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介紹
文/田金雙
剛上映兩天,就創(chuàng)下3億多票房,《盜墓筆記》來勢兇猛勢頭果然不小。這也證明了探險和盜墓題材熱度未減,東方神秘主義來得恰到好處。
憑心而論,李仁港執(zhí)導(dǎo)、南派三叔操刀的這部《盜墓筆記》很似錯綜,其實并不復(fù)雜,究其內(nèi)容,無外乎一群古代不被人理解不為人看好的瘋子追求永生,給自己挖了一個兩千年的坑,想在未來世界終極復(fù)活的故事。當(dāng)然,這個故事的主角是一個失意的王和一個叫蛇母美如蛇蝎的女人。不幸的是,他們死也死不消停,偏偏遇到了現(xiàn)代克星,一群身份特殊的現(xiàn)代人讓他們永生之夢全部落空。克星的名字叫張起靈、吳邪還有王胖子等一幫家伙。之所謂:現(xiàn)代人掉進了兩千年前的坑,古代人挖個坑將自己賣了!看,這群倒霉鬼,也夠悲催的。
縱觀整部影片,處處伏筆,通篇都是有關(guān)生死輪回的精神隱喻。故事中那個挖個坑將自己埋了的王你可以想像成魯殤王、周穆王、古象王或古代的任何一個想在追憶長生的王;之于那個蛇母則是一個來歷不明身份不詳?shù)呐?,這個女子似乎有特殊的能力,可以她沒有和氏璧故事中工匠卞和那么幸運,只能將自己的希望寄托于王和兩千年后的來世。而之于故事中的張起靈,很像藏傳佛教中洞察世事的輪回轉(zhuǎn)世者或仁切波,只是這個轉(zhuǎn)回者是一個失憶癥,總是不停地在各大時空穿梭,不停奔忙于古墓之間,不停地失憶,永不衰老,還要承擔(dān)起立挽狂瀾拯救人類的重任。當(dāng)然,這是一個與美國“黑衣人”全然不同的角色。至于影片中的吳邪,你大可以理解為張起靈世俗社會中的自己,或者內(nèi)心深處天真無邪的自己。當(dāng)然,這個除了愛做同一個夢之外,自己活得很輕松,至少看起來笑容很多,遠沒有張起靈那么累。
在《盜墓筆記》中,李仁港和南派三叔玩了一個技巧,故事通過吳邪之口以第一人稱的方式予以陳述鋪陳開來,頗有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意識流的味道。不過,又全然不同。影片開場的橋段中,小吳邪走進祠堂,拿起那個古老的轉(zhuǎn)經(jīng)輪,轉(zhuǎn)經(jīng)輪中拴著三枚銅錢,吳邪好奇地拿著轉(zhuǎn)經(jīng)輪,在面具人的追逐下交還了轉(zhuǎn)經(jīng)輪,只留下一枚銅錢。銅錢一面寫著“老九門”,另一面寫著“relief”(痛苦,緩解或消除)!從此以后,吳邪就將這枚“痛苦”一直戴在胸前,以至于成了吳邪內(nèi)心一個“心魔”,直到后來遇到蛇母后才始以放開心魔。而這,似乎也暗示了“老九門”的宿命。
身為守護者,張起靈身上背負著太多的孤獨和黑暗,而他只能順應(yīng)這種宿命的安排,無法逃避,如同麒麟永生,烈火焚身。直到他和吳邪相遇,在天真無邪的吳邪身上,他看到另一個被自己遺忘或忽略的自己。所以,擦肩而過那一刻,張起靈用刀巧取那枚銅錢,而后又還給吳邪,至此,兩個人的宿命開始顯現(xiàn),同時步入同一個驚天的陰謀之中。
影片中,張起靈總是時不時選擇失憶,吳邪則成了一個忠誠的記錄者。在整個探險過程中,他所要做的就是用相機記錄下所發(fā)生的一切。進入古墓后,各種奇技淫技不停涌現(xiàn),各種機關(guān)細節(jié)玄之又玄,先是墓門上出現(xiàn)流沙,而后,觸動機關(guān)后,迎賓殿內(nèi)燈光通明,主墓中出現(xiàn)無數(shù)木俑,木俑神態(tài)栩栩如生婉若真人。而后,木俑眼睛左顧右盼,雙手很有節(jié)奏地開始奏樂。進入墓室的眾人除了張起靈外,都不約而同地出現(xiàn)幻覺。至此,心魔乍起,眾人紛紛中招。
耐人尋味的是,眾人心魔迥異。三叔的心魔是墓室中那個看起來很漂亮的女俑,在他眼里,這個漂亮的女人讓他難以自制,情欲不可自抑??磥恚@個為人不拘小節(jié)的三叔的心魔是“色”; 而之于盜墓人中的大奎,看到的卻是一只兇猛的獅子,這也是其內(nèi)心的精神投射,其人膽大爭強好勝,內(nèi)心膽心懦弱,很安全感,所謂膽大,只是表象;而另一個土夫子則看到木俑成群結(jié)隊向自己涌來,瘋狂地大叫:“不要過來不要過來……”更多內(nèi)心的精神恐慌??梢哉f,迎賓殿中的迷幻之音,瞬間將眾人的心魔勾起,無法解脫。幸好,張起靈一口老血噴在玄鐵神器上,始以化險為夷。
相比之下,張起靈的心魔就是其人背伏著家庭重任,不停在在時穿中穿梭,不停地遺忘自己,其實這也是一種精神“逃避”。不過,似乎鮮有有能夠逃出宿命。所以,最后他又回到蛇母陵中終結(jié)這一切。換言之,張起靈是帶著自己的心魔走進古墓的。所以,當(dāng)蛇母問他為什么要阻止自己長生時,他說我這是替天行道。古象王和蛇母這群想要長生的奇葩人士似乎找到了長生之路,卻又玩得不徹底。偏偏是那個名字叫做張起靈的失魂者和守墓人永遠不會衰老。所以,影片中才有了張起靈和蛇母的對話:“你害怕變老,可我永遠年輕”,這真是一個絕妙的諷刺。所以,把自己的肉身封禁在大樹洞中至死那一刻,古象王和蛇母也沒洞悉生命的真正含義,而之于張起靈本人,歷經(jīng)這一切之后,終于洞察愛的本質(zhì)更多在于守護。
影片中,終極一戰(zhàn)時出現(xiàn)的“鏡花水月”,看似幻象,實則是眾人內(nèi)心起伏不定困繞多年的心魔。只不過,在影片中,那個妖艷的蛇母是這個心魔的最大宿主。蛇母以為將自己的血肉之軀嫁接到千年老樹上就能實現(xiàn)永生不老,殊不知自己身上的“心魔”與日俱增。影片中,吳邪欲救張起靈,張起靈和吳邪牽手意味著張起靈和自己的精神和解。至今,張起靈這個長生者始以擺脫心魔找到自己,在自我面對中步入精神解脫。
影片最后,有一個很填彩的亮點:老九門的族長、族人坐在祠堂前靜聽女人的彈唱,評彈女人聲音抑揚頓挫地講述這個故事,低頭望去,評彈女人的指甲驚艷無比,和“鏡花水月”時蛇母的長指甲無二無別,這也是一種宿命的時間暗示,一切看似終結(jié),實則剛剛開場,生死路上,心魔屢現(xiàn)。
斯如長指甲女人評彈的唱詞:“鏡花水月不需尋,回首空門圣靈起,本是無邪帶點真?!辩R花水月,亦幻亦真,大夢醒來,原來心魔,就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