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介紹
(本文由sir電影原創(chuàng):dushetv)
近期熱映的幾部電影,延遲上映的,不止《芳華》。
還有一部,起初定檔9月30號,突然宣布撤檔。
官方稱,還未獲得公映許可證。
尺度太大,審查不過?還是檔期沖突,信心不足?
《芳華》我們等了3個月,等來馮小剛釀的一壇醇酒。
這一部“失蹤人口”也回歸了。
端上來的,到底是一盤好菜,還是剩湯?
《心理罪之城市之光》
聽到“心理罪”三個字,不少觀眾肯定心里一沉。
還記得今年暑期檔的《心理罪》?
豆瓣5.0,進賬3億,影帝廖凡沒能拯救口碑,鮮肉李易峰也沒能逆襲票房。
有網(wǎng)友犀利吐槽:這《心理罪》,看得人心里遭罪。
這一部《心理罪之城市之光》,同樣根據(jù)雷米小說改編,同樣主打犯罪、懸疑、推理。
但它可不是什么續(xù)集,主創(chuàng)大換血,從出品公司到導演再到演員,全新班底創(chuàng)作。
單看主人公方木,就是青澀小生和滄桑大叔的迥異畫風。
《城市之光》和《心理罪》雖披著相同馬甲,卻是兩部不同的電影。
所以不能戴著有色眼鏡去看它……sir是戴著400度無色眼鏡去的。
這次,果然玩得更大了。
《心理罪》,是一起單線推進的連環(huán)殺人案,一杯人血牛奶,引出嗜血的扭曲罪犯。
到了《城市之光》,四起案件并行。
校園體罰&老師被殺案。
一名學渣高中生被老師當堂侮辱,被命令在一晚上做完一整本習題集。
結(jié)果學生崩潰了,跳樓自殺。
很快,老師也掛了。
被發(fā)現(xiàn)時,他被鎖在一間空蕩教室中,桌上擺著一本沾血的習題集……
不孝棄母&逆子被殺案。
混蛋兒子霸占房產(chǎn),還把高齡母親趕出家,說的話那叫一個混蛋:
“有種把我塞回去!”
很快,不孝子也掛了。
被發(fā)現(xiàn)時,他被泡在一個黃色水袋中,水的成分,和羊水一樣。
好嘛,還真被塞回去了。
違規(guī)停車&司機被殺案。
某小區(qū)某住家火災。
雖然消防車及時趕到,卻被一輛違規(guī)停放的面包車擋住入口。醉酒司機一小時后才迷迷糊糊趕到,于是,大火燒死了住戶。
很快,醉酒司機也在家被燒死了。
當消防車又一次趕來救援時,入口處,就停著他自己的那輛倒霉車。
老人碰瓷&律師被殺案。
一位老太太在馬路上被撞,多虧一位女大學生送去醫(yī)院。結(jié)果,女大學生反被告上法庭,被訛了好幾萬。
某律師幫老太打贏官司,還大言不慚地對記者說,現(xiàn)在哪還有見義勇為的好人?!
你肯定也猜到,無良律師又掛了。
這一次是四案中的高潮,他身上綁著炸彈,引爆器和網(wǎng)上投票相連,只要投票數(shù)超10萬,馬上就爆……
四起案件,一件比一件玩得大。
每個死者被殺的方式,都很有儀式感,簡直不像謀殺,而像“審判”。
有點《電鋸驚魂》的感覺。
四起案件,還緊扣現(xiàn)實。
不玩腦洞,不搞獵奇,就從身邊的熱點新聞就地取材。
而且不是為了儀式感而儀式感,也不是為了接地氣而接地氣。它們匯成的一條延長線,指向了一個更大的社會議題:
民怨。
仔細一想,這兩年的于歡案、江歌案等,都有輿論與民意的聲音。
無數(shù)個細小的民意,匯聚成的巨大力量,會動搖法律和執(zhí)法者內(nèi)心的天平嗎?
從這個角度來看,《城市之光》的用心是有亮點的,提問是有力的。由此也拉開了與其他國產(chǎn)懸疑片的距離。
再看演員。
《城市之光》的陣容和《心理罪》相比,幾乎不相上下,對仗般整齊。
影帝的有,廖凡vs鄧超;金馬女配也有,萬茜vs文琪;鮮花鮮肉同樣不缺,李易峰vs劉詩詩。
鄧超,這次扮演主角方木。
《烈日灼心》后,鄧超再沒貢獻出特別的表演,不少人擔心他的演技已被綜藝人設(shè)吞噬。
《城市之光》里,鄧超不算驚艷,但可稱得上入戲。
方木養(yǎng)女廖亞凡被殺,鄧超的表現(xiàn)有一些經(jīng)典戲份的印記在,“形似”《黑金》里的梁家輝。
鄧超說演這段戲時,感覺天塌下來了,走不了路。
直到導演喊cut后,鄧超還抱著文琪(飾廖亞凡)良久,才慢慢走出情緒。
為了追求真實效果,鄧超還特地放棄了替代道具,真的口服了一枚安全套……
大家可能會感覺好笑調(diào)侃好不好吃,但在電影里的那一刻,我覺得這就是方木能干出來的事。
光鄧超一個使勁當然不夠,你看《心理罪》,廖凡演技嫻熟,李易峰雖有突破但還是追不上,兩人放一塊,毫無火花。
所以,好角色,是要相互成全的。
《城市之光》里和鄧超搭戲的,是阮經(jīng)天(反派江亞的扮演者)。
阮之前的角色,都比較符合一貫人設(shè),比如《艋胛》《軍中樂園》,青春帥氣江湖氣……挑戰(zhàn)不大,但也不會出戲。
但阮經(jīng)天這次有突破。他演的“變態(tài)”,舉手投足的動作都變了,陰郁、古怪,一點也不帥,反而有些令人惡心。
安靜的時候,他氣質(zhì)瘆人;和方木對峙時的邪魅狂笑,也較有爆發(fā)力。
為了抓住這種感覺,據(jù)說阮經(jīng)天也下了功夫。
他刻意獨處,見了工作人員都不說話,甚至連一起吃個火鍋都拒絕。
最后說說女演員。
本戲中兩位女星,00后小姑娘文淇,80后劉詩詩。
劉詩詩的表演亮點一般,但肯定算不上尷尬。
身為刑警,她老實說不太像,個性也不突出;身為鄧超戲中cp,沒營造出什么愛情感。
再看14歲的金馬女配文淇,有個性,有細節(jié),但這次并沒多少可供發(fā)揮之處。
她說,“我長大要和方木結(jié)婚”,其中有倔,但此后的幾場戲,也頂多就是個倔了。
總結(jié)一下吧,8分的立意,6分的故事和演員。
果然,最后《城市之光》的豆瓣分,也就6.2。
要說問題的話。
首先,上一版的老毛病,這次繼續(xù)——
有懸疑,沒推理。
《心理罪》的毛病,《城市之光》也沒能幸免。
簡化推理過程,粗暴得出結(jié)果。
推動案情發(fā)展的關(guān)鍵細節(jié),全都是方木走運發(fā)現(xiàn)的……比如眼睛一抬,就在滿滿一黑板字里找出了自己的檔案號。
演的時候很神棍,觀眾看得很懵逼。
影片最大的bug,是江亞守了植物人老婆三年,都沒發(fā)覺她已經(jīng)醒了。
在床上癱著裝睡,應該難到爆吧……
結(jié)果,方木才第一次見,就識破了。
你可是大反派啊,作案完全不留痕跡的那股子機智,跑哪了?
影片到了結(jié)尾,更是失控。
有高潮,沒升華。
說好的法律與民意的對立,也成了方木和江亞的中二私人恩怨。
原本雙雄式的智斗,變成了狗咬狗式的廝斗。
最后方木在視頻里,還強行對著米楠告白,什么鬼……
說到底,好的懸疑片當然是有著專業(yè)門檻的。
sir很想肯定《城市之光》的立意方向,但這種“主題先行”的執(zhí)行不到位,更令人惋惜。
今年最火的美劇之一《心靈獵人》,一樣想探討人性黑暗面,從大家都厭惡、懼怕的各類變態(tài)殺人犯身上,試圖尋找平常人同樣具有的內(nèi)心黑暗。
但《心靈獵人》所做的,并不只是簡單拋出了一個題目,比如“其實每個人都可能是心理變態(tài)”,然后直接給出答案。
對于心靈的漸變過程,它緩緩鋪陳,花了最大的筆墨。只有這樣,當主角從一個理想主義的執(zhí)法者,最終雙腿一軟,倒在了犯人病房外的走廊外時,你才理解了他信念的崩塌,內(nèi)心的戲劇性變化。
所以這次,sir并不想批評鄧超、阮經(jīng)天或者劉詩詩。
因為于《城市之光》而言,一個更經(jīng)得起推敲的推理故事,幾個更具備層次的人物性格,才能挖掘出演員更入魂的表現(xiàn)力。
本文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編輯助理:阿拉燈神丁
sir電影原創(chuàng),微信id:dushetv
微信搜索關(guān)注:sir電影
微博搜索關(guān)注:毒舌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