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介紹
昨天有關俄羅斯閱兵的一則隨想沒想到火了,然后后臺有讀者留言讓我說說我們這個老鄰居。趁著這兩天有點空閑,我準備寫以俄羅斯為系列,從不同角度來解析我們的鄰居。
在中國的民間,給俄羅斯人的定義比較多,比如說"毛子",比如說"戰(zhàn)斗民族",相較于"日本gui子"和"韓國棒子"等比較起來,咱們對于俄羅斯人的印象還是比較溫和的,加上曾經的蘇聯做背書,咱們多少還有點英雄惜英雄的韻味。
至少,在稱呼上,沒有貶低的習慣。

一方面,是因為國內高層對于俄羅斯是比較積極的態(tài)度,另一方面,有個世界"燈塔國"——美帝在充當領頭大哥,老二老三拜個把子共同應對大哥的威脅,也是一種策略,作為聯合國的"五大流氓",老二老三暗地里搞得事也不算少,而且有時候官面上還一個鼻孔出氣,所謂"上梁不正下梁歪",自然國內民間也對俄羅斯保持比較積極的態(tài)度了。
但話說回來,最近的軍事新聞里面,有一則不大不小的事,引起了不少軍迷的注意。

按理說,作為一個軍事大國,俄羅斯對于造船這種事應該是信手拈來,就比如中國最近幾年海軍的"下餃子"。而一個世界排名前三的軍事強國俄羅斯,為何要出來買中國的醫(yī)療船呢?
其實說起來,也就一句話:工業(yè)爛尾,技術陳舊,資金短缺。
最重要的,人才短缺。
而反觀我們國家,據2017年工業(yè)和信息化部的數據顯示,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全部位居世界第一,說明目前我國已經擁有大量的熟練工人,相對先進的技術,資金也比較充足。
也就是說,我們造船更快、更強、用時更短。這對目前俄羅斯來說是最需要的,因為,目前俄羅斯正被新冠疫情"打掃",急需醫(yī)療船。他真的等不起?。?/p>
而,作為曾經蘇聯的最大加盟國,為何俄羅斯會成為現在這個樣子呢?
今天,我們就"以人為本",從人的角度上去分析一下目前俄羅斯本身的困境。
一切,還要從當初的上帝說起。
上帝創(chuàng)造了亞當,然后又造了夏娃,然后二人結婚生子,繁衍了人類。
俄羅斯的問題就是:如果夏娃比較多,沒有亞當,那怎么辦?怎么繁衍人類?
目前,俄羅斯人口比例是不平衡的,這種不平衡體現在了多方面的不平衡,如果嚴重點來說,是畸形的。
首先,它的男女比例不均衡。
蘇聯的衛(wèi)國戰(zhàn)爭,主戰(zhàn)場在莫斯科,這一戰(zhàn),打掉了俄羅斯兩千多萬人口,而我們知道,戰(zhàn)爭中,能扛槍打架的基本上是以男性青壯年為主,這些男性青壯年在衛(wèi)國戰(zhàn)爭中犧牲,剩下的女性比例在總人口比例中急劇上升。
而在蘇聯時期,還有更多的外部戰(zhàn)爭和人為災難。,比如蘇聯入侵阿富汗。蘇聯解體后的大饑荒。

所以在蘇聯時期受到的影響,直接導致了俄羅斯后期人口增長率的整體滑坡,要知道,沒有亞當,夏娃是繁衍不了的。而到了俄羅斯獨立后,又有車臣戰(zhàn)爭,這一系列使得本來就不富裕的人口,又刪除掉了一批青壯年。
所以我們會經??吹秸f,俄羅斯的美女多到爛大街,希望嫁到國外的新聞,這其中,最大的男性提供國家,并非中國,而是美國——因為從膚色上來說,她們本身就更衷于差不多膚色的人種,而且,俄羅斯的"美分"也很多。

而從男女比例上面說,青壯年男性比例少,導致了很直接的一個結果,就是無法形成有效更迭。
這里說的更迭,既包括了國家經濟產業(yè),也包括了政治層面。
試想一個國家青壯年男性基本玩完,那么這個國家的很多產業(yè)是很難發(fā)展起來的,比如重工業(yè)。這里不是歧視女性朋友,從生理結構上來說,有些重工業(yè)的崗位真的男性更適合一些,比如說——煉鐵。這里不說個例,我只是從普遍上來說。

而從國家政治上面來說,以俄羅斯為例,他是一個傳統(tǒng)的男權統(tǒng)治國家,雖然歷史上也有過女性掌權者,但大體上從沙皇開始就一直存在這種思想。而老一輩的革命領袖,比如說普京這樣的,雖然執(zhí)掌國家政權多年,但真的就后繼無人,原因也很簡單,和普京同期能夠挑起大梁的那批年輕人,要么殘廢,要么已經戰(zhàn)死沙場了,剩下的這批人也都垂垂老矣,所以,我們看到目前的普京,實際上也很捉急,怕自己之后,國家要么會分崩離析,要么會形成獨裁統(tǒng)治,這不,也開始玩起下放權力的游戲了嗎。

而這點,我們國家的老一輩領導人,建國初期就已經認識到了這點——"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實際上起到的作用就是鍛煉一批建國后的社會接班人。原因也很簡單,我們也打了一場耗時耗力的仗,雖然勝利,但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死傷千萬人。而新中國成立后,各行各業(yè)百廢待興,政府工作需要一大批時政人才,所以這時候,才有了上山下鄉(xiāng)。
直到1982年引入了公務員考試,才算慢慢形成了國家新、老生代的緩慢交替。
也因此在新中國最困難的時期,篩選出啊了出了一批優(yōu)秀的干部精英。包括我們現在的國家領袖,也有過上山下鄉(xiāng)的基層經歷。
這里必須要由衷贊嘆一句:開國領袖的格局和世界觀,真的偉大!
其次,說說俄羅斯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到,俄羅斯的出生率從蘇聯時期開始到解體后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呈現下降趨勢,尤其在蘇聯解體的這幾年中,出生率陡然下降,這一方面是當初的蘇聯時期,有很多的俄羅斯人本身處在其他當時的盟國,比如烏克蘭等,后來蘇聯解體后,這批人回不去了,所以這批人的出生率基本上就不屬于俄羅斯;另一方面,也是前面提到過的,蘇聯的青壯年基本打完了,能結婚生子的這批人,就這么多。
而死亡率上,俄羅斯新生兒死亡率一直是比較高的,平均在10‰左右,相比于我國的新生兒死亡率,俄羅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也是目前俄羅斯自己所面臨的主要困境,本身的醫(yī)療水平就這么高,要想整體提高醫(yī)療條件,就要工業(yè)水平的提高,提高工業(yè)水平,需要人和錢,這點,又恰好是俄羅斯短缺的。

所以這種情況導致了,俄羅斯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常年居于負數。
而前面我們說過,俄羅斯普京這代參加過革命的人都已經老了,也就是說社會老齡化也在加重,而我們知道,社會上的很多孤寡老人基本上是要靠社?;钕氯サ?,而社保這個東西,本身就是依靠年輕人的不斷的繳納,形成資金池,然后從這里面拿出來作為給老人"愛的供養(yǎng)"。
而如果老年人過多,新生兒的人數已經比不上老年人享受社保的這個人數,那么很可能國家就要調用一定的財政進行補貼,那么相應地,在國家財政的其他方面,就會形成一定的縮減,比如說軍事。
所以說,人口自然增長率過低,不僅僅對國家未來發(fā)展有很大影響,還會極大影響社會健康發(fā)展。
而反觀中國,在整體的人口結構上,目前來說,是處于最健康的時代。

同時在0-15歲的人口上,中國是明顯比65歲以后的人口比多的,也就是說我們的國家的新生兒出生率還不錯,這也是我國全民社保之后,繼而從"計劃生育"又"全面放開二胎"的主要原因。
再次,俄羅斯的人口分布極度不均衡。

學過高中地理的都知道,俄羅斯國土面積世界第一,但是總人口卻不到一個廣東省。而且,這其中絕大多數是居住在西部地區(qū),包括首都莫斯科都是在西部。這里主要的因素其實也很好理解,主要有三點:
一、俄羅斯東部地區(qū)主要是西伯利亞平原,雖然地形上比較平坦,但也正因為平坦,樹木稀少,不保暖。而我們知道,俄羅斯靠近北極圈,緯度高,一年大部分是很寒冷的,所以這地方沒辦法生活,比如說你想生個火,方圓幾十公里你找不到能燒的柴火,那不成了冰棍嗎!
而東部地區(qū)因為靠近歐洲平原,加上有從地中海方向來的海洋風,相對氣候溫暖濕潤一點,更適宜居住。

二、歷史因素。俄羅斯自古至今就以西部發(fā)展為主線,所有的歷史也是沿著西部開始的。俄羅斯的祖先東斯拉夫人就起源于西部,后來的俄羅斯前身——莫斯科公國也發(fā)跡于西部,現在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地區(qū),實際上都是以前的蒙古帝國的統(tǒng)治范圍,遠東就更不用說了,是來自于清朝的割讓。
三、歐洲文化的輻射。俄羅斯人很多人認為自己是歐洲人,而不是亞洲人,實際上,單從膚色上來說,也確實是這么個情況。所以俄羅斯選擇在歐洲旁邊居住,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滿足了自己某方面的心理。
那么,俄羅斯的這種人口分布的極度不均衡,也造成了俄羅斯發(fā)展的嚴重問題。理想狀態(tài)下,俄羅斯與歐洲諸國都是一家人,與周邊國家也以兄弟交往,俄羅斯通往世界的關隘-地中海也都呈現敞開狀態(tài),任由俄羅斯艦隊馳騁;但現實情況是,俄羅斯周邊一票國家根本不認這位自封的大哥,而英美等國,更加忌憚俄羅斯染指歐洲事務,更不用說認俄羅斯為一家人了。
所以俄羅斯目前的困境就是:東部擁有廣闊的資源,也擁有一個天然的不凍港海參崴,但因為這邊人口稀少,導致整體交通條件很差,加上歷史因素讓俄羅斯也不敢遷都;而西部周邊已經被壓到鼻子上了,也只能得過且過。
所以在整體國防上,俄羅斯的軍事壓力主要來自于西部,同時也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處理西部面臨的威脅,這都極大地縮減了俄羅斯有限的軍事和資金實力。君不見,一個臺灣就被美國拿在手里幾十年,讓中國一直非常被動,每年在這方面投入的精力已經巨大;而俄羅斯面臨的是一堆更棘手的"臺灣",耗費只會更大。
這點上來說,各個國家都有這種人口分布不均勻的現象,我國也如此,基于我國人口的分布,有個著名的分界線"胡煥庸線",也就是我們現在知道的"騰沖-璦琿"分界線。
同時這里引用百度的對于先生的介紹:
"胡煥庸引進西方近代地理學理論和方法,從人地關系的角度研究我國人口問題和農業(yè)問題。他提出中國人口的地域分布以黑河—騰沖線為界而劃分為東南與西北兩大基本差異區(qū),這條線也被稱為"胡煥庸線";并首次提出中國農業(yè)區(qū)劃方案。他在培養(yǎng)地理人才,創(chuàng)建研究機構、學術團體、學術刊物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貢獻。"

這里回到我們剛才說的人口分布不均的現象,實際上,我們也是東西人口分布不均。但是我們國家有個很關鍵的優(yōu)勢:我們能從政府層面慢慢解決這個問題。
比如我們一直在推進的"西部大開發(fā)"以及目前都一直存在的"新疆建設兵團",這都是國家從頂層設計出發(fā),依靠政策和現代基建,從時間和空間上逐漸打破這種分布不均的問題,而且我們還有個很重要的優(yōu)勢:西部地區(qū)聯接的恰好是一票內陸國家,而且還都是與我們國家資源互補的"小國"。他們也很愿意與我們進行合作開發(fā)。這點我會在俄羅斯的專輯文章里面湖單獨開一篇文章細說。這里點到為止。
雖然近年來我國人口老齡化也呈現一定增長趨勢,但是在看得見的未來,我們仍然是世界上人口結構相對健康的國家。
(這里做個預告,下一篇文章我將會寫俄羅斯為何不能成為大國的原因。同時在前面我有寫過關于俄羅斯、印度的一系列文章,也詳細對比分析過中國的文化,比如《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可以說是本人最近的一篇雄文,但是讓我不解的是,在這里竟然被駁回,理由也不清不楚。所以,我只能在v上進行萬字雄文的連載,有興趣的可以去v搜我名字(鐮刀先生)觀看。)
所以,在人口上面,俄羅斯與中國根本不是一個檔次的,中國從建國后,老領導就已經開始布局人口方面的工作,加上這幾十年來的休養(yǎng)生息,我們人口已經達到了最佳狀態(tài),人口也逐漸穩(wěn)定下來;而俄羅斯,從二戰(zhàn)開始到蘇聯解體,人口基本就屬于沒有有效的發(fā)展期,這也成為了俄羅斯難以再崛起的原因。
所以說,人多好辦事。
這句話現在看,也很在理。
原創(chuàng)/鐮刀先生
版權所有,抄襲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