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介紹
“我知道你愚蠢、輕佻、頭腦空虛,然而我愛你。我知道你的企圖、你的理想,你勢利、庸俗,然而我愛你。”
這是毛姆小說《面紗》中的經典臺詞。
“毒舌”毛姆被稱為英國最會講故事的人。在他的眾多小說中,《面紗》不是最耀眼的,但卻有許多獨特之處。
毛姆說:“這是我唯一一部起于故事,而非發(fā)于人物的小說。”
毛姆作品中的主人公,大多在現(xiàn)實生活有人物原型,而《面紗》沒有。
《面紗》也是毛姆唯一一部以“愛情”為主題的小說。
小說講述了英國姑娘凱蒂與細菌學家瓦爾特結婚后,與唐生發(fā)生婚外情,后被瓦爾特帶到出現(xiàn)霍亂的地區(qū),而瓦爾特不幸死于霍亂的故事。
遺憾的是,凱蒂自始至終都沒有愛上瓦爾特,瓦爾特至死也沒有釋懷凱蒂的背叛。
他們不是沒有努力過。
只是一開始就選擇錯了,自然難有好結局。
將就的婚姻
注定難敵平淡
凱蒂天生麗質,被母親寄予厚望,培養(yǎng)成為英國上流社會的交際花。
身處紙醉金迷的交際圈,凱蒂感到眼花繚亂,這山望著那山高,很快成了25歲的“大齡剩女”。
結果,相貌平平的妹妹反而捷足先登,與一位富家公子訂了婚。
于是,母親開始冷嘲熱諷,說凱蒂挑三揀四,不如早嫁安心。
心高氣傲的凱蒂豈甘落后,恰巧回國度假的細菌學博士瓦爾特向她求婚。
她順手抓住了這根救命稻草,扳回一局。
婚后,夫婦二人離開家鄉(xiāng)。
兩年過去,他們依然處在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
凱蒂像一只活潑的鳥兒,四處跳躍;瓦爾特則像一只安靜的小貓,埋頭看書。
瓦爾特將凱蒂含在嘴里,捧在手心,可是兩人的交流就像對牛彈琴,完全不在一個頻道。
凱蒂一邊享受瓦爾特對她的好,一邊鄙夷瓦爾特的愛。
在凱蒂眼中,瓦爾特如同一根索然無味的木頭。在死氣沉沉的婚姻牢籠里,她開始懷疑自己當初的選擇。
愛慕虛榮的母女把婚姻視為一場改變命運的交易,結果未能如愿。
迫于“剩女”的壓力,凱蒂權衡利弊,勉為其難地倉促挑了一個高枝。
她以為,有錢有地位就有快樂。但是婚后,她越來越感受到沒有愛情的苦果。
凱蒂的遭遇,也是許多“剩男剩女”面臨的困擾。
因為到了結婚年齡,因為親朋好友催婚,因為條件相對合適,于是被迫相親、結婚。
一切似乎圓滿了,可唯獨缺了愛情。
草率的選擇,注定難有美滿的結局。一地雞毛的婚姻,缺乏了愛情的點綴,更易滋生厭倦乏味。
沒有愛情基礎的婚姻,先天不足,更經不起平凡的消磨。
正如那句話所說:“切莫只貪圖鞋的華貴,而委屈了自己的腳?!?/span>
鞋再華貴,不合適只會傷腳。
真正華貴的婚姻,不是別人眼中的風光,而是自己內心的舒坦。
切莫倉促做選擇,委屈了內心。
激情不等于愛情
更難以長久
在一次聚會上,凱蒂結識了風流倜儻的唐生。
兩人頓覺相見恨晚,惺惺相惜。
不到3個月,凱蒂便徹底淪陷在唐生的溫柔鄉(xiāng)里。
她肆無忌憚地享受和唐生相處的歡愉,直到有一次瓦爾特提前回家。
瓦爾特沒有當場揭穿,但是瞬即對凱蒂下了最后通牒:
共赴霍亂肆虐之地,除非唐生愿意離婚娶她。
天真的凱蒂甚至有點幸災樂禍,以為唐生和自己一樣,迫不及待地想要解除錯誤的婚姻,然后有情人終成眷屬。
她滿心歡喜地去找唐生,結果被一盆冷水澆了個透心涼。
唐生無意離婚,甚至極力勸說她跟瓦爾特一起走,以免誤自己的前程。
自以為轟轟烈烈的愛情,只不過是逢場作戲。
沒有責任感支撐的激情,只是一個美麗的肥皂泡。
心灰意冷的凱蒂同意和丈夫離開。
面對婚姻的平淡和激情的浪漫,總有人愿意選擇后者,以為可以淺嘗輒止,全身而退,結果傷得體無完膚。
毀了自己,傷了他人。
激情終究不是愛情,稍有風吹草動,便風雨飄搖,經不起任何考驗。
真正長久的愛情
是雙向奔赴
愛越深,傷越深。
發(fā)現(xiàn)凱蒂的背叛之后,瓦爾特如墜深淵,產生了報復心理。
他深知唐生的薄情和凱蒂的愚蠢,用離婚的考驗讓凱蒂自己揭開了面紗,然后共赴霍亂肆虐之地,企圖一起毀滅。
他用早出晚歸的工作麻痹自己,逃避與凱蒂的相處,以此消解內心的痛苦。
百無聊賴的凱蒂去拜訪修道院,看到了被病魔摧殘的患者,以及視死如歸的修女。
凱蒂麻木的心靈深受觸動,她為自己的無病呻吟感到羞愧,主動要求到修道院幫忙。
她照顧女孩們的飲食起居,教她們縫縫補補,她的靈魂在忙碌中煥發(fā)出前所未有的生機。
她重新認識了瓦爾特,他是大家心目中的英雄,救死扶傷,和善待人,尤其疼愛孩子。
那個自己熟悉的陌生人,原來如此受人愛戴,她為之驕傲。
可是,凱蒂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懷孕了。關于孩子的父親,凱蒂對瓦爾特如實相告,“不知道”。
瓦爾特燃起的一線希望,瞬間被撲滅。
幾天后,瓦爾特感染霍亂,不治身亡。而事情真相是,他故意在實驗室被感染。
在外人眼里,瓦爾特聰明睿智、優(yōu)秀勇敢,可在凱蒂眼里,他格格不入、不值一提。
瓦爾特對凱蒂的愛卑微到塵埃,即便百依百順,凱蒂仍無動于衷。
凱蒂的出軌,讓他痛苦不堪,曾想一起毀滅,最后毀掉的卻是自己。
可悲的是,他搭上生命,也沒換來凱蒂的真愛。在他死后,凱蒂甚至無法流淚。
愛情是兩個人的事情,一個人做得再好,也無濟于事。
單方面的付出,只會傷痕累累。
不愛你的人,你再努力,也捂不熱對方冰冷的心。
愛情,是雙向奔赴,不是一方拼命追趕,一方抗拒逃跑。
寫在最后
生活有時如同被蒙上了一層面紗,揭開面紗,你才能看清生活的真相。
婚姻也是如此。
婚姻從沒有對錯之分,我們能做的就是卸下彼此間的那層面紗,看見彼此的真實。
在凱蒂眼里,生活和愛情曾是燈紅酒綠、甜言蜜語。
揭開面紗,她看到了生活的殘酷和愛情的真相。
經歷過好的感情,才能分辨出錯的人。
凱蒂在經歷了真正好的感情后,才懂得了如何分辨什么是“真愛”,那個曾經能誘惑她的人,自此再無魔力。
她給兒子取名瓦爾特,延續(xù)著她對瓦爾特的愛。
此后的生活,凱蒂沒有退縮,而是選擇成長。
她在傷痛中蛻變,化苦難為勇氣,遠離唐生的糾纏,照顧孤獨的父親,養(yǎng)育孩子。
正如修道院院長所說:
“無論在工作和娛樂中,也無論在塵世還是修道院,一個人都無法找到安寧,安寧只存在于人的靈魂中?!?/p>
無論是婚姻還是生活,短暫的陣痛也許不可避免。
但看清生活和婚姻的真相后,能夠認清自我,繼續(xù)熱愛生活、憧憬美好,便是離真實和幸福更近一步。
作者:伏琴,讀書萬卷,筆下生花。本文首發(fā)公眾號:讀者讀書會(id:duzhe0423)?!蹲x者》雜志官方閱讀交流平臺,在這里,看見世界,讀懂生活。本文圖源:電影《面紗》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