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介紹
影視行業(yè)尚在寒冬,更何況流量時代的“遺毒”仍存在,好演員與好演技越來越少,觀眾們被玩弄也只得無奈。而之前郝蕾在一段采訪中曾直擊當(dāng)下演員演技及其營銷的幼稚,稱“什么炸裂式的演技,就非??尚Α?/span>,更提到她認(rèn)為的世界級別的演技標(biāo)桿——伊莎貝爾·于佩爾。

▲郝蕾采訪
能被桀驁的郝蕾尊為“全世界最會演戲的女演員”,這位伊莎貝爾·于佩爾是誰?而法國其實有兩個會演戲的“伊莎貝爾”,一個是被譽為“法蘭西第一美人”的阿佳妮,另一位即是這位于佩爾。她是法國影壇當(dāng)之無愧的文藝片女王。前段時間,這位“常青樹”剛過完她的68歲生日。


▲伊莎貝爾·于佩爾
不僅是郝蕾,周迅也曾表示于佩爾是她的偶像,并直言“法國64歲還活躍在屏幕上的伊莎貝爾·于佩爾是我的偶像,希望我能像她一樣,一直一直演下去,演到老還是有人喜歡看我?!?/span>而周迅,也是氧叔心中國內(nèi)上限最有可能接近于佩爾的女演員。
近期,迅哥兒在新代言的手機廣告中看,融入到場景中的人物氣質(zhì)更讓人聯(lián)想到《將來的事》中的于佩爾。頂級女演員的目標(biāo)與歸途都是于佩爾?

▲周迅

▲于佩爾《將來的事》

新浪潮女神
出演超過100部電影的于佩爾被凱撒獎(“法國奧斯卡”)提名16次,二獲影后,至今是這項紀(jì)錄的保持者。并有21部參演電影入選戛納主競賽單元。戲路豐富廣泛且多產(chǎn)。有這么一個說法,請到于佩爾就相當(dāng)于拿到了保送“歐洲三大”(戛納、柏林、威尼斯)的入場券。

▲于佩爾

▲部分獎項紀(jì)錄
2016年的一部《她》直接收獲了18座影后大獎,于佩爾再一次刷屏。她將表演視作“發(fā)泄內(nèi)心的瘋狂”,瘋狂與冷靜克制融為一體的特質(zhì)在《她》中淋漓盡致地表露。導(dǎo)演保羅·范霍文說“沒當(dāng)攝像機停止時,于佩爾便會倒在地板上蜷作一團(tuán),仿佛要將角色所構(gòu)成的繭從身上蛻掉一般,在場所有人都被她嚇到。”

▲《她》2016

▲圖源維基百科
于佩爾也被許多大導(dǎo)尊崇。賈樟柯曾說過于佩爾是“全球最偉大的女演員”,并對其表演方式大加贊賞,稱“看她的目光視線的處理,她目光投向哪兒,什么時間投向哪兒,也包括她對時間的把控。比如她對沉默時間的把控,那種時間積累帶來的爆發(fā)力、力量感,包括瞬間表情的變化,掩蓋在內(nèi)心深處里面的情感瞬間發(fā)作出來的能力”。

▲于佩爾與“迷弟”賈樟柯
阿巴斯曾想找個95歲的女演員來拍他“發(fā)生在意大利的故事”,于佩爾調(diào)侃道:“那看來還得再等上一陣子了”。阿巴斯說“為您我甘愿再等上四十年”,不過如今也只能成為一種遺憾了。而與新浪潮旗手之一的夏洛布爾的多次合作,也使得其成為新浪潮的代表性人物。

▲阿巴斯對談于佩爾

▲夏布洛爾《亡情朱古力》
于佩爾擅長演繹各種人性之惡、禁忌關(guān)系這些黑暗面的故事,肅穆克制的面孔之下緩緩泄露出隱晦的黑色欲望。
“我喜歡扮演不尋常的角色,并將其演繹得盡可能尋常,因為我們都知道,悲劇與反常往往隱藏在常態(tài)之中。這是我喜愛這類角色的原因——在表演中體現(xiàn)沖突,試著理解善與惡如何共存。”于佩爾自己這么解釋。


《法國世界報》的影評人曾評價于佩爾“有一種我們在法國表演史中可能從未見過的‘sm’式的倔強”。《鋼琴教師》導(dǎo)演哈內(nèi)克評價于佩爾是“一面是極度痛苦,一面是冰冷的理智——沒有任何演員能將這兩者結(jié)合得如此好?!?/span>

▲《鋼琴教師》

“嘉寶垂簾在人間的倒影”
同是法國女人,也同為法國文藝女神,于佩爾與阿佳妮是兩種不同的神經(jīng)質(zhì)。阿佳妮年輕時期的長相是典型的“東方皮+西方骨”,更符合國人的審美取向。于佩爾則是越老越有味道的類型。

▲《勃朗特姐妹》(1979)同框
阿佳妮廓形秀美,五官清麗。但眉形前后轉(zhuǎn)折大,有“貓”一樣的神秘與高傲,清澈的淡藍(lán)瞳色與其對比,折射出一種清純卻歇斯底里的美感。她的脆弱是濕潤的、無邊界的。成熟時期的于佩爾廓形更高貴,五官線條簡潔利落,眼神懵懂與冷漠摻雜。她的瘋狂帶有尖銳的清醒,是有明晰的界限的,更世俗。

▲左阿佳妮;右于佩爾
比例、結(jié)構(gòu)與好萊塢黃金時代的女神葛麗泰·嘉寶非常像,惡意萊斯特稱于佩爾是“嘉寶垂簾在人間的倒影”。骨骼與五官的布局、形狀都高度重合,額-鼻-唇尖-下頦的過渡線條如出一轍。都精致宛若一尊高貴冷傲的北歐神像,共享一份世人企及的神性。


▲左嘉寶;右于佩爾
但于佩爾的下頜更闊,臉型也更短,骨骼也粗些,因此她比嘉寶多了許多煙火氣。嘉寶的冷峻氣質(zhì)是古典架構(gòu)與精致線條堆疊出的,于佩爾則來自于其更薄細(xì)的五官線條。于佩爾身材一般,不像嘉寶那樣磅礴,從頭肩比就能看出來,還好脖子長。

▲于佩爾

▲左嘉寶;右于佩爾
國內(nèi)老一輩演員潘虹也是被戈達(dá)爾認(rèn)證過能扮演嘉寶的人選。依舊是相似的經(jīng)典架構(gòu)。但潘虹下頜收得急,下巴與鼻尖短促上翹,加上年輕時期大、圓的鹿眼,有天真的甜蜜感。上年紀(jì)后,轉(zhuǎn)化為一份普濟(jì)的悲憫,沒有嘉寶那樣精致到顫巍,也沒有于佩爾那般強悍。

▲潘虹
早期沒長開,面頰豐潤,廓形似娃娃臉,此時架構(gòu)的好處還未完全顯現(xiàn)。但五官上色很艷,薄且向下的孤苦嘴角與懵懂圓眼睛對比,有凄艷迷離之感。像鬼娃娃,這時氣質(zhì)與《情迷六月花》時的西班牙女演員梅黛洛相似。



而81版《茶花女》將她的這份特質(zhì)記錄了下來。巧的是,嘉寶也曾演繹過“茶花女”瑪格麗特這一角色。是冥冥中的安排,還是寫在底子里的異曲同工,耐人尋味。



▲《茶花女》
褪掉嬰兒肥后,架構(gòu)、五官與臉型依舊穩(wěn),比例依然在。五官更薄,氣質(zhì)也冰冷深沉。時間不是美人的殺手,它只是剝?nèi)チ?/span>皮相的障眼法,骨骼結(jié)構(gòu)塌了,五官也好不到哪兒去。美到最后的才是真美人。阿佳妮是瞎折騰,打針打得臉僵,也就再沒導(dǎo)演愿意請她出山了。


▲懷舊王牌變化
有人嫌于佩爾的眼神過于空洞蒼白。這是因為于佩爾身上有法國人常見的那種“模棱兩可”的意味,與她那沉滯又似乎有所言的嘴角一樣,在一片空白中表露各種失常的情緒。卻也往往能給人最直擊人心、最真實的破碎體驗。


如今年過六十的于佩爾魅力猶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