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介紹
課題 | 丁香結 | 課型 | 講讀課文 | 授課 時間 | 2課時 | |
教學 目標 | 1.自主學習字詞,會認會寫“綴、幽”等13個生字,理解字義,識記字形。正確讀寫“綴滿、幽雅、笨拙、單薄、模糊”等詞語。 2.品讀優(yōu)美句子,理解丁香結的象征意義。 3. 學習本文多角度描寫景物方法,仿寫作文。 4.比較古人寄寓在丁香結中的情感,學習作者豁達的胸懷。 | |||||
教學 重點 | 1.品讀優(yōu)美句子,學會多角度描寫景物的方法。 2.理解丁香結的象征意義,體會作者寄寓在丁香結中的情感。 | |||||
教學 難點 | 理解作者對人生的獨特感悟,培養(yǎng)自己以豁達胸懷對待人生中的“結”的能力。 | |||||
第一課時 | ||||||
教學 目標 | 1.自主學習字詞,會認會寫“綴、幽”等13個生字,理解字義,識記字形。正確讀寫“綴滿、幽雅、笨拙、單薄、模糊”等詞語。 2.正確朗讀課文,理清文章結構。 | |||||
教具 準備 | 課件:歌曲《天堂》、老舍先生簡介、詞語解釋、草原風景圖片 | |||||
教學設計 | 設計意圖 | |||||
導入 ( )分鐘 |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情導入 1.【課件出示2】(出示圖片梅花、菊花、牡丹等圖片)文學作品中許多花草樹木都被賦予某種品格,如梅花象征高潔,牡丹代表富貴,菊花寓意堅貞,松柏喻指傲岸長青等。 今天,我們來學習的課文——《丁香結》,作者又賦予丁香結什么樣的情感呢?【課件出示3:丁香圖片】讓我們到課文中去看個究竟吧。 2.師板書課題,生齊讀課題。(板書:丁香結) 3.介紹作者。【課件出示4】 宗璞,1928年出生,女,原名馮鐘璞,著名哲學家馮友蘭之女。曾就職于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當代作家,從事小說與散文創(chuàng)作。代表性作品有短篇小說《紅豆》《弦上的夢》,系列長篇《野葫蘆引》和散文《紫藤蘿瀑布》等,中篇小說《三生石》?!断疑系膲簟泛汀度贩謩e獲全國優(yōu)秀短篇小說獎和全國優(yōu)秀長篇小說獎。 |
談話的方式帶領學生入境,這樣,既激發(fā)學生閱讀的欲望,又讓學生根據(jù)課題設下疑問,為接下來的理解重難點做好鋪墊。
了解作者及寫作本篇文章的背景,有助于學生理解課文,感受真情。
| ||||
新課 教學 ( )分鐘 | 二、初讀課文,解決字詞 1.出示自學提示。【課件出示5】 (1)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并畫出生字詞,注意把課文讀通順。 (2)用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詞語。 2.學生按照提示要求自學。 3.交流學習情況,進行重點指導。 (1)認讀生字、新詞。【課件出示6】 出示字詞:綴 窺 幽雅 渾濁 笨拙 單薄 遮掩 照耀 花蕾 愁怨 斷斷續(xù)續(xù) 模糊 指名讀。 男女生讀。 全班齊讀。 (2)學寫字詞。 師指導書寫“幽、薄、綴、雅”。 學生練寫,個別展示,集體評議。 (3)理解詞語。【課件出示7】 幽雅:幽靜而雅致。 笨拙:反應遲鈍,手腳不靈活的、動作難看的。 單薄:指身體瘦弱;不強壯。 愁怨:憂愁怨恨。 斷斷續(xù)續(xù):不連續(xù)的。 三、再讀感知,理清結構 1.分段并概括段意。 師:這篇課文一共6個自然段,可以分成幾部分?每部分主要講了什么? 根據(jù)學生回答,師總結如下:【課件出示8】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分別從生長環(huán)境、開放態(tài)勢、花的氣味、花的形狀、花的顏色描寫了丁香花。(主體寫丁香花樣貌。) 第二部分(第4-6自然段):分別從古人眼中的丁香花、作者提出的疑問、作者的浮想聯(lián)翩描寫了丁香花。最后以一個反問句作為總結,意義深遠,告訴了讀者要以豁達胸懷對待人生中的“結”。(主體寫作者對丁香結的感悟。) 2.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評議。 3.默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4.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師:我們讀了課文,你能說出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嗎? 指名回答,師適時呈現(xiàn):【課件出示9】 《丁香結》寫的是作者多少年來心里一直裝著丁香,裝著古人吟詠丁香的詩句,在一次春雨中忽然發(fā)現(xiàn)一柄柄的花蕾恰似一個個的“結”,于是聯(lián)想到“丁香空結雨中愁”的詩句,開始了作者的人生體悟。從古人的“丁香結”的詩句開始,作者寫到了微雨,寫到了人生的愁怨和不順心的事,感悟到了生命需要“結”,否則就平淡無味的人生認識。 |
鼓勵學生多種方法識記生字、理解詞語,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主動性和自覺性,可以提高自學能力掃清了文字障礙,為學生學習文本,打下堅實的基礎。
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是教師幫助學生找到梳理結構的方法,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容,學習作者組織材料的方法。
| ||||
課堂小結及拓展延伸( )分鐘 | 四、課堂總結,布置背誦 1.總結感悟 師:誰說草木無情?它們也各有自己的品性與精神。宗璞筆下的丁香就是如此。作者從多個角度展現(xiàn)了丁香花的形象,豐富了丁香花的內涵,不禁讓我們喜歡上了這一簇簇的可愛的丁香花。這是一篇清新雅致的散文,你喜歡作者筆下的丁香花嗎?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讀一讀自己喜歡的部分。 (1)學生自由讀自己喜歡的部分。 (2)展示讀,并說說自己喜歡的原因。 2.布置作業(yè) (1)正確、美觀地書寫本課的生字詞。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中你喜歡的段落。 | 對文本內容進行簡單的回顧和總結,然后讓學生再次朗讀自己喜歡的部分,并說出自己喜歡的原因,這樣的設計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
| ||||
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 ||||||
一、讀拼音,寫漢字。 zhuì mǎn yōu yǎ fú àn bèn zhuō dān bó mó hu ( ) ( ) ( ) ( ) ( ) ( ) 二、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瀟灑( ) 參差( ) 瑩白( ) 嫵媚( ) 朦朧( ) 三、仔細閱讀文章,從中找出丁香在形狀、顏色、氣味方面的特征。并結合文章,說說作者為什么把丁香花喻為“丁香結”。
| ||||||
【答案】 一、綴 滿 幽 雅 伏 案 笨 拙 單 薄 模 糊 二、 瀟灑(超脫) 參差(雜亂) 瑩白(潔白) 嫵媚(柔媚) 朦朧(模糊) 三、①星星般的小花,許多小花形成一簇;②花開有紫、紅、白等色;③淡淡的幽雅的甜香。 原因有二:①丁香花的花苞圓圓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盤花扣。②丁香花負擔著解不開的愁怨。 | ||||||
|
|
|
|
|
|
|
第二課時 | ||
教學 目標 | 1.品讀優(yōu)美句子,理解丁香結的象征意義。 2. 學習本文多角度描寫景物方法,仿寫作文。 3.比較古人寄寓在丁香結中的情感,學習作者豁達的胸懷。 | |
教具 準備 | 課件 | |
教學設計 | 設計意圖 | |
導入 ( )分鐘 | 一、復習檢查,導入新課
1.檢查,指名學生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2.談話導入新課:作者筆下的丁香花到底是什么樣子的?作者是怎樣描寫丁香花的?又賦予丁香花什么樣的情感呢?這節(jié)課,讓我們繼續(xù)學習《丁香結》。 | 通過回顧上節(jié)課的知識,激發(fā)學生探究文本的興趣,教師的問題也幫助學生自然過渡到下面的教學活動。 |
新課 教學 ( )分鐘 | 二、精讀課文,加深感悟 (一)研讀課文第一部分。 1.指名讀第1至3自然段。 2.思考:這三個自然段分別寫了哪里的丁香花,各是怎樣的?找出你喜歡的描寫丁香花 的句子。 3.學生交流。 4.學生匯報。 第一自然段描寫了城里街旁、宅院里的丁香花;第二自然段描寫的是校園里的丁香花;第三自然段描寫的是我家屋外的三棵白丁香。 師適時呈現(xiàn): (1)【課件出示11】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樹銀枝妝,星星般的小花綴滿枝頭,從墻上窺著行人,惹得人走過了,還要回頭望。 這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好在哪里? (這句話運用擬人的手法,寫丁香花呈現(xiàn)的樣貌,“探”“窺”兩個動詞形象地突出了丁香花的體態(tài)嬌小,姿態(tài)動人。) (2)【課件出示12】月光下,白得瀟灑,紫的朦朧。還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蘭,在夜色中也能讓人分辨出,這是丁香。 你從這句中,能知道什么?(丁香花的顏色、氣味。)在晚間能辨出是丁香花的原因是什么?(丁香花獨特的淡淡的幽雅的甜香,能使人一下子辨別出來。) (3)【課件出示13】每到春來,伏案時抬頭便看見檐前積雪。雪色映進窗來,香氣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輕靈的多,不那么渾濁笨拙了。從外面回來時,最先映入眼簾的,也是那一片瑩白,白下面透出參差的綠,然后才見那兩扇紅窗。我經(jīng)歷過的春光,幾乎都是和這幾樹丁香聯(lián)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樣小,卻不顯得單薄。許多小花形成一簇,許多簇花開滿一樹,遮掩著我的窗,照耀著我的文思和夢想。 “檐前積雪”指的是什么?(丁香花。)“香氣直透毫端”說明了什么?(說明香氣非常濃郁。)【課件出示14】為什么說“那十字小白花,那樣小,卻不顯得單薄”?( 丁香花雖然微小卻繁多,單個的固然單薄,可是眾多的花聚到一起就形成許多簇,使整棵樹耀眼奪目。) 5.思考:想想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描寫丁香花的? 學生回答。 師梳理: (1)形狀:星星般的小花,許多小花形成一簇; (2)顏色:紫色、白色; (3)氣味:淡淡的幽雅的甜香。 從感覺角度分析,形狀,顏色,氣味是哪種感覺?(視覺、嗅覺) (板書:形狀 顏色 氣味(視覺 嗅覺)) 作者賦予丁香什么樣的品格?(結合課文,圈劃出關鍵詞,總結歸納) 靈動優(yōu)雅、潔白無瑕,可愛芬芳 6.再指名讀第1至3自然段。 (二)研讀課文第二部分。 1. 指名讀第4至6自然段。思考:在這部分,哪些是作者對丁香花的具體描寫?哪些是作者對丁香結的感悟? 讀后小組里交流,說一說自己的感受。 2.研讀第4自然段,感受雨中的丁香。 (1))雨中的丁香是怎樣的? 指名回答。 師適時呈現(xiàn):【課件出示15】在細雨迷蒙中,著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嫵媚。花墻邊兩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畫,線條模糊了,直向窗外的瑩白滲過來。讓人覺得,丁香確實該和微雨連在一起。 師:在這幾句中,雨中的丁香具有什么特點?作者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來表現(xiàn)雨中的丁香?(格外嫵媚,作者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紫色的丁香比作印象派的畫,表現(xiàn)了雨中的丁香色彩仿佛流動一般,紫色與白色自然交融,給人極美的感受。) (2)師適時呈現(xiàn):【課件出示16】 代贈二首(其一) 李商隱 樓上黃昏欲望休,玉梯橫絕月如鉤。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攤破浣溪沙 李璟 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風里落花誰是主,思悠悠。 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回首綠波三楚暮,接天流。 思考:古人對丁香寄寓著怎樣的情感?怎樣理解作者引用的古人的詩句,引用它有什么作用? 指名回答。 師:“芭蕉不展丁香結”、“丁香空結雨中愁”,這兩句詩中把花蕾叢生的丁香,喻人愁心不解,丁香在古人的眼中就是惆悵的代表,愁思的象征。作者引用古詩句有利于表達自己的感情,使意境更加優(yōu)美。 3.研讀第5自然段,思考:什么是丁香結?它有什么象征意義?作者為什么要把丁香花比作丁香結? (1)交流。 (2)師指名朗讀:【課件出示17】 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著斜伸過來的丁香枝條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圓圓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盤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結! 本義:小小的花苞圓圓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盤花扣。 象征意義:人生中不順心的事(愁怨) 作者把丁香花比作丁香結的原因有兩個:一是丁香花的花苞圓圓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盤花扣。二是丁香花負擔著解不開的愁怨。 (3)作者多年賞花,為什么今年突然明白了丁香結的內涵? 雨后賞花的觸動。 補充介紹:作者自身經(jīng)歷的感悟。(經(jīng)受病痛折磨。) 4.研讀第6自然段。 (1)默讀第6自然段,思考:作者對丁香結什么態(tài)度?你從哪里能看出來? 交流,師適時點撥:作者對丁香結的態(tài)度是從容、豁達、積極的。 師適時呈現(xiàn):【課件出示18】每個人一輩子都有許多不順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來。所以丁香結年年都有。結,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問題也是解不完的,不然,豈不是太平淡無味了么? 師:古人寄托在丁香結的情感是愁思,是憂怨,這從李商隱的《代贈二首》和李璟的《攤破浣溪沙》就可以體會到。而作者一反古人寄托在丁香結上的情感,以開闊的胸襟為今天的讀者開闊一個“丁香結”全新的藝術境界。 (2)【課件出示19】出示:“結,是解不完的;人生的問題也是解不完的,不然,豈不是太平淡無味了嗎?” 指名讀,全班齊讀。 師:誰能說說這句話的含義? 交流。 師呈現(xiàn):【課件出示20】生活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的,人生的問題也是永遠也解不完的,我們應該正視這些問題,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永遠也解不完的結,我們的人生才充滿樂趣,我們的明天才更加燦爛。 (3)師:人生的道路上充滿了荊棘,學完了課文,你認為應該怎樣對待人生的挫折與不幸? 學生發(fā)言。 (4)全班齊讀第六自然段。 |
以問題作為牽引,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自主探究,注重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其中,本環(huán)節(jié)特別注重引導學生朗讀,通過朗讀,使學生對文本的內容有更加清晰的認識,然后再著重引導學生抓關鍵的句段揣摩體會句子的含義,以期達到較為理想的學習效果。
每學完一個環(huán)節(jié)后,讓學生帶著感情讀一讀本段課文,既可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又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
課堂小結及拓展延伸 ( )分鐘 | 四、總結全文,深化主題 1.師總結: 丁香的脈脈香氣馳騁了作者的想象,也給了我們尺幅千里的功效,讓我們感受到了因丁香而帶來的歡愉。多少年了,作者心里一直裝著丁香,裝著“芭蕉不展丁香結”、“丁香空結雨中愁”的詩句。然而,一次雨中的偶然發(fā)現(xiàn),給了作者新的感悟:結,是解不完的;人生的問題也是解不完的,然而正是這解不完的結,才讓我們的人生充滿了挑戰(zhàn),充滿了樂趣。這正是我們要找到的答案。 (板書:丁香結 人生才充滿樂趣) 2.揭示主題。 師:想一想,這篇文章,作者想要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 生活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遇到不順心的事是經(jīng)常的,我們應該正視這些問題,把它看作是生活有益的補充,所以,我們要以豁達的態(tài)度對待生活中的“結”:生命既需要春光無限的陽春,有丁香如雪,幽雅香甜;同時,也需要細雨中連接的丁香結,愁腸掛肚,百轉千回。 3.布置作業(yè) (1)完成同步課時練。 (2)體會和學習本文的寫法,選擇你喜歡的一種花,寫一個小片段。 |
總結全文,使學生對文本要表達的主題有了較深刻的認識,在此基礎上揭示文章的主題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作業(yè)布置,讓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用,引導學生體會和學習本文的寫法仿寫作文,實現(xiàn)從課內向課外的延伸。 |
板書 內容 | 丁香結 形狀顏色 氣味(視覺 嗅覺) 丁香結 人生才充滿樂趣
| |
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 ||
一、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 渾濁( ) 平淡( ) ( )枝頭 細雨( ) ( )嫵媚 ( )銀裝 二、閱讀《草原》片段,回答問題。 ①今年的丁香似乎開得格外( ),城里城外,都是一樣。城里街旁,塵土紛囂之間,忽然呈現(xiàn)出兩片( ),頓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細看,才知是兩行丁香花。有的宅院探出半樹銀妝,( )的小花綴滿樹頭,從墻上窺著行人,惹得人走過了還要回頭望。 ?、诔峭庑@里丁香更多。最好的是圖書館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種有十數(shù)棵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 )的瀟灑,( )的朦朧。還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蘭,在夜色中也能讓人分辨出,這是丁香。 1.根據(jù)課文內容,將短文補充完整。 2.第①②節(jié)分別從什么角度描寫了丁香花?( ) a.第①②節(jié)分別從色彩、香味描寫了丁香花。 b.第①②節(jié)分別香味、色彩描寫了丁香花。 c.第①②節(jié)分別從觸覺、味覺描寫了丁香花。 d.第①②節(jié)分別從味覺、觸覺描寫了丁香花。 3.你從這句中,能知道什么?在晚間能辨出是丁香花的原因是什么?
三、填空。 《丁香結》是著名作家 寫的一篇散文,寫的是作者多少年來心里一直裝著 ,裝著古人吟詠丁香的 ,在一次春雨中忽然發(fā)現(xiàn)一柄柄的 恰似一個個的“結”,于是聯(lián)想到“ ”的詩句,開始了作者的人生體悟。
| ||
【答案】 一、渾濁(笨拙) 平淡(無奇) (綴滿)枝頭 細雨(朦朧) (格外)嫵媚 (半樹)銀裝 二、1.茂盛 雪白 星星般 白 紫 2.a 3.(丁香花的顏色、氣味。)(丁香花獨特的淡淡的幽雅的甜香,能使人一下子辨別出來。) 三、宗璞 丁香 詩句 花蕾,丁香空結雨中愁 | ||
教學反思 | ||
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我自己認為成功之處有以下三個方面: 1.自由朗讀課文,面向全體,還學生讀書的時間,使每個學生都能在讀書過程中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第二步學習生字詞,指導學生讀準字音,能正確書寫字詞;第三步是借助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有了這三步,基本就掃清了文字障礙,為學生學習文本,打下堅實的基礎。 2.在充分讀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使學生從整體上感知文本的內容;分段并概括段意,促使學生理清了課文的層次。通過這幾個環(huán)節(jié),從整體上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形成了一個清晰的脈絡,培養(yǎng)了學生的整體感知能力。 3.以問題作為牽引,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自主探究,注重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其中,本環(huán)節(jié)特別注重引導學生朗讀,通過朗讀,使學生對文本的內容有更加清晰的認識,然后再著重引導學生抓關鍵的句段揣摩體會句子的含義,以期達到較為理想的學習效果。 但教學永遠是有缺憾的,在本課時的教學中,我認為還有不足的地方。存在的不足主要存在于以下兩個方面: 1.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沒有發(fā)揮好。老師在教學中放手不夠,使學生自主學習、自主質疑、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沒有得到充分的鍛煉。 2.面對學生出色的表現(xiàn),我不能及時地找出更為合適的評價用語。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從指導者的角度出發(fā),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認真學習課堂評價語言,爭取恰如其分,及時到位地評價學生。 |
備課素材
【教材分析】
《丁香結》是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一篇課文。寫的是作者多少年來心里一直裝著丁香,裝著古人吟詠丁香的詩句,在一次春雨中忽然發(fā)現(xiàn)一柄柄的花蕾恰似一個個的“結”,于是聯(lián)想到“丁香空結雨中愁”的詩句,開始了作者的人生體悟。從古人的“丁香結”的詩句開始,作者寫到了微雨,寫到了人生的愁怨和不順心的事,得到了生命需要“結”,否則就平淡無味的人生認識,顯露了作者對世事的洞明和對人生的灑脫。每個人一輩子都有許多不順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來。所以丁香結年年都有。結,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問題也是解不完的。所以生命既需要春光無限的陽春,有丁香如雪,幽雅香甜;同時,也需要細雨中連接的丁香結,愁腸掛肚,百轉千回。
【作者介紹】
宗璞,原名馮鐘璞,女,1928年7月生于北京,常用筆名宗璞,筆名有:豐華、任小哲等。原籍河南省唐河縣,著名哲學家馮友蘭之女。1946年考入天津南開大學外文系,后轉人清華大學外文系,1951年畢業(yè)。曾在中國文聯(lián)、文藝報等單位工作。1960年調《世界文學》編輯部。當代作家,從事小說與散文創(chuàng)作。代表性作品有短篇小說《紅豆》《弦上的夢》,系列長篇《野葫蘆引》和散文《紫藤蘿瀑布》等。有著作:《三生石》《我是誰》《鐵簫人語》。
1948年開始發(fā)表作品,成名作為1957年的短篇小說《紅豆》、《弦上的夢》(獲1978年全國優(yōu)秀短篇小說獎)、中篇《三生石》(獲第 一屆全國優(yōu)秀中篇小說獎)、童話《總鰭魚的故事》(獲中國作家協(xié)會首屆全國優(yōu)秀兒童文學獎)、《蝸居》、《我是誰》等。
1988年出版第一部長篇小說《南渡記》。
1996年由華藝出版社出版四卷本《宗璞文集》。
1994年春風文藝出版社出版了《鐵簫人語》
2009年5月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西征記》。
2001年4月1日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東藏記》。
《南渡記》和《東藏記》是四卷本長篇小說《野葫蘆引》的第一、二卷。后兩卷《西征記》和《北歸記》分別描寫西南聯(lián)大學生投筆從戎、在滇西戰(zhàn)場抵抗日寇和抗戰(zhàn)勝利、返回家園的情景。這四部作品既是一體,又各自獨立。
主要成就:第六屆茅盾文學獎得主。1986年國際名人錄之一?!断疑系膲簟啡珖鴥?yōu)秀短篇小說獎?!稏|藏記》獲得第六屆茅盾文學獎。
【與文章相關的資料介紹】
丁香:為木犀科,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廣泛分布于桑給巴爾、馬達加斯加島等地,因花筒細長如釘且香故名,為哈爾濱市市花,是著名的庭園花木?;ㄐ虼T大、開花繁茂,花色淡雅、芳香,習性強健,栽培簡易。因而在園林中廣泛栽培應用。古代詩人多以丁香寫愁。因為丁香花多成簇開放,好似結。稱之為“丁結,百結花”。
丁香屬植物還有較強的耐旱性,4-6月,氣溫從10℃迅速上升到28℃左右,此時各種丁香正迅速生長、開花.
紫丁香花的所有種類,播種3—4年后,實生苗即可開花;而擬女貞亞屬的種類,播種后4—5年才開花,但扦插或嫁接苗1—2年即可開花。5年后開花漸盛。
丁香花喜充足陽光,也耐半蔭。適應性較強,耐寒、耐旱、耐瘠薄,病蟲害較少[2]。以排水良好、疏松的中性土壤為宜,忌酸性土。忌積澇、濕熱,一般不需要多澆水。丁香要求土壤肥沃、排水好的沙土。丁香花不喜歡大肥,不要施肥過多,否則影響開花。
【與課文相關的其他資料】
美文賞析
雨巷
戴望舒
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著
一個丁香一樣的
結著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樣的顏色,
丁香一樣的芬芳,
丁香一樣的憂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
撐著油紙傘
像我一樣,
像我一樣地
默默行著,
冷漠,凄清,又惆悵。
她靜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飄過
像夢一般的,
像夢一般的凄婉迷茫。
像夢中飄過
一枝丁香的,
我身旁飄過這女郎;
她靜默地遠了,遠了,
到了頹圮的籬墻,
走盡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顏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悵。
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飄過
一個丁香一樣的
結著愁怨的姑娘。
賞析:這首詩寫得既實又虛,朦朧恍惚。詩人在《雨巷》中創(chuàng)造了一個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這是受古代詩詞中一些作品的啟發(fā),用丁香結,即丁香的花蕾,來象征人們的愁心,是中國古代詩詞中一個傳統(tǒng)的表現(xiàn)方法?!拔摇彼坪跤兄鴿M腹的心事,無限的煩憂,但又不愿明說,或者是說不出來?!拔摇彼坪踉谄诖裁础⒆非笫裁?,而期待和追求的目標又顯得那樣遙遠而渺茫?!八背霈F(xiàn)了,這或許是在幻覺中,或者是真的,但“她”的出現(xiàn)是那樣地快,逝去也那樣地快,一剎那間擦肩而過,消失在前方,“像夢一般的凄婉迷?!??!拔摇敝挥凶栽棺园?,自悲自嘆。詩中的“姑娘”,我們可以認為是實指,是詩人心中期待已久的美麗、高潔而憂郁的姑娘。但我們也可以把這位“姑娘”當做詩人心中朦朧的理想和追求,代表了詩人陷入人生苦悶時,對未來渺茫的憧憬。
課后作業(yè)
基礎積累大鞏固
一、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在細雨迷蒙中,著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嫵(wǔ)媚。
b.最好的是圖書館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種有十數(shù)棵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瀟灑,紫的蒙眬(lóng)。
c.在我住了斷續(xù)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來,俯(fǔ)案時抬頭便見檐前積雪。
d.從外面回來時,最先映入眼簾的,也是那一片瑩白,白下面透出參差(chā)的綠,然后才見到那兩扇紅窗。
二、辨字組詞。
綴( ) 案( ) 雅( ) 拙( )
境( ) 按( ) 鴉( ) 茁( )
三、“有的宅院探出半樹銀妝,星星般的小花綴滿樹頭,從墻上窺著行人,惹得人走過了還要回頭望。”作者是怎樣把自己的感情賦予在這些丁香花身上的?
閱讀能力大提升
四、重點段落品析。
④古人詞云:“芭蕉不展丁香結”“丁香空結雨中愁”。在細雨迷蒙中,著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妖媚?;▔厓芍曜仙?,如同印象派的畫,線條模糊了,直向窗前的瑩白滲過來,讓人覺得,丁香確實該和微雨連在一起。
⑤只是賞過這么多年的丁香,卻一直不解,何以古人發(fā)明了丁香結的說法。今年的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著斜伸過來的丁香枝條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圓圓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盤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結。
⑥丁香結,這三個字給人許多想象。再聯(lián)想到那些詩句,立覺得她們負擔著解不開的愁怨了。每個人一輩子都有許多不順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來。所以丁香結年年都有。結,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問題也是解不完的,不然,豈不太平淡無味了么?
⑦小文成后一直擱置,轉眼春光已逝。要看滿城丁香,須待來年了。來年又有新的結待人去解-—誰知道是否解得開呢?
1.聯(lián)系第⑥節(jié),說說作者的用意:( )
a.總結全文,告訴我們人生處處都是結。
b.作者以丁香的雪白、甜香,映襯人們對美好理想的憧憬和追求,顯露了作者對世事的洞明和對人生的灑脫。
c.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的,所以我們要及時行樂。
d.作者喜歡喧囂的世界,所以希望每天不平淡。
2.文中引用“芭蕉不展丁香結”“丁香空結雨中愁”的詩句的作用是( )
a.作者經(jīng)歷的春光完全和室外的三棵白丁香聯(lián)系在一起的,所以作者有獨特的感受。
b.引出下文,為下文作者的抒情做鋪墊。
c.從另一角度展示了丁香結的形象,豐富了丁香結的內涵,為讀者提供了展開豐富想象的天地。
d.增加文章濃厚的文學色彩,體現(xiàn)出作者深厚的文化修養(yǎng)。
3.下列對這篇散文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作者經(jīng)歷過的春光,幾乎都是和斗室外的三棵白丁香聯(lián)系在一起的,所以作者花大量筆墨寫這三棵白丁香。
b.作者在文中以細膩的筆調,描寫出了一個色彩絢麗的丁香花的形象。
c.作者實寫丁香花的形象,虛寫寄托于丁香花的理念、志趣,創(chuàng)造出了一個深遠的意境。
d.作者在文中一反古人寄托在丁香結上的情感,以開闊的胸襟為今天的讀者開拓了一個“丁香結”全新的藝術境界。
思維創(chuàng)新大拓展
五、丁香結引發(fā)了你怎樣的思考?結合生活實際,談談你的理解。
參考答案:
一、a
二、綴(綴滿) 案(答案) 雅(幽雅) 拙(笨拙)
境(環(huán)境) 按(按時) 鴉(烏鴉) 茁(茁壯)
三、作者將丁香擬人化,使無意識的丁香具有了人的思想感情.
四、1.b 2.c 3.b
五、示例:每個人一輩子都有許多不順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來。所以丁香結年年都有。結,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問題也是解不完的。所以生命既需要春光無限的陽春,有丁香如雪,幽雅香甜;同時,也需要細雨中連接的丁香結,愁腸掛肚,百轉千回。我們既有賞花的情調,又有解結的心志。生命給你芬芳的丁香的同時,也給你幽怨的“丁香結”。這就是生活的常態(tài),也是本文給我們的深刻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