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介紹
“如果你想培養(yǎng)一個少年犯,那就用對待少年犯的方式去對待他吧?!?/STRONG>
不幸的國家都是一樣的,不過古巴在2014年就拍出了他們的“何以為家”。
古巴導演埃內(nèi)斯托·達拉納斯執(zhí)導、米利爾·賽加斯主演的電影《飛不起來的童年》,講述了一個古巴的問題少年查拉和他負責任的老師卡米拉之間的感人故事,這部電影從校園延伸到社會,講述一個孩子的成長故事,收獲了極大好評,榮獲了2014年紐約哈瓦那第15屆電影節(jié)最佳影片獎。
《飛不起來的童年》作為一部包含著厚重情感色彩的教育類型片,其中對沉重現(xiàn)實的生活關懷還有對兒童教育理念的關注都值得人們深思。相信在每個人的童年,班級上都會有一兩個調(diào)皮搗蛋的孩子,課上調(diào)戲老師,課下打架斗毆,撩妹的手段高端的不行,妥妥的是個“問題少年”。
電影中的查拉就是這樣的,他父親不知所蹤,母親是個嗑藥的癮君子,11歲的查拉應該如何生存?問題家庭里的問題兒童,小小年紀即一肩挑起家庭重擔。養(yǎng)斗犬、參與賭博、賣鴿子,小小少年過早地混入社會,養(yǎng)出了一身痞氣……
教育,到底要怎么才好???
電影中講述了教育,主要體現(xiàn)在一位老師身上,退休后依然還堅守在崗位,用心對待每一個孩子的卡梅拉老師,只有卡梅拉老師了解查拉的生活,了解他的一切,卡梅拉在影片中都在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助查拉鋪平他人生的道路,而查拉也很尊重這位老師,兩人之間的感情在這種互幫互助的生活中產(chǎn)生,但關于查拉的問題也在不斷地出現(xiàn)。
每個叛逆頑劣的孩子,內(nèi)心都有一道隱藏得很深的傷痕。
11歲的少年查拉和吸毒上癮的母親相依為命,為了承擔起養(yǎng)家糊口的責任,參與了在當?shù)乇灰曌鬟`法行為的斗狗、賭博等一系列活動,在學校中還經(jīng)常打架斗毆。
這樣的表現(xiàn),使他屢次受到老師、警察、社工的警告,還被強烈要求送往“再教育學?!?。
不過在如此不羈的外表下,查拉卻擁有一顆勇敢、善良、重情重義的心。
他一切“問題”背后的動機都是善良的。
他從事斗狗、賭博是為了養(yǎng)家糊口為了幫助媽媽戒毒、而打架則是為了朋友之間的一起,他對母親的行為有著深深的厭惡,但對母親始終懷著愛,他不愿意去勞改所是因為要照顧母親,哪怕是對自己養(yǎng)的狗,查拉也像是對自己的朋友一樣,不過這一切都不會有人去理解,因為在外人眼中,他就是一個“問題少年”,他永遠都成為不了對社會有幫助的人。
但是查拉的老師卡米拉在通過對查拉平時的觀察,進一步的了解了他內(nèi)心的善良和對生活的無奈,所以覺得幫助這個“問題兒童”創(chuàng)造一個更好的成長環(huán)境。所以當人們把查拉從去“再教育學?!钡臅r候,卡米拉頂著壓力把查拉接回到正常的學校,維護著查拉接受教育的權利。
一個六年級的孩子,會照顧母親,尊敬自己的老師,會保護自己的朋友。然而就是這樣的孩子要被政府派來的教育專家送到再教育學校,聽上去真是莫大的諷刺。
“教育孩子的時候,你需要4樣東西:家,學校,嚴厲和愛。
卡米拉無疑是正面教師的代表。
但是走出校門,就要面對社會百態(tài)?;钪⒔】档拈L大,其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這個世界上的另外一個角落,不,應該說是每個角落,每個小孩都有自己成長的苦惱和煩惱。
所以卡米拉還傳播了一個教育理念:在學校,老師不僅要教授孩子們知識,同時也應該教會他們?nèi)绾蚊鎸@個社會。
在電影中古巴的社會無疑是混亂墮落的展現(xiàn),所以當孩子們生活在這樣一個野蠻生長的社會,他們勢必會缺少一個正確的價值觀,不是所有人都能在摸爬滾打和坑蒙拐騙中健康成長的,絕大多數(shù)孩子一定會在其中墮落下去,而卡米拉老師深知這一點。
所以她說出了正片的最有意義的一句話:“如果你想培養(yǎng)一個少年犯,那就用對待少年犯的方式去對待他吧?!?/STRONG>
這句話一出,也升華了整部影片,教育的方式在這時候就有了差別,卡米拉老師想把學生拉到自己的身邊,認真的解決他們的問題,因為教育的秘訣就是尊重學生,在卡米拉老師這里,學生的自由表達得到了很充分詮釋,她總是先耐心的傾聽孩子們說的話,然后再告訴他們?nèi)绾巫鍪钦_的,從來不會把責任推開,也不會一味的說教。
卡米拉老師想要幫助那些問題兒童,但她一個人的力量根本不夠,這就是導演想要傳達的,查拉就像是影片中養(yǎng)著的鴿子一樣,張開了翅膀想要翱翔,但雙腳卻被牢牢的禁錮住了……
故事下面的社會思考……
《飛不來的童年》雖然是一部教育片,但是風格上也增加了很多當?shù)厣鐣臍v史元素,例如古巴人民對親情的忽視、古巴社會的動蕩、兒童教育的缺失,這些都是古巴社會背景現(xiàn)實問題的存在。電影利用了很多反諷手法,把成年人的行為與查拉和卡米拉做了個對比,表達了對成人社會習以為常的價值觀深深的嘲諷。
這部電影表現(xiàn)在人物設定上,每個人物都處在多重矛盾之下,他們面臨著老子社會的種種壓力,也對古巴貧困的、被邊緣化的個人的嚴酷和困難的生活給予了一種敏銳的、人道的觀察。
這里是古巴,是“再長也沒有執(zhí)政黨在位的時間長”的古巴。影片的色彩熱烈而明媚,鏡頭中古巴街頭仿佛一個粗獷的漢子,散發(fā)著勃然的生命力。一個國家對于教育事業(yè)的重視程度直接體現(xiàn)了出一個國家的實力和素質(zhì)。
不知道導演的鏡頭多次攝向破舊的房屋和城市是不是在對古巴這個國家教育事業(yè)的諷刺。
影片的最后采取了開放式的結(jié)尾:卡米拉拒絕了被辭退的要求,查拉大聲呼喊著她的名字。
到這里,誰也不知道他們的命運和結(jié)局是什么樣的,不知道查拉是否能找到其他工作賺錢養(yǎng)家,也不知道卡米拉會面臨什么樣的壓力,雖然電影沒有給我們希望和答案,但是我們相信,只要有像卡米拉這樣的教育者存在,未來一定不會差。
不得不說這部電影拍的真好,一切都是苦難,卻還要生活下去,孩子真的是要承受很多不應該在他那個年齡應該承受的責任。飛不起的童年多半是因為家庭,社會,愚蠢的教育導致的,而卡卡米拉則是那殘缺少年的唯一翅膀,可惜大多數(shù)人的童年從來沒有這樣一對翅膀……
文原創(chuàng),圖網(wǎng)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