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介紹
民風淳樸哥譚市,人才輩出阿卡姆,品行兼優(yōu)黑貓女,莽撞無腦蝙蝠俠。
超級英雄電影的靈魂是反派角色
對于超級英雄電影來說,反派角色的重要性往往比主角重要得多,超級英雄里的正面角色總不是單一存在的,我們仔細想想,不說眾所周知的"復仇者聯盟"和"正義聯盟",《x戰(zhàn)警》里的正面角色可是學院大批培養(yǎng)的;《神奇四俠》的"四"就是一桌麻將的英雄了;就連奧特曼都是奧特之國的特衛(wèi)隊。但是反派則不然,一部電影的篇幅不可能照顧好正面團隊后再大力講述反派真陣營,所以反派的構成往往是一個大boss加一堆咸魚龍?zhí)住?/P>
怎么佐證這件事情呢?兩部電影即可給出答案——《自殺小隊》和《小丑》。作為一個忠實的dc粉絲,在《守望者》和《黑暗騎士》之后,我對華納制作的dc電影已經基本不抱任何希望,這里的dc電影不包括動畫,dc動畫的質量比起電影高了不知多少倍,《自殺小隊》是難得的著重刻畫反派們的dc電影,而且強大的演員陣容也給人添了不少期待值,可是結果大家也知道了,豆瓣6.5,imbd6.0的評分只能說慘不忍睹,全片看下來除了小丑女的絕美顏值和身材,我?guī)缀跏裁炊紱]有記住。原因在哪呢,反派群像無比失敗的塑造,不提自殺小隊的其他反派,單單小丑女角色本身就有太多的閃光之處可以描繪,結果自殺小隊想把每個角色都"立"起來,卻又每個角色都顯得十分的空洞、單薄,再加上無聊的劇情,《自殺小隊》的失敗也就沒什么意外了。這就是十分經典的反派太多太雜沒有重點導致電影失敗的例子,如果《自殺小隊》著重塑造一個角色,讓其他角色跑跑龍?zhí)椎脑?,大概電影的評分也不會那么慘淡了吧。
《小丑》則是一個極其成功例子。
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 (2020)
最佳影片(提名) 布萊德利·庫珀 / 托德·菲利普斯 / 艾瑪·特林格·科斯考夫
最佳導演(提名) 托德·菲利普斯
最佳男主角 華金·菲尼克斯
最佳改編劇本(提名) 斯科特·西爾弗 / 托德·菲利普斯
最佳攝影(提名) 勞倫斯·謝爾
最佳剪輯(提名) 杰夫·格羅斯
最佳混音(提名) tod a. maitland / 湯姆·歐扎尼奇 / 迪恩·a·祖潘西奇
最佳音效剪輯(提名)
最佳服裝設計(提名) 馬克·布里奇斯
最佳化妝與發(fā)型設計(提名)
最佳原創(chuàng)配樂 希爾迪·居茲納多蒂爾
這里摘一段作家、哲學家齊澤克先生的一段影評,我認為說的非貼切。"出于兩種原因,我們應該祝賀好萊塢和它的觀眾:終于出現了這樣一部影片——讓我們面對它吧——它呈現了高度發(fā)展的資本主義非常黑暗的一面,它所呈現的噩夢般的景象,讓一些評論家將它定義為"社會恐怖片"。通常來說,我們有社會劇,那是描繪社會問題的電影;我們也有恐怖片。如果要把這兩種類型結合在一起,那只可能是因為,在我們的日常社會中,出現了一些只有恐怖電影中才會出現的事件。一如既往的是,一些堅持政治正確的人,會對這部影片抱有某種恐懼,因為它"采用種族主義的陳詞濫調,還歌頌暴力"。"
第二個更有趣的原因是,我們可以觀察這部影片激起的反應,這種反應可以為我們提供一幅全景圖,讓我們觀察當代美國的政治凝聚力。一方面,保守派們害怕這部影片會煽動暴力。這是一種荒謬的看法。這部作品無法煽動任何暴力。與之相反的是,這部影片只是在描繪暴力,并讓你意識到暴力可能會帶來的危險。
一個反派角色的個人電影,能有這種榮譽,不用再多夸贊什么了。在我個人看來,dc電影在《守望者》《黑暗騎士》之后,終于來了一個拿的出手上的了臺面的作品了。
既然說到dc,那么不得不提漫威的反派。死侍與小丑是當之無愧最受歡迎的反派(我依然不覺得滅霸算成功的反派塑造,他太像正常的大boos了,反而失去了反派的魅力),死侍的對手是整個漫威世界的超級英雄和無辜的畫師們(獨立宇宙),話癆的屬性也為死侍增添了不少諧星的氣質。不同于死侍的"混亂中立"陣營,小丑是"混亂邪惡"的代表,小丑與其他反派角色不同的是,他想得到的并不是權利和權力,也不是要殺了某個英雄,小丑想打破的是人所謂的原則和信念,在他眼中,everyone is evil。
綜上所述,超級英雄電影里的反派角色塑造相當重要。
蝙蝠俠的永恒對手
小丑與蝙蝠俠的恩怨不知何時能夠結束。
先從"小丑"的形象講起,小丑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2400 年,在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和古代中國的宮廷里,都有小丑滑稽的身影,演個傻子或是窮鬼,上躥下跳,齜牙咧嘴,只為了討王公貴族們一笑。直到 17 世紀早期,英國喜劇演員約瑟夫·格里馬爾迪(joseph grimaldi )創(chuàng)造了第一個白臉小丑,并發(fā)揚了小丑的滑稽表演和英國啞劇,被譽為英國的"小丑之父"。從他開始,小丑逐漸作為馬戲團的標志。[1]經過時間的推移,小丑的形象也變得逐漸復雜起來,越來越多的恐怖片b級片開始把小丑當作一種驚悚元素,小丑的笑容也從滑稽慢慢變得有些詭異,根據"恐怖谷"理論來講,當一個事物特別像人但你能判斷出它不是人類的時候,你會對這個事物產生巨大的恐懼,同樣的事物動態(tài)比靜態(tài)更恐怖。約翰·韋恩·蓋西的"小丑殺人狂事件"更是把小丑的恐怖感推至頂峰[2]。dc漫畫1940年6月在《蝙蝠俠》第1期推出小丑角色,小丑比較令大眾接受的背景是,原本只想當一名喜劇演員養(yǎng)家的小丑在一場迫于生活的犯罪中掉入化學原料池,面容盡毀,這次事件讓小丑走上了成為哥譚陰影的道路。(《蝙蝠俠——致命玩笑》。
在"小丑"這個角色本身被賦予的黑暗背景下,dc漫畫筆下的小丑更加扭曲瘋狂,并沒有超能力的小丑靠著超高的智商和捉摸不定的思維方式游弋在哥譚的每一個角落。小丑信奉的是無規(guī)則,社會應該是混亂無序的,所謂的正義不過是人們的偽裝,這也是在《黑暗騎士》中小丑致力于扭曲哈維丹特的原因,哈維丹特作為哥譚市的正義使者,代表著絕對正義和秩序,可惜人并不是完美的,正如小丑的那句名言:只需要一個最糟糕的一天,就能讓一個悲傷的人變成瘋子。摯愛的死亡加上小丑的作梗擊碎了哈維丹特的信仰,沒有殺人,直接誅心,這才是小丑的恐怖之處。如果不是戈登識大局隱瞞了真相,也許小丑根本就不用再跟老爺糾纏下去,哥譚也早就成了無主之地。
最特別的犯罪者
摧毀了哥譚的光明騎士哈維丹特,接下來便是哥譚市民最后的信仰黑暗騎士,小丑的聰明之處在于,他知道殺掉一個超級英雄并沒有用,蝙蝠俠倒下了,還會出現下一個義警,哥譚的秩序受不到震動,光明的信仰也無從倒塌,就像《老人與海》里的那句名言"一個人并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你盡可以消滅他,可就是打不敗他。"小丑選擇把蝙蝠俠凌駕與社會的秩序之上,超越法律和規(guī)則,成為一個"符號",這樣超級英雄就成了社會的對立面,沒有一個政府可以容忍一個藏在黑暗處的"符號"來行使他們的責任?!墩撜Z》里有一個故事很有意思,大概是子貢為官時發(fā)生了饑荒,子貢想用自己的財產來救濟災民,孔子阻止了子貢,對他說,你來賑災,就是讓國君難堪,上頭做的事被你搶去了,你把國君置為何地呢?這個故事的真?zhèn)挝覠o從考證,如若是假的就當我胡扯了一番。小丑要做的就是這樣,所謂"殺馬者,道旁兒也。"
小丑比其他反派更強大的地方在于,他是從最根本的地方摧毀人的信仰,對比《黑暗騎士崛起》,另一個反派貝恩所做的僅僅是讓壞蛋們掌控社會秩序,制造混亂,可是正義并沒有被摧毀,人們心里仍然存在希望。小丑的行動更有哲學意味,兩艘布滿炸彈的輪船,起爆器就在人們手中,先按的一方會讓另一艘船爆炸。盡管最后兩艘船上的人都放棄了引爆,看似是一個光明的結局,但是但多數人是希望引爆別人來保命的,試想一下,如果引爆器在我們手中,家人也在自己身邊,那么按鈕會不會被按下去呢,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大多數反派的目的是十分明確的,無外乎錢、權、生命。西方奇幻電影里的巨龍貪圖的是世間的財寶,趴伏在數不盡的財富中酣睡是其畢生的追求;眾多外星反派和人類獨裁者想得到的無上的權力,是眾生對其的折服,他們想要的凌駕與眾生之上,俯視這個世界;追求"生命"的反派有兩類,一種是單純的想消除人類的存在,或是認為人類對地球的無休止的迫害,亦或是單純的想殺人而已,第二種是為了復活自己所愛之人,仿佛殺掉更多的生命能夠讓自己逝去的愛人得到寬慰一樣。就連正派也有自己的目標,政府、警察、法律是為了維持社會的秩序;超級英雄是為了讓正義照亮世界;普通大眾是為了和相愛之人享受平靜的生活。
但是小丑不一樣,小丑是一個沒有傳統(tǒng)動機的罪犯。錢,鈔票在小丑眼里不過是能讓火燒的更旺一些;權,天吶如果想想小丑當上了哥譚的市長,那畫面真是滑天下之大稽;生命?小丑真的在乎殺人么,奪取生命對于小丑來說大概和吃下一個三明治沒什么差別。
everyone is evil,這是諾蘭賦予小丑的哲學,這也是《黑暗騎士》高于其他超級英雄電影的地方,正義或者邪惡是永遠的對立面,但存在于這之中的普通人的選擇才是社會延續(xù)下去的關鍵,一個絕對正義或者絕對邪惡的社會無法長存,混亂又充滿未知才是這個世界的魅力所在。
[1]https://baike.baidu.com/tashuo/browse/content?id=3751d6bc2b8c5863b8d1cab6&fr=qingtian&lemmaid=14492779
[2]https://baike.baidu.com/item/%e7%ba%a6%e7%bf%b0%c2%b7%e9%9f%a6%e6%81%a9%c2%b7%e7%9b%96%e8%a5%bf/13023568?fr=alad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