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介紹
就在近日,《仁王2:完全版》正式上架了steam平臺,在極短的時間內,就收到了不少玩家的好評。相較于普通版本,完全版包含了三個dlc,可以說是新入坑玩家“一步到位”的最佳選擇。從《仁王》到《仁王2》,光榮只用了3年時間,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仁王》的企劃,甚至可以追溯到十幾年前的ps2時代。
一份名為《鬼(oni)》的遺作
提到《仁王》,不得不提到一份名為《鬼》的作品。1998年9月,日本知名導演黑澤明在東京逝世,其子黑澤久雄在整理父親的遺物時,偶然翻到了一組腳本,封面上大大的《鬼》,將黑澤久雄帶回了小時候的一段記憶。
那是一次父子間不經(jīng)意的對話,黑澤明向久雄提起自己在構思一個金發(fā)碧眼武士的劇本,并且想邀請好萊塢硬漢派演員史蒂夫·麥奎因來飾演。但那時的久雄年齡還小,沒有理解父親的話語,但在如今看到《鬼》的劇本時,才想起黑澤明的構思,而這個所謂的《鬼》,正是《仁王》故事的最初模型。
在2001年末,黑澤久雄為了完成父親的遺愿,帶著《鬼》的劇本造訪了光榮名譽董事長襟川惠子(襟川陽一的妻子),雙方在如何呈現(xiàn)《鬼》的故事時,各執(zhí)一詞。在黑澤久雄看來,金發(fā)碧眼的武士勢必要由外國演員來扮演,但這就要面臨語言的問題,他更傾向于將《鬼》以動畫的形式呈現(xiàn)。但光榮認為比起動畫,還是真人電影更加適合這部作品。
在經(jīng)過一番探討之后,在2004年,雙方制定出了一套圍繞著《鬼》,涵蓋多個領域、多種形式的作品企劃。這個企劃中,不局限于真人電影、音樂cd、手辦等等,還包含著一款游戲。
彼時,正處于ps2的生命末期,次時代主機即將登場。雖然光榮旗下已經(jīng)有了無雙系列等諸多王牌,但如果能將《鬼》再次打造成一個重量級的ip,無疑能讓自己在市場中的競爭力更上一層樓。至于游戲的類型,最初被定在了無雙+rpg。并且,光榮對這一企劃信心十足,單單是電影和游戲,就各有10億日元的預算。
《鬼》的電影由黑澤久雄擔任導演。雖然子承父業(yè)聽起來十分美好,但現(xiàn)實是殘酷的,和黑澤明不同,黑澤久雄并沒有拍攝電影、當導演的經(jīng)驗,在此前,他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經(jīng)營公司上?!豆怼返墓适卤緛硎墙⒃诤跐擅鞯摹秮y》之上,但在經(jīng)過黑澤久雄的修改之后,已經(jīng)和后者幾乎沒什么關系。果不其然,《鬼》的真人劇翻了車,原本預計2006年和游戲聯(lián)動的電影,在此后沒了消息,不了了之。
真正的“一波三折”
雖然電影最終不了了之,但光榮還是舍不得《鬼》這個優(yōu)秀的劇本,游戲的開發(fā)企劃如期進行。在2005年的e3上,光榮帶來了第一款次時代游戲的消息,也就是以《鬼》為劇本改編的游戲,正式名為《仁王》。
最初的《仁王》貫徹了企劃時的構思,采用了無雙和討鬼的特點,并且主角以三浦按針為原型,本身就具備著“鬼之力”,不過,游戲的很多設定已經(jīng)脫離了《鬼》的劇本。這是《仁王》開發(fā)的第一階段,由鯉沼久史所領軍的ω-force擔任開發(fā),但襟川陽一在試玩過之后,感覺游戲的無雙味還是太濃了,于是《仁王》迎來了自己的“第一折”。
主角是鬼的設計,倒是和《仁王2》的主角不謀而合
至此,游戲的開發(fā)出現(xiàn)了停滯,直到2010年,光榮與特庫摩聯(lián)手,《仁王》才得到再次啟動。這次,游戲被交到了team ninja的新銳早矢仕洋介,但事實證明,游戲制作人都是有習慣的,在經(jīng)過team ninja的一番修改與調整之后,《仁王》的“無雙味”是沒了,但動作戲份大增,開始有忍龍的味道了,終究還是失敗了,至此,《仁王》經(jīng)歷了“第二折”。
襟川陽一并不想放棄這個不錯的劇本,于是在2013年,《仁王》的開發(fā)再次啟動。襟川陽一不再讓一個開發(fā)組單打獨斗,而是聚集了光榮旗下幾位知名的制作人。鯉沼久史、早矢仕洋介、安田文彥都參與了游戲的《制作》,也就是在這個階段,《仁王》的最終面貌得以敲定。金發(fā)武士、討鬼等設定得以保留,并且在幾位年輕的制作人共同努力下,《仁王》變成了一款受苦游戲。
在游戲正式上線前,有人吐槽故事主角是“東瀛杰洛特”,也有人認為《仁王》只是在模仿黑魂和討鬼傳,但所有的一切吐槽,都在游戲正式上架之后,變成了贊美。不但游戲媒體給出了高分,《仁王》在3周內就突破了100萬銷量,真正實現(xiàn)了叫好又叫座。與很多玩家預想中的不同,《仁王》走出了另一條“受苦之路”。
在很多魂like游戲中,裝備雖然能影響戰(zhàn)斗時的形態(tài)、方式,但卻很難在數(shù)值上帶來壓制力,但在《仁王》里,有更多rpg系統(tǒng)的加入,刷裝備、刷數(shù)值能彌補一定的手殘,血刀冢等裝備相關的設計,正是服務于此。再加上陰陽術與招式系統(tǒng),讓一些不那么精通受苦游戲的玩家,也能盡快適應游戲的節(jié)奏,后期遲鈍符+減甲,居合秒怪不是難事?;蛘呦鄬τ诟訃揽恋幕觐愑螒?,《仁王》更加適合新玩家上手。
系列的傳承
如此好的成績,自然讓光榮倍加欣喜,于是《仁王2》的開發(fā)被急速提上了日程,制作組甚至還在股東大會上吐槽,稱絕對不會讓玩家們再等上十年。有了一代作品的成績打底,光榮在游戲的開發(fā)上投入了更多的財力人力,在3年的時間之后,《仁王2》正式和玩家們見了面。與此前不同,在一代取得了不菲的成績之后,不少玩家開始期待,光榮究竟還能把該系列玩出什么新花樣。
試試證明,《仁王2》也沒有讓玩家們失望,一系列在玩法與機制上的革新,再次讓玩家們沉迷在了受苦之旅中。
隨著威廉故事的落幕,《仁王2》的故事來到了1555年,也就是日本戰(zhàn)國時代的中后期。在整個的游戲流程中,玩家們會見到諸如齋藤道三、織田信長、今川義元等多住戰(zhàn)國時期的著名人物,并加入錯綜復雜的戰(zhàn)局。
我們的主角也不再是金發(fā)武士,而是想最初《鬼》的設定一樣,成為了擁有變化為鬼形態(tài)能力的半妖。這也就意味著玩家們可以在游戲中,以妖怪的姿態(tài)和鬼作戰(zhàn)。除此之外,能鑲嵌在守護靈上的魂核、能召喚隊友助拳的義刀塚、影響精力的常世區(qū)域、妖怪武器以及薙刀鐮等新武器的加入,都讓《仁王2》在保留了一代核心樂趣的基礎上,有不少可以鉆研的新內容,相較于一代,《仁王2》在可玩性上有了不錯的提升。
除了本體之外,《仁王》系列在dlc的拓展上也是下了不少的功夫,在初代作品時,就推出了東北之龍、義之繼承者以及元和偃武三個dlc。在這三個dlc中,玩家們不但可以體驗新武器、新的守護靈,還將面對獨眼龍伊達政宗、天下第一兵真田幸村等強力敵人?!度释酢返膁lc不但物美價廉還“管飽”的特點,得到了不少玩家的稱贊。
同樣,《仁王2》也有三個體量極大,內容扎實的dlc,并且在系列游戲的本體以及dlc全部做完之后,光榮還推出了所謂的“完全版”,也就是本體+全部dlc的套餐組合。最新的完全版,就是我們上述提到的,在2月5號上架steam的《仁王2:完全版》。在pc平臺上,光榮進行了一系列優(yōu)化,包括支持4k超清、支持hdr和144hz刷新的顯示器、兼容系統(tǒng)上穩(wěn)定120fps、完善鍵鼠操作等等。這也意味著更多非主機玩家,能在pc端盡情享受受苦的快樂。
時隔十幾年的企劃,兩代銷量破百萬級的作品,《仁王》正在走出一條不一樣的硬核動作之路。雖然我們并不能預測未來這一系列還有怎樣的突破,不過,現(xiàn)在就走進妖怪叢生、群雄割據(jù)的戰(zhàn)國時代,踏上屬于自己的受苦之路,或許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