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介紹
有一部電視劇,撕開了二胎父母的真相,誰說父母沒有偏心?你不知不覺的偏袒,早就埋下了禍根。
由吳越飾演的蘇青,是一個2胎寶媽。也是叱咤律政界的女強(qiáng)人,然而,面對婚姻的背叛,面對14歲叛逆期的大兒子,她顯得束手無措。這就是《加油!媽媽》。
01最讓人心疼的“老大”,背后有太多的心酸
蘇青和丈夫李修平,兩人擁有一間自己的律所。是一線城市妥妥的中產(chǎn)家庭。40+的蘇青干練,果敢,一個都市女精英的人設(shè)。
一家四口,是很多人羨慕的家的樣子。大兒子小夫,小兒子小文。自從有了弟弟,哥哥小夫就覺得父母的重點關(guān)注對象就是弟弟,自己成了那個最被忽略的人。
劇中這一幕,讓多少父母看了揪心不已。當(dāng)蘇青發(fā)現(xiàn)了老公李修平有了外遇,以她的脾氣,絕對是眼里揉不進(jìn)沙子。一句話“我有潔癖”,讓這場婚姻直接完結(jié)。
這是一個獨立女性的尊嚴(yán),努力要強(qiáng)的蘇青決不可能選擇容忍。離婚就成了必然的結(jié)局,而這一幕,正好被小夫偷偷看到。
小夫從弟弟一出生,心里就嚴(yán)重扭曲,因為全家人對他關(guān)注的轉(zhuǎn)移,讓他變得多疑,自卑,敏感。
他篤定地認(rèn)為,如果父母離婚,媽媽一定會選擇要弟弟,而他不管愿不愿意,只能跟著爸爸。于是,他悄悄地問小文,你選擇跟爸爸,還是選擇跟媽媽。上幼兒園的小文小聲嘟囔著:“我要媽媽”。
小夫一聽,陰沉著臉,他明明知道弟弟會選擇媽媽,可當(dāng)真正聽到這個回答,他徹底絕望了。
于是,他故意支走弟弟。父母也下樓去找弟弟了,趁著他們都不在家,他躲到房間,把一張全家福相片點著了。
離婚,就是家散了。
無論你怎么說,對孩子都是傷害。不能單選的題目,非要他做生吞活剝的分割,于孩子來說,不亞于生離死別。
一旦父母離異,有的孩子被當(dāng)做皮球,踢來踢去,就成了一個多余的累贅。小夫,這一刻,內(nèi)心不堪忍受,抱著這樣的想法,他看著火焰在燃燒,有了一種自焚的沖動。
于是,他看著火勢蔓延,有一種從未有過的解脫。也許小夫早就預(yù)先想好了,所以他支走了全家人。
當(dāng)潑滅了火勢,暴怒的父親給了小夫一個響亮的耳光,蘇青上前阻攔,李修平卻厲聲斥責(zé),是因為她的縱容,才讓小夫無藥可救。小夫哽咽地說“是我不要你們了”。
那一刻,蘇青心如刀絞。
離婚之事加速了問題的發(fā)酵。每一個有了二寶的家庭,誰能說沒有分別心?
你的偏袒,是理所當(dāng)然,無論對錯,錯的永遠(yuǎn)是老大。而大聲斥責(zé),或者一個耳光,直接就會讓他徹底奔潰。
每一個被忽略了情感需求的孩子,內(nèi)心是無比絕望的。
02在父母的“愛”里,失衡的那個,會一生創(chuàng)傷
兩個孩子在一起,總有磕磕絆絆,如何處理他們之間的關(guān)系,是每一個父母必修的功課。
《加油,媽媽》有這樣一幕:蘇青帶著二個兒子去公園玩。小文問媽媽:“我可以騎自行車玩嗎?”蘇青很爽快地答應(yīng)了。并且讓小夫騎車載著小文,一起玩。
眼看著小夫帶著弟弟,歪歪扭扭騎著車玩,蘇青本來是扶著自行車的,但手機(jī)突然響了,她就撒開手,接起電話。蘇青叮囑小夫,小心點,不要摔著弟弟。
她就走到一邊去專心接電話了。這時,小夫騎著車子被一塊石頭絆倒,連車帶人都摔倒在地上。弟弟小文被嚇的哇哇大哭。
蘇青聽到哭聲,連忙跑過來,她趕緊扶起小兒子,一邊檢查是否受傷,一邊大聲責(zé)罵大兒子小夫:“小夫?我不是讓你小心一點嗎?慢慢騎嗎?你怎么這么不聽話呢?看把弟弟摔倒了……”
大兒子小夫摔得更重,腳踝處都在滲血。一個受傷,一個受到驚嚇。蘇青一股腦的把所有罪責(zé)指向老大。沒有一句關(guān)懷,也沒有看了看大兒子摔疼沒有,受沒受傷,一心只惦記小兒子。
要知道,小夫也是一個孩子。那一刻,他的世界簡直是個冰窟窿。
這是不是很多二胎寶媽的模樣?是不是所有的過錯,不分青紅皂白,就想當(dāng)然的讓老大背鍋,當(dāng)老二一有狀況,老大就得戰(zhàn)戰(zhàn)兢兢,成了你的出氣筒,受氣包?
他的情緒會好嗎?他會心里沒陰影嗎?
小夫后來種種的行徑,看得人細(xì)思極恐。他的“變態(tài)”實際上就是對父母的無聲反抗。他叛逆。
他擰著干,弟弟吵著要吃雞蛋,他寧可倒進(jìn)垃圾桶,也不讓弟弟吃。
他故意在書店偷書,被老板抓,他故意變得態(tài)度惡劣,他還打賞主播,反正,所有壞孩子做的,他都做了。
面對蘇青的指責(zé),他一臉無所謂,甚至不把蘇青氣哭,他誓不罷休。每一個孩子來到我們身邊,都需要一場公平的對待。
一座天平,如果不得平衡,就會搖搖晃晃,甚至徹底散架。其實,每一對父母不是故意的“偏心”。
但不知從什么時候起,“偏心”就成了習(xí)慣。加上現(xiàn)代女性,職場的壓力,對每個孩子不能同等關(guān)注,時間一長,一點一點失寵的那個孩子,心里就越來越“缺失”。
你所認(rèn)為的“乖”“懂事”“優(yōu)秀”他拼不過弟弟,那就變得“淘氣”“壞”“糟糕”,反正,什么能引起關(guān)注,他就做什么。
這是那個受委屈的孩子,最真實的內(nèi)心。
所有缺愛的愛子,當(dāng)出現(xiàn)了棘手的問題。都不是孩子本身的錯,而是父母的忽略,造成了的情感饑渴后遺癥。
03父母離婚,孩子第一感覺,是“我被拋棄了”
很多人說,離婚是大人間的事情。而我說,離婚,是讓一個孩子毀滅的開始。當(dāng)然這話可能有些偏頗。但你不的不說,離婚就是一場切割。
“你跟爸爸,還是跟媽媽”。當(dāng)這樣的提問,讓一個幼小的生命來回答,你不覺得殘忍?當(dāng)一樁婚姻變得支離破碎,很多人干脆選擇離婚。但離婚真的是一把明晃晃的刀,讓每個孩子慘遭“剝離”。
沒有一對父母再會完整地出現(xiàn)在孩子的世界,甚至連孩子結(jié)婚典禮都得一分為二。父母再婚,再生育,對于很多離異孩子,都是一場風(fēng)雨。
如果有的孩子已經(jīng)變壞,更是讓父母厭煩至極。成了誰也不要的物件。每一對擊垮孩子的父母,都是對孩子說出最狠毒的話。做出了最讓孩子受傷的行為。
本來是“兩個都要,兩個都不能舍棄”,非得讓孩子做出選擇,二選一的難題,是“爭搶”還是“誰都放棄”。
遭遇這樣難題的孩子,真的讓天下父母感覺不配。
最好的家風(fēng),才能滋養(yǎng)出優(yōu)秀的孩子。
最好的教育,一定是給孩子一個幸福和諧的家庭。
二胎時代,每一對父母,都要好好平衡,不要上任何一個孩子成為我們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