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介紹
1978年10月,40歲的技工希羅東前往一家國營農場報道,希望擺脫喪妻之痛,開始新的生活。途中投宿一所偏僻的農舍,遭遇離奇的血光之災:農舍一家三口全部慘死。
1982年2月,犯罪嫌疑人希羅東被捕,姆爾茲中尉和一幫警員押著他重回案發(fā)現場,試圖還原當時的情境。
通過《黑暗之家》,46歲的導演沃吉西奇?斯瑪佐斯基要講述的不只是一件兇殺案,還有波蘭人綿延幾個世紀的悲情。俄羅斯和波蘭都奉伏特加為國酒,究竟誰是發(fā)明者,類似兩國的歷史恩怨,有扯不完的皮。
波蘭18世紀發(fā)布三權分立的《五?三憲法》,俄羅斯崛起之后,聯(lián)合日耳曼列強四次瓜分波蘭,讓波蘭從地圖上消失了123年。但無論是沙俄、普魯士還是后來的蘇俄、納粹都無法讓波蘭屈服。
1959年3月3日,克格勃主席謝列平向蘇共總書記赫魯曉夫報告,證明1940年在卡廷屠殺了21857名波蘭精英。1981年12月13日,蘇聯(lián)迫使波蘭實行軍管鎮(zhèn)壓團結工會。蘇聯(lián)1990年正式承認卡廷慘案是“斯大林主義的嚴重罪行之一”。
《黑暗之家》未出現一個俄羅斯人,但其淫威無所不在。
案件調查尚未開始,姆爾茲便聽到一個壞消息,醉酒的下屬在餐廳里當著列寧格勒代表團,跳上桌子高唱蘇聯(lián)國歌,還撒了一泡尿。冒犯太上皇非同小可,而姆爾茲只需把自己的屁股揩干凈,提交一分報告犧牲下屬,不愁車子、位子。
生活上的煩惱、工作與良知的沖突,讓姆爾茲不堪重負,索性用刀剜出屁股上的戒酒膠囊,痛飲伏特加。他非常清楚,不同流合污就可能遇上“致命彎道”。
晶瑩剔透的伏特加和頹廢、陰暗的色調籠罩著整部影片,警察排隊喝酒,每個人都嗜酒如命,仿佛酷愛自由的波蘭只有借助酒精的麻痹才能忘卻遭外部鉗制的屈辱和痛苦。
在那個不堪回首的秋夜,農舍主人殺雞擺酒,熱情款待饑寒交迫的希羅東,賓主盡歡。希羅東欲和主人合伙釀販私酒,拿出全部積蓄證明自己的實力和誠意,后者正苦于給心愛的獨子買車的錢不夠,頓生歹念。陰錯陽差,引發(fā)一連串血案。
另一方面,姆爾茲中尉拒絕出賣自己的下屬,還搜集了一些地方當局貪腐和涉嫌殺人滅口的證據,招來殺身之禍。插在他胸口上的那把刀,居然是希羅東一案的證物!意識到自己要成為替罪羊的希羅東撒足狂奔,警察內部的健康力量與邪惡勢力展開了殊死較量。
影片的導演和剪輯達到很高的水平,真實地再現了波蘭當時的社會氛圍:物質匱乏、民怨沸騰,令人絕望的體制性腐敗充斥著社會的每一個角落。
編導不愿美化或丑化任何人:希羅東絕非善男信女,吃了喝了,還把人家的老婆給睡了;姆爾茲也有一本難念的經,與女警員的私情瓜熟蒂落;一開場就吐了個一塌糊涂、醉得不省人事的檢查官,可不是什么酒囊飯袋,他比鬼還精明。
善良的女警員無比艱辛的產子畫面,似在寓示波蘭飽含血和淚水的轉型歷程。嬰兒終于平安降生,一個自由和充滿希望的波蘭,也將要無可阻擋地出現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