上廣時那種驚心動魄的感覺嗎?
下面是一個95后年輕人的回憶。
北京
影像資料里的首都,自然沒有什么好陌生的。2001年申奧成功的那一刻,電視機里的北京是一片歡呼雀躍的景象。雖然年僅5歲的我并不知道這件盛事意味著什么,看到父母通紅的面龐也跟著傻樂一會兒。那里面的長安街,是一片沸騰的紅色,車水馬龍的光流,人潮涌動的喧鬧,后來被我?guī)нM了夢里。
很快,7歲那年我第一次來到了北京。長安街不如電視里的紅火,卻比想象之中寬敞。用肉眼所見的北京建筑都龐大無比,在腦海中幾近模糊,反倒是一些零碎的細(xì)節(jié)被我記得很清楚,比如毛澤東紀(jì)念館前導(dǎo)游塞給我們干癟的面巾紙,故宮里的香妃帽和長城上對金發(fā)碧眼的美女說的一句非常生疏的“may i take a photo with you?”
后來我不斷計算著自己家與北京的距離,對外(鄰居家小伙伴)統(tǒng)一話術(shù)是,北京啊,就是出了家門往右拐,到了客運站,再坐大飛機,就是北京了。直到2010年,高考倒計時365天前夕,我第二次來到北京,和我媽打出租車直奔海淀區(qū)學(xué)院路。這場旨在“游覽大學(xué),樹立夢想”的參觀并沒有讓我激動得熱血沸騰,反倒是在王府井繽紛的霓虹燈下,我堅定了我想來北京讀書的意愿。
當(dāng)然,我最終沒有赴約。六年后,我找了一個機會再次回到這里,和bk提著行李,從北京南站晃晃悠悠地坐地鐵挪移到角門東站。那是北京三環(huán)的一個角落,到處都是亂糟糟的樣子,沙塵漫天、植物野蠻、缺乏規(guī)劃或者正在規(guī)劃,最初我感到很沮喪。路上的人總是在匆忙趕路,卻又不知道前路在哪里,總是孤零零的。我腦子里立刻冒出“北漂”和“歸屬感”類似的詞匯,和皮褲汪《北京北京》的前奏。很奇怪,北京的冷空氣讓我感到絕望,我卻一直想探索人們留在這里的意義,想知道這座城市到底有什么磁場力讓做客的我一再被召喚。那天夜里溫度極低,我們找到一家還在營業(yè)的小吃店,一碗小餛飩端上來,熱氣不斷往天上鉆,充盈了整個頭頂。
上海
我去過許多城市,倫敦、巴黎、東京......但最精致的,還是上海。在上海生活的第四年,閉著眼睛就能從靜安寺徒步走到外灘,再坐輪渡跨越黃浦江到浦東。
現(xiàn)代城市的鋼筋水泥和鏡面玻璃充滿時代未知,當(dāng)你走在陸家嘴金融中心,會有幻想自己分分鐘幾百萬上下貢獻貿(mào)易增值的金領(lǐng)體驗。夜晚華燈初上,淮海路的金色路燈延伸至視線盡頭,街道纖塵不染,每棵樹像金色火焰般燃燒照亮兩岸奢侈品的巨大logo,遠(yuǎn)處傳來外灘悠遠(yuǎn)的鐘聲和跑車發(fā)動機的轟鳴,下一秒可以踏著高跟情迷上海。外表的浮華只是源于想象,我更喜歡跟他穿梭在上海的大街小巷。四行倉庫的幾顆子彈,蘇州河惹起的煙波,石庫門的山花楣飾,老街坊、小弄堂,聽著杰倫的《上海一九四三》回憶舊時光。
上海的精致在于,不論你以什么目的出門,總會被她的一片草木或是一個角落吸引。唯一入選全球最優(yōu)雅城市top100的大陸城市,一個世界級地標(biāo)拔地而起、商圈層出不窮的城市,一個每條街都充滿cheese的城市,在你每一次的出現(xiàn)時,都給你帶來新意外和新驚喜。是的,當(dāng)你很久不出門,街道加寬了,高樓完工了,連學(xué)校旁邊的五角場都熠熠生輝,你會發(fā)現(xiàn),城市的進步根本不會等待那些止步不前的人。
上海的精致在于,不論你以什么速度追趕,她終究是那個遙不可及的上海。不少上海本地人會吐槽被挖空的地底是鋪滿整個上海的二十多條地鐵線路,不少外地人會吐槽吳儂軟語的上海姑娘怎么變成了戾氣十足的上海式吵架,還有咬碎牙往肚子咽的全國最高物價和最嚴(yán)苛的落戶政策,上海的精致,終究與大多數(shù)人無關(guān)。
廣州
所有一線城市中,我最熟悉最親切的,就是羊城廣州。從小吃五羊牌冰激凌長大的我,每逢過節(jié)就能看到一輛輛粵a的車朝自己山清水秀的家鄉(xiāng)涌來。所以家里人一直保持著“錯峰思維”,你廣州城都空了,此時去廣州旅游必定成本最小化、收益最大化。所以每次到廣州都感慨頗深,上下九步行街、沙面、番禺野生動物園全是自己成長的影子。
很小的時候,家里的遠(yuǎn)房親戚就流行“廣州打工熱”,包括第三產(chǎn)業(yè)輻射下的東莞、佛山、珠海等地。在我看來,廣州不是一個坐立難安的類似于別人家的地方,她的溫度總是如同她的天氣一般熱情爽朗。地鐵站里來自四面八方的人,有著不同口音甚至不同膚色,當(dāng)你聽到廣播里獨特的普通話、粵語、英語輪播的聲音,就好像看到一個笑容甜美帶著酒窩的廣州姑娘對你說“唔該唔該某問題(多謝多謝沒問題)”。外來人口使這座城市顯得擁擠,即使這樣,她也會為風(fēng)塵仆仆趕來的、遠(yuǎn)方家人期盼著的人,一個渴望美好生活的機會。
如今,互聯(lián)網(wǎng)和高鐵改變了城市格局和人們的生活方式,香港一旦高鐵修通,四十分鐘連接兩地。而以廣州、深圳、香港為核心的粵港澳大灣區(qū)將有可能取代舊金山灣區(qū)成為全球最大經(jīng)濟體,人口流動將超乎想象的密集。在一座開放包容的城市里,廣東菜夠鮮,火鍋自然也夠辣。如果你有幸體會過廣州火車站搶票的艱難和黃牛的猖獗,并與他們殊死搏斗過,恭喜你,廣州教給你的第一場測試,你已經(jīng)順利通過了。
最近一直很流行“逃離北上廣”的概念,在《脫口秀大會》上有一個很好笑的段子說,我國一線城市有四個,提倡逃離北上廣會不會是深圳市人才引進的策略。深圳作為全國互聯(lián)網(wǎng)環(huán)境相對濃厚的城市,房價也讓人望而生畏;離香港最近,總面積只有北京的五分之一,房屋也越來越密集如蟻居。其實“北上廣”不單指這三座城,更多地代表了一個人生的跳板,一片更開闊的天地,一抹心頭的“白月光”。
北上廣愛來不來,完全是個人的選擇。
該不該離開,來過的人心里自有一桿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