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介紹
sir最近看到一條微博。
范冰冰登上英國頂級時尚雜志《wonderland》封面。
引起sir注意的不是這條新聞,而是底下的評論。
謾罵,支持,懷念……都有。
sir印象最深是這一條:
沒有范冰冰的娛樂圈真的很無聊
許多人說“互聯(lián)網(wǎng)是沒有記憶的”。
年復(fù)一年的選秀,不斷迭代的偶像,娛樂圈這個巨大的名利場就像一臺“吃人機(jī)器”,持續(xù)制造光鮮名流的同時,也在無休止地吐出被遺忘的殘骸。
但這在范冰冰身上似乎失效了。
離開公眾視野的3年時間,她沒有被遺忘,且每當(dāng)輿論捕捉到她一點點信息,又會引發(fā)大范圍的討論、爭議。
最后總引向一個問題:范冰冰去哪了?
sir不知道,也無意八卦明星動向。
sir更感興趣另一個問題:
中國還會有下一個范冰冰嗎?
正巧。
一部她主演的新片,適時到來。
《畫框里的女人》。
01
雖說是新片,實際上已經(jīng)是三年前的作品。
讓sir注意到它,因為一張海報:
“中國no.1妖艷女優(yōu)范冰冰最新奇作!”
這是電影在日本上映時媒體打出的宣傳語。
標(biāo)志性的日式一驚一乍體。
更夸張的還數(shù)片名。
背德的貴婦人
這……誰忍得了!
作為一個直男,sir本能地點開了這部《背徳と貴婦人》。
然而。
之后是長達(dá)107分鐘的沉默。
目前豆瓣評分4.0。
一點不冤。
作為一部中法合拍片,它處處透著局外人意淫中國古代權(quán)貴生活的種種空洞。
幕后陣容就嗅出不對勁了:
中方演員:范冰冰、黃覺、金士杰。
要名氣有名氣,要實力有實力。
但法方陣容?
梅爾維爾·珀波,一個小知名度的文藝片演員;
查理·德莫,著名法國文藝片制片人,沒有獨立執(zhí)導(dǎo)過任何長片。
這牌面幾乎可以定論:一部由中方資本牽頭,希望通過蹭法國文藝片名氣為演員鍍金的門面項目。
果然,誠不欺我。
女一號原型:《如懿傳》中的如懿、《還珠格格》里的皇后。
sir簡單概括:
她原是乾隆的第二位皇后,后因莫名原因發(fā)瘋,在皇帝面前,削發(fā)觸犯國忌,被乾隆打入冷宮,甚至想方設(shè)法在歷史上抹去她的痕跡。
現(xiàn)存唯一一副畫像,來自當(dāng)時的西洋畫師,法蘭西人王志誠。
一個被權(quán)力、欲望、情感壓榨至虛無的女人。
這本是一個極有創(chuàng)作空間的題材。
而標(biāo)榜著宮廷文藝片的《畫框》,卻選擇了一個最平庸、最狗血的打開方式:
紅杏出墻。
劇情簡單不用過腦。
一直被冷落的皇后,請一位西洋畫師作畫,于是看對眼,于是被發(fā)現(xiàn),于是受打壓,于是發(fā)瘋了……
講述方式,更是粗暴,毫不晦澀朦朧。
怎么表達(dá)女人春心萌動?
直接說——
劇情沒過1/5,大段的人物心路歷程,臺詞給你念出來
你要是被那洋人畫家的眼神迷住了,離不開他眼睛里的那股幽光。
他的目光,真的很特別,我也不知道該怎么說。
他看你的眼神,就像男人看女人。
更可怕的是畫面。
sir一度以為這是部恐怖片。
范爺在宮里走著走著……
突然,畫面左側(cè)出現(xiàn)一個透明度50%的范爺。
面容憔悴,嘴唇發(fā)白。
靈異事件?
sir還沒反應(yīng)過來,兩個范爺竟然開始對話了。
這頁游水平的摳圖工夫,和兩人對不上的眼神……
原來是在展現(xiàn)范爺內(nèi)心的意亂情迷。
其他橋段一樣簡陋。
感情建立的過程為——
她看他怎么那么稀奇,他看她怎么那么順眼,倆人觸電。
所有情感都寫在臉上。
所有情緒都念給你聽。
盡管表現(xiàn)手法不及偶像劇水平,但導(dǎo)演依舊沒有忘記,文藝片該有點讓人看不懂的調(diào)性。
sir向你保證。
上述范爺?shù)撵`肉分離,絕不是《畫框》里最詭異的。
涉及血腥、色情、驚悚的圖片。
像ppt一樣,屢次不講道理地插進(jìn)電影劇情中。
沒完。
最后的大招,便是重頭戲的削發(fā)。
范爺不惜自毀形象,以瘋癲姿態(tài)超度被扼殺的自由靈魂。
sir佩服范冰冰的犧牲。
但sir的確沒在這一幕感受到任何人物表現(xiàn)出的撕裂或絕望。
電影就在這莫名其妙中收場。
沒有動人故事,沒有細(xì)膩講述。
那片后宮深藏著的權(quán)力、欲望、人性,一概無暇參悟。只有景點打卡式的游后感:“我要是清朝貴妃那該有多慘?”
但《畫框》的出現(xiàn)并非毫無意義。
現(xiàn)在看,尤其諷刺。
戲里,它講述一個被框住的女人。
戲外,它又是那個被框住的范冰冰的寫照。
02
2017年,該片亮相第70屆戛納電影節(jié),同年法國公映。
當(dāng)時正值范冰冰生涯巔峰。
她是那一屆戛納的評委會成員,與阿莫多瓦、樸贊郁、杰西卡·查斯坦等業(yè)界大牛一同亮相,她也是絕對c位。
電影節(jié)有“致敬范冰冰”的特別展映環(huán)節(jié),“畫框”被隆重掛上。
史詩題材、中法合拍、文藝巨制。
不待國內(nèi)上映,搶先登陸金棕櫚。
一言蔽之。
那時的范冰冰像“聚寶盆”。
最好的導(dǎo)演、最強(qiáng)的搭檔、最國際化的資源,全部涌來。
這與范冰冰持續(xù)的鋪路、深耕、努力,分不開。
此時的她正在全方位用作品發(fā)力。
華語電影難得士氣上揚,演員狀態(tài)也水漲船高。
正所謂:大盤熱,牛股猛。
其實《畫框》早在2013年開始拍攝。
后來因為諸多問題,拖拖拉拉三四年。
但范冰冰沒有放棄這個項目,這是她需要的“國際化”作品。
同期項目,包括她打破形象出演的《我不是潘金蓮》。
導(dǎo)演馮小剛還曾為她未能斬獲金馬影后而頗為遺憾。而第二年,拿下金雞影后也算是范冰冰獲得的一張演技通行證。
此外,范冰冰還第一次接到曹保平的“橄欖枝”。
根據(jù)嚴(yán)歌苓小說改編的《白麻雀》(之后該項目不了了之)。
為此,她還專門去西藏體驗生活。
蓬頭垢面po出素顏照:
小熒幕也沒落下。
大型古裝劇《贏天下》(《巴清傳》),她親自投資、主演。
當(dāng)然后續(xù)大家都知道了,該劇因負(fù)面纏身至今沒下落。
也是同年,范冰冰以1700萬美元年收入登上福布斯名人榜全球十大最高收入女星第5名。
鮮花著錦,烈火烹油。
《畫框》的完工,是范冰冰2017年最炫目的一道幻光。
國內(nèi)外媒體隆重期待。
該片在承德拍攝時,曾邀請大批媒體探班報道。
深諳媒體之道的范冰冰,還主動爆料——有床戲。
出盡風(fēng)頭。
這也體現(xiàn)出范冰冰真正的欲望——
她有努力地嘗試做好演員。
但她絕不會一直靜下心做好演員。
資源、人設(shè)、話題、作品,她永遠(yuǎn)走在多線并行“紅路”上。
演員,不過其中一塊踏板。
她當(dāng)然清楚自身的局限。
但對這“局限”,范冰冰始終在予取予求。
03
美。
這是提及范冰冰的繞不過一個字。
就算消失于公眾視野。
但每當(dāng)有新的視頻、照片流出,舔顏黨依舊洶涌。
陳丹青曾自曝過一段偶遇。
他曾被范冰冰的美貌震得羞愧:
我一排排對座號,居然就在她身邊:我靠走廊,她居中,靠窗一位小女孩。
看見正面了!形太準(zhǔn)了,眉眼鼻梁,筆筆中鋒,像王羲之的字。王羲之的字,極姿媚的。
我很想畫這個人,跟她講話,但此時此刻我知道什么都不會做,還不如沒這艷遇。
用今天的話說:360度能打。
無論哪種路線,妝容,風(fēng)格。
甚至一張日常偷拍——
也能攪亂熱搜。
美就是美,無須惺惺作態(tài)。
但,美也是她作為演員的最大局限。
就拿《畫框》來說。
它的爛,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整個劇組被一張臉迷得神魂顛倒。
導(dǎo)演不講故事了,攝影師不考慮構(gòu)圖了,美術(shù)、燈光,心思都不在戲上了。
所有人聚焦一個問題——
怎么拍出更多,更美的范冰冰。
文藝片大忌。
一張被過度關(guān)注的臉,讓電影主體本末倒置,故事、情感、人物,通通成為范爺寫真的動態(tài)背景。
演技?
會不自覺讓步三分。
縱觀范冰冰變成“范爺”后的作品,這問題一直存在。
哪個是楊玉環(huán)?哪個是武則天?哪個是妲己?
你都不記得。
你只記住,這都是范冰冰。
于是,真正把她當(dāng)演員看待的導(dǎo)演。
第一件事——削弱她的美。
比如馮小剛。
他主打韌勁。
兩部已上映作品《手機(jī)》《我不是潘金蓮》,題材、表現(xiàn)手法南轅北轍。
但主角伍月、李雪蓮,其實都處于男性社會色利交換的抉擇之中。
左邊是欲望,關(guān)于服從。
右邊是名聲,關(guān)于野心。
撥開欲望,看到的都是一股逆道而行的韌性。
再比如,李玉。
女性視角的她,主打脆弱。
更愿意讓一個堅定女性形象退去外殼,在安全的地方降落欲望。
最有代表性的,還是二人首次合作的《蘋果》。
劉蘋果,洗腳城里手法最好的洗腳妹,與同在北漂的丈夫生活在狹小逼仄的出租屋里。
老板林東性侵后的意外懷孕,讓她貪婪懦弱的丈夫,開始討價還價。
一紙協(xié)約。
蘋果和她的身體,被新“爸爸”重點保護(hù)了起來。
噓寒問暖。
無論真假,這都溫暖了蘋果心中對愛的向往。
除此之外。
范冰冰主演的作品,要不被塑造成男性的洋娃娃,要不被描寫成一尊盛滿欲望的容器。
美不是錯。
甚至,這是范冰冰身上一勞永逸的資本。
但美本身,又帶著原罪。
一旦被“資源”迎合、縱容、寵溺。
它又成為被消費的廉價標(biāo)簽,讓演員本人被稀釋、消融在唇紅齒白、面頰含春里。
△ 《十月圍城》《王朝的女人:楊貴妃》《趙氏孤兒》《封神》……太多太多
正如sir上文所說的。
范冰冰對自己的認(rèn)知很清楚。
她要做的不是刻意割舍這天生的美貌。
也不是坐食山空,靜待它被消耗殆盡。
她把這張臉當(dāng)做籌碼,換取無限多的資本。
04
如果要用一個詞總結(jié)范冰冰。
sir不會用妖艷、爺們、性感……
sir想到的是——野望。
由超級野心和超級欲望組成的野望。
范冰冰的天賦在于,她的美,幾乎就是中國男人對女性本能審美的高度集中化,而她的鐵腕在于,她對這種欲望的尋覓和捕獵并非完全的順從,甚至于在后半程,由被動變主動地?fù)Q作獵手。
一個小插曲。
來自徐崢《泰囧》里,范冰冰片尾出現(xiàn)的彩蛋。
徐崢還沒有寫《泰囧》劇本前,就確定了這個彩蛋一定要由范冰冰出演。
他還在邀約時附加一個條件:
“可不可以直接用你的名字?”
聰明如徐崢。
表面上,他是為了電影的喜劇效果。
——范冰冰三個字一出,能讓全國觀眾笑起來,嗨起來。
其實,他更洞穿了范冰冰的野望。
她希望把自己的名字做成招牌。
“范冰冰”,意味著最廣泛男性欲望所能企及的最高海拔。
事業(yè)初期,她曾一語驚人。
在鏡頭前,明目張膽地袒露自己事業(yè)上的饑渴:
我覺得我自己在事業(yè)上
野心很大,對
那我也覺得如果一個人在事業(yè)上沒有野心的話
我會很瞧不起這個人
我會覺得他不上進(jìn)
然后沒有對事業(yè)執(zhí)著的追求
果然,她沒有食言。
沒有熱搜的年份里,她占盡“頭條”。
不愁無戲可拍,也不愁無話題可聊
豪門、范爺、 拼命三娘、話題女王、整容公證......
我就是豪門。
一旦結(jié)婚永遠(yuǎn)都不會離婚!
我們。
碾壓式的娛樂女王形象。
演員以及她的表演,只是金身一道反光而已。
甚至這份野心和生命力在稅務(wù)風(fēng)波之前,曾經(jīng)得到過圈內(nèi)圈外,很多看客們的首肯。
陳可辛。
拍《十月圍城》時,他力排眾議邀范冰冰出演。
陳可辛對她的評價是:
“不可低估的能量?!?/strong>
曾志偉。
同組的曾志偉在殺青酒席上對范冰冰說,我覺得你像內(nèi)地的梅艷芳。(指拼命這一層)。
范冰冰突然悲從中來,抱著曾志偉痛哭。
是戲?不一定。
在sir看,極少人能做到她的程度——
承認(rèn)自己的野心,并付諸與自己野心匹配的行動,更毫不掩飾這些行動本身的目的性。
這在中國娛樂圈是難得的。
畢竟相當(dāng)一段時間里,女性的欲望始終被壓抑,被扭曲。
只有范冰冰。
能在這種語境中屢敗屢戰(zhàn)。
sir印象中,能以此姿態(tài)達(dá)到類似高度的,范冰冰之前只有一個人做到。
劉曉慶。
當(dāng)然了。
網(wǎng)絡(luò)時代的范冰冰,攀得更高,也摔得更狠。
范冰冰艷壓神話的娛樂圈,過去很久了。
sir無意討論她的功過、對錯。
法律對她作出了懲罰,她也為自己過剩的野望埋了單。
sir只是覺得有點……唏噓。
不僅對“畫框”里的范冰冰本人。
也是對更多仍活在框里的“范冰冰們”。
可以肯定的是——
在這個性格趨于圓潤,走紅依靠養(yǎng)成,實力附庸流量的時代里。
下一個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范冰冰”。
難再有了。
本文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