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介紹
①7月12日下午,南寧市良慶區(qū)人民法院與城區(qū)婦聯(lián)、民政局、司法局組成聯(lián)合工作組,對將孩子滯留在幼兒園5日的父母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工作。南寧市良慶區(qū)人民法院供圖
②通過家庭教育指導,小睿的父母認識到了錯誤,將孩子接回了家。南寧市良慶區(qū)人民法院供圖
③因為父母發(fā)生矛盾,5歲的小睿被滯留在幼兒園5天。高睿/攝
一個5歲男童的背影,讓眾多南寧市民感到心疼。
7月7日是南寧市良慶區(qū)某幼兒園放暑假的日子。當其他孩子都陸續(xù)被父母接回家,男童小睿卻始終沒等到來接他的人。一則被廣為轉發(fā)的新聞圖片中,這個穿著綠色t恤、背上掛著藍色隔汗巾的男童,獨自坐在幼兒園的一角望向大門外,沉默不語。
幼兒園老師從他父親當天發(fā)來的短信中得知,小睿父母出現(xiàn)了矛盾,他的父親不打算來接孩子了。
之后,幼兒園老師到其父親平時居住的出租屋尋找,向派出所求助,但兩天過去,依舊沒能聯(lián)系上小睿的父母。那幾天,小睿一直由幼兒園老師照顧,他的父親給孩子留下幾套換洗的衣物和一部手機,每天夜里還會打電話詢問情況,其母親則沒有露面。
男童被滯留在幼兒園的遭遇,引發(fā)社會廣泛關注。7月12日下午,社區(qū)、婦聯(lián)等部門聯(lián)系上小睿的父母后,將他們請到了南寧市良慶區(qū)“同心護蕾”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站。良慶區(qū)人民法院與城區(qū)婦聯(lián)、民政局、司法局組成聯(lián)合工作組對其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工作,讓這對年輕的父母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這是家庭教育促進法出臺后,相關部門聯(lián)動干預父母失職問題的一起典型案例?!绷紤c區(qū)人民法院家事和少年審判庭庭長韋肖依說,法院通過提前介入,聯(lián)合婦聯(lián)、社區(qū)、婚調委的工作人員對小睿的父母進行“法律、心理”雙干預,使這場家庭矛盾引發(fā)的風波避免進入司法階段,從源頭上得到化解。
夫妻間的矛盾不能將孩子作為籌碼
在韋肖依看來,小睿被滯留在幼兒園的事件,并不是他的父母真的想要遺棄孩子,而是雙方的感情出現(xiàn)危機后,父親不知道正確的解決方法,便將孩子當作使對方讓步的籌碼,沖動之下作出的錯誤行為。
7月12日,良慶區(qū)“同心護蕾”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站內,這對夫妻心平氣和地坐在了一起。韋肖依法官與良慶區(qū)婦聯(lián)主席劉曉芳、前進社區(qū)黨總支書記陳曉麗以及婚姻家庭咨詢師、人民調解員等工作人員,詳細詢問了他們的家庭以及孩子的撫養(yǎng)教育等情況后發(fā)現(xiàn),這對夫妻雖然產生了很大的矛盾,但還是有感情基礎的。父親把孩子滯留在幼兒園期間,每晚都會打電話詢問孩子的情況,并安慰他說爸爸這幾天出差了。遠在廣東打工的母親表示,她不是不管孩子,而是工廠規(guī)定白天不能帶手機,晚上下班后很累,她沒有及時看手機導致了誤會。
法官對這對夫妻的不當行為予以訓誡。同時,工作站的婚姻家庭咨詢師和心理咨詢師還對二人進行了情感疏導,引導雙方要珍視多年的感情以及對彼此的付出;最后,向其釋明了將孩子滯留幼兒園的做法可能面臨的法律責任:不僅違背基本道德,嚴重者還可能涉嫌遺棄等違法行為。
聯(lián)合工作組向小睿父母發(fā)出家庭教育責任告知書,組織雙方簽署了家庭教育責任承諾書。經過一系列的家庭教育指導工作,小睿的母親表示以后若有問題會好好溝通,不會再丟下孩子不管;小睿的父親也承認自己做錯了,對自己的行為感到愧疚。在多個部門的努力下,一家三口重新抱在一起的場景,讓人動容。
韋肖依平時在審理一些家事案件時,也會遇到一些發(fā)生矛盾的夫妻,把孩子當作籌碼的情況。
比如,有的離婚案中,得到孩子撫養(yǎng)權的一方,不按照調解書中的約定,阻止對方行使探望權,或是以此為要挾來談條件。“這類案件有個共同點,就是父母把孩子當作自己的私有物品或是附屬品,而沒有把子女當作一個有獨立人格的個體來看待。”韋肖依指出,如果對方不屈從這種情感要挾,導致矛盾升級的話,最后孩子受到的傷害可能是最大的。
社會各界“同心護蕾”
今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正式開始施行,為延伸家少審判改革,多地的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站應運而生。
廣西柳州市柳北區(qū)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站于今年1月10日在柳北法院正式揭牌啟用,并建立由柳北區(qū)委政法委牽頭,區(qū)檢察院、區(qū)公安分局、區(qū)司法局、區(qū)婦聯(lián)等10家單位參與的“柳州市柳北區(qū)家庭教育指導”多元化聯(lián)席制度。
而良慶區(qū)人民法院目前除了跟婚姻家庭咨詢師、心理咨詢師合作,還引進了青少年司法社工,并與城區(qū)民政局、司法局、婦聯(lián)、團委聯(lián)合設立“同心護蕾”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站。一旦父母失職,出現(xiàn)家庭教育方面的問題,法院會借助該平臺來處理這類案件,實現(xiàn)一站式解決家庭教育問題。
在小睿被滯留的事件中,良慶區(qū)婦聯(lián)跟法院溝通后,督促小睿的父母到“同心護蕾”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站接受家庭教育?!斑@起事件并沒有進入到司法階段,在工作站對小睿父母進行情感疏導和教育訓誡是比較合適的。”韋肖依說,由于發(fā)出家庭教育指導令是要有案號的,他們就通過向小睿父母發(fā)出家庭教育責任告知書和承諾書,為其提供細致的家庭教育指導,督促其正確履行家庭教育義務。
廣西婚姻家庭研究會理事、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陳柳杉,在南寧市良慶區(qū)人民法院擔任了多年的特聘人民調解員。良慶區(qū)法院在探索家事審判程序改革的過程中,確立了家事訴訟的“調解前置主義”,即在立案階段設置為期1個月的調解期,以“心理咨詢師為主、訴前法官為輔”的方式開展調解。
“在調解室,當事人剛開始就像刺猬一樣渾身長滿了刺,讓你無法接近,但當你耐著性子跟他們溝通,取得其信任后,他們就會打開心扉跟你傾訴?!标惲颊f,一般夫妻感情破裂,能平和處理的都去民政局辦理,到法院起訴階段,都是矛盾積累到一定程度的。作為人民調解員,她會利用自己的心理咨詢和婚姻家庭咨詢方面的專長,對當事人開展心理疏導與調解,促進當事人和好或和平分手。
近年來,陳柳杉處理的離婚案件也越來越多,在她看來,年輕人勇于尋找屬于自己的幸福,是一種時代的進步,但有時候這種勇敢缺了一個前提,就是對家庭的責任。盡管每一代人身上都有不同的特點和時代烙印,但陳柳杉在處理這些家庭情感糾紛時發(fā)現(xiàn),愛和尊重是永恒不變的話題,“每次做調解疏導工作,最根本的一點是尊重當事人的需要,理解他們的需要”。
責任編輯:王國強,張玉佳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