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介紹

2月12日,大年初一,上午筆者值完班后,從隆回縣城回到高平鎮(zhèn)上坪村老家拜年。今年是牛年,特意用手機拍了幾張牛的照片發(fā)到朋友圈。曬的牛是筆者家的一條母牛和兩條崽牛。
紅網陳綱老師看了朋友圈的照片后,向筆者約稿,看能否發(fā)個圖片新聞。

這條母黃牛是老父親的命根。父親說這條牛是2015年發(fā)了5000元從高平市場買回來,買時小黃牛2歲。
這條牛的特點是聽話,會吃草。父親說,每次干農活時帶出看時,??偸窃诟赣H的視線范圍內吃草,只要看不到父親,牛會很著急吃回來。父親收工回家,牛也跟著回來。
耕田是牛的本職工作,父親說,這條牛每年要耕種五六畝田地。

這條牛最大的特點是產仔多。從2015年開始,每年都要產一條牛崽崽,6年時間連續(xù)產了6條牛崽崽。并且產的牛崽崽很規(guī)律,產一條公牛,再產一條母牛,6條牛仔中公牛3條,母牛也3條。
這條牛也為家里帶來了經濟收入,目前已賣了4條牛仔,有三四萬元的收入。
父親說,這條最小的牛犢是去年臘月十二日生的,今年十二月底又可產一條牛崽。
父親說,母牛一般要兩三年才產一只牛崽,像這樣一年產一條牛的母牛,是母牛中的極品,一般很難買得到。
我家歷來喜歡養(yǎng)牛,小時候我家養(yǎng)了一條黑公牛,我從六七歲就開始看牛,一直看了七八年牛。后來那條牛老了,父親不忍心殺掉,賣給別人。

父親常說牛是農家寶,父親最牽掛的也是家里牛。父親到縣城我那里,或到弟弟妹妹那里,從不往一晚的,總是擔心家里的牛餓了,吃個飯便急急忙忙往家里趕。
我在縣城工作16年里,我父親僅我那里住了兩個晚上。第一次是去年我新房過火,也是先天下午趕到縣城我家住一個晚上,第二天便趕回家。第二次是今年在隆回過年,按習俗,新房進火,父母必須陪著過年。

父親不放心家里的牛,怕牛挨餓,為了到縣城過年,父親特意要深圳的妹妹回老家過牛,留在家里給牛喂食。大年三十下午,父親把牛草掛好,喂好水后,才趕往縣城。

正月初一,吃完早飯,就打電話問妹妹牛喂了沒有;在我家,父親像小孩一樣,催著要回家。
我說上午還要到單位值班,我父親只好說要早點吃中飯,早點回家。
父親一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看牛,牛欄有草料沒有,喂了水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