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介紹
太多的小說、話劇、歌曲、影視,文字的、非文字的,都在不斷地闡述愛情,“遇見你之前,我沒想過要結婚。遇見你之后,我結婚沒想過別人。”大體這種感覺描述的就是愛情。
愛情至純至美、至真至濃,稀少罕見。而國人男女的結合,很多并非愛情,或許是無奈,或利益無法取舍或情感無法割舍,比如依賴,比如孩子再比如物質(房子等),隱隱還有些悲涼,令人唏噓。
人都渴望擁有一份完美的愛情,能有一個懂自己疼自己的愛人,孰不知幸福的家庭和婚姻是高配,不是標配。塵世間那里有那么多溫柔與理解?
不相信愛情者,可能在適當?shù)那榫诚?低頭妥協(xié),會選擇周圍包括父母(親人)朋友贊口不絕,第一次見面完全沒印象,未來會不會怎樣在,完全不知道,“賭”上一把的人,攜手度過別人嘴里眼里所謂幸福,其中辛酸只有自己知道的生活。“鞋合不合適,只有腳知道?!蓖馊俗疃鄰摹靶钡摹盎y”“樣式”“材料”“大小”等方面,投你或羨慕或妒忌的眼神,他們又不天天“穿”,無非嘴上說說,過過癮。
相信愛情者,不愿將就,從不濫竽充數(shù),寧缺毋濫。在“我喜歡”和“喜歡我”的權衡中,毫不遲疑 選擇后者,畢竟天長地久,不易!生活過自己的,跟旁人無干!
回想我們成長經歷,小時候,父母逼著寫字看書,再大一點,逼我們上學,學知識拿文憑;長大,要我們工作,學會人際,不占別人便宜,也不輕意吃虧,學會禮貌和尊重,領導同事面前不卑不亢;年紀合適時,催我們結婚生子。這都沒有問題,一代又一代的“逼迫”,只是希望我們或多或少能幸福,能有一個讓他(她)放心的歸宿,如果出門,有人負責安全,生病時有人能替他(她)們照顧女兒(兒子),困了累了受委屈了,能有個依靠,能有相對穩(wěn)定的家庭,不想讓我們離家太遠,四處漂泊,受盡委屈。
有一部電影,叫《剩者為王》,很能表現(xiàn)出這方面的意思,影片講述了一位高齡剩女情感困惑,和在愛面前,如何平衡與抉擇:
35歲的大齡未婚女青年盛如曦(舒淇飾)事業(yè)有成,感情的空白卻成為了家人和朋友不斷提起的話題,更面對著母親(潘虹飾)的不停逼婚。
盛如曦內心是渴望的——“為了找到對的你,我選擇剩下自己?!薄跋M乙院蠼Y婚是因為愛情?!薄拔乙恢笨释袀€愛我的人陪我走完這一生?!?/P>
被逼婚折磨的她喃喃自語道:“從小一直覺得什么事只有努力就會實現(xiàn),學位啊,求職啊,加薪啊,甚至是減肥啊,努力地去變得漂亮啊??墒歉星榈氖虑橐趺磁δ?,茫茫人海,我到哪去拼搏,找誰去奮斗?”
如曦遭遇的逼婚并非個案,她代表著現(xiàn)下的絕大多數(shù)剩女的尷尬處境,她們在長輩意志的劇烈影響下,(長輩們的朋友圈里都是“這個找了個什么人,那個那天生了大胖小子”諸如此類的話題,未婚(還沒有嫁出去)的話讓剩男剩女的父母如坐針氈。)大多數(shù)人最后委曲求全,草率完婚,犧牲自己,自吞苦果,最終付出的代價是自己的青春或痛苦很長一段時間。
影片有個場景很扎心:母親在如曦車上又在說相親,結婚之類的話題時,如曦發(fā)泄:“單身會死啊,不結婚會被判刑啊,這個社會對我的歧視已經夠深了,你不去質問這個世界,還跟他們一起來歧視我啊!”坐在后排的母親若有觸動,愣了兩秒,突然下了車,叫了“出租車”,果斷與徹底地站在大多數(shù)人所代表的“這個社會”里。
國人以愛的名義來“綁架”的事情天天上演,父母以愛的名義捆束子女手腳的事時有發(fā)生,“我愛你”,我愿意為你做一切,犧牲所有。同時,我給你包辦學習,未來,“報酬”(或者說是代價)是:作為子女的你,必須按照我的意愿去學習,去工作,去愛人,去生兒育女。去一代代地繁衍和復制“我”的行為,我的思想。我就是你的影子,你就是我的全部!
影片最后,本著花好月團圓的小美好,男女主收獲了愛情。故事很簡單:大多數(shù)愛情片常用的套路。情節(jié)也不曲折,可以說亮點并不多。但是,這部影片又有它非常閃耀的一面:影片最后五六分鐘,成為整部影片最精髓的核心。
以金士杰飾演的如曦父親,約白醫(yī)生(影片里的一個相親對象)出來聊天時,說了這樣一段獨白:
“她在工作上、學習上是個特別認真、要強又霸氣的人,但是在生活上就總是習慣與逃避,總是逃避很多事情,不愿意去面對那些可能,有困難還有失敗,哪里有暫時的安全就往那里躲,有時候稀里糊涂地把自己應付過去了,所以你看幾十年下來,我看她吃了不少虧,跌過不少跤,大概她一個人撐慣了,只要能解決眼前的問題,只要她覺得光靠自己犧牲點什么,能就夠實現(xiàn),她是可去做損己利人,甚至損己不利人地事兒,盡管她沒什么惡意,我現(xiàn)在比較擔心的是,她會因為她母親的病亂了方寸,病急開始亂投醫(yī),看到你就覺得看到救命稻草了,就覺得白醫(yī)生你在各方面都挺好的,那就不如結婚吧。我說如曦啊,是拿你當救急用品,白醫(yī)生你別介意啊。我之所以跟你約出來單獨談呢,因為我相信,你會有自己的判斷,你會做出最平衡的決定,其實我以父親的立場,我不應該把這些對你和盤托出,可是她是我的女兒,哪怕一直以來,我跟她的媽媽都挺擔心的,有時候甚至連我們都會走偏了,覺得不管怎么樣,她能找到結婚的對象就好了,她沒有遇到愛的人嘛,沒關系,找一個會過日子的人,好像我們也能接受,但到頭來這些話都是隨便說說。
我是她父親,三十幾年前是她來了,才讓我成為一個父親,我也是希望她能幸福,真真正正的幸福,能夠結一場沒有遺憾的婚姻,讓我可以把她的手無怨無悔的放在另外一個男人的手里,不至于將來我會后悔,還有我當初怎么就這么把她給送走了,對很多人來說,愛情和婚姻都不是百分百對等的,這我相信,但對她來說,就像堅持了很久很久的一個準則,作為父親,我就應該跟她一起去守護,只要她認定了,我就陪著她,那她如果有時候受挫了,我會等她回來哭一場,如果她忍著不哭,好,那我可以燒一桌好吃的給她吃。
她不應該為父母親結婚,她不應該在外面聽什么瘋言瘋語,聽多了就想著要結婚,她應該想著跟自己喜歡的人白頭偕老的去結婚,昂手挺胸的,要特別硬氣的,憧憬的,好像贏了一樣,有一天就突然帶著男方出現(xiàn)在我面前,指著他告訴我說,爸你看,我找到了,就這個人,我非他不嫁!
我覺得我都能想象的出那一幕,她比著勝利的手勢讓我跟她媽媽看,那個表情,多驕傲啊,然后跟她媽說,我就告訴過我找得到吧,你看我都能真真切切的想到了,那我有什么理由不真真切切的等她實現(xiàn)呢,那天什么時候會到來我不知道,但我會和她站在一起,因為我是她的父親,她在我這里,只能幸福,別的都不行。這是一個我做父親的心愿?!?/P>
父親的話不僅代表著對女兒的關愛,還表明了對女兒愛的態(tài)度:不脅迫、不綁架,一切以女兒所思所想與切身感受為準則,默默呵護,不讓她受傷害。
父愛似山,深沉而不善表達,可真要說出來的話,讓人感動的一塌糊涂!
不管女兒怎么改變,外表變得如何堅強,工作上怎樣出類拔萃,在父親眼里永遠都是那個喊著鬧著要坐(父親)肩膀才安靜得下來的小丫頭,女兒是父親的貼心小棉襖!隨時隨地睡著了,從不擔心,有人會抱著回家,醒來肯定在自己的小床上,舒舒服服的;飯菜吃不完了,剩著,沒關系,有人幫著吃;有什么心里話,不憋著,好的不好的,說出來,從不擔心會挨批評;需要錢了什么的,盡管要,理由正當?shù)?,沒有不給的,那個人叫爸爸。
在父母眼里,任何時候孩子都是孩子,那怕是他(她)早已結婚生子,為人父母了。
在婚姻方面,父親希望兒女明白:遇見錯的人比孤獨更可怕。寧愿女兒不嫁,也不想有個湊合的婚姻。一輩子太長了,不能隨隨便便找個人潦草余生。永遠沒有該結婚的年齡,再晚也要嫁給愛情。
在子女婚姻問題,任何人都可以躲,可以回避,但是父親母親,全盤托底,從來就沒有退路,從來沒想過要退。
婚姻不一定白頭偕老,伴侶不一定從一而終。感情從來不是付出就能獲得回報那么容易的事。結婚并不是終點站,結婚只是其中的一站。結婚之后,日常生活還要繼續(xù)下去,作為父母的,希望在子女身邊的那個人,能是一個共度平凡,不虛假,不偽裝,真實的人。
“每段關系都有漩渦和波浪,有時很艱難,有時很寧靜?;橐鲎钌衿嬷幵谟冢诮涍^了那么多漩渦和波浪后,站在你身邊的還是同一個人。”
長久的陪伴需要兩個人的共同努力,并非一個人的委曲求全。孩子,你將來要找一個心疼你的人陪你分擔,而不是所有苦難都自己扛。
一個女孩子對自己最大的成全,就是嫁給愛情。
記住你的每一次心動,聆聽你心里的聲音。不將就,不盲從。
“遇見他之后,你就會明白,地老天荒其實并不需要多勇敢,只要他是終點。在漫漫長夜里,他能陪你說話;晚燈不滅,他會等你回家。而你也不再害怕面對一個人一輩子,因為他,你愿意賭這一輩子?!?
【作者簡介】 毛鵬舉,男,一位文字愛好者,詩歌《我有一個夢想》發(fā)表在《漢風》刊物上,《80后的孩紙們:為什么不開心?》發(fā)表在丁小村的“讀書村”,《我是誰》《<芳華>啟示錄》《魂斷馬嵬驛》《一封震撼人心的信》等多篇文章發(fā)表在赤土嶺文協(xié),曾發(fā)表過多篇教育類文章。
該作者有一定文學功底,擅于分析情感,子女教育,心理方面的東西。
審核:田也,作者:毛鵬舉,責編:楠陽,序號:744
漢中市赤土嶺文化交流協(xié)會官方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