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介紹
vlog綜藝已經(jīng)不是新鮮的形式,去年愛奇藝做的《vlog營業(yè)中》就是邀請一系列明星進行vlog錄制?!堕e著干嘛呢》本質上是一檔傳遞攝像機的節(jié)目,但節(jié)目內容也是vlog形式。更別提疫情期間許多節(jié)目開始進行云錄制嘗試,vlog開始大面積出現(xiàn)在綜藝中。
但綜藝和vlog的結合似乎一直沒有找到一個成為爆款的切口,大多數(shù)vlog綜藝內容仍然是拼湊有余,特點不足。
《無論如何要上班》是mbc最新推出的試播綜藝,三位上班族分別錄制工作vlog并在節(jié)目中播放,金九拉、張圣奎、樸善英、尹斗俊作為演播室嘉賓與三位上班族一起觀察普通人的職場生活及賺錢方式。
雖然是試播綜藝,也僅僅播出了一期,但《無論如何要上班》正在解決以往vlog綜藝中的一系列企劃方面的問題。
關注社畜,細化主題
《無論如何要上班》的主題選的很妙,“上班族的日常”無論對于vlog還是綜藝來說,都有很大的展現(xiàn)空間,同時社畜日常也是相對比較容易引發(fā)上班族情感共鳴的內容。
《無論如何要上班》中的三位上班族分別展現(xiàn)了三種上班狀態(tài),也都很有代表性。李奎彬曾經(jīng)是《heart signal2》中的嘉賓,如今是韓國熱門公務員。他25歲就考取申請難度極高的5級行政職,是名副其實的精英。
珉蘇供職于職場新人都想進入的大企業(yè),工作環(huán)境輕松,時間也相對彈性。
李瑟娥是連載作家,大部分時間在家辦公,工作節(jié)奏也和上班族完全不同。
但三人的vlog都有讓人覺得熟悉親切的內容。比如李奎彬一到辦公室就開始忙,一早買好的早餐隔了很久才找到機會吃。
比較重視上下級的事業(yè)單位里,李奎彬遇到科長的表現(xiàn)也讓人輕易想到自己在上級面前的畏首畏尾。
同時李奎彬的工作日常也打破了公務員工作清閑的刻板印象,工作到晚上9-10點是常態(tài),甚至有人要工作到凌晨。
而在美妝公司工作的珉蘇的狀態(tài)就完全不像李奎彬一樣緊繃,早上起床后要用很長時間來精心打扮。
化妝也是日常。
珉蘇開朗的性格也和他的工作環(huán)境很搭,來到辦公室珉蘇會和笑瞇瞇的機器人打招呼。
李瑟娥作為長期在家辦公的作家,則把家里裝飾的十分舒適,有自己的小菜園可以自給自足。
雖然寫稿任務繁重,但拖延癥作祟效率堪憂。
三支vlog都指向“社畜日常”這一主題時,內容也就更有關聯(lián)性。同時三種完全不同的工作狀態(tài)也讓觀眾可以看到更多的工作的可能性,既能看到自己不了解的領域的工作狀態(tài),也能在他人的工作日常中找到和自己的相似之處。
vlog+綜藝=絕對真實+亮點內容的提煉
雖然《無論如何要上班》本質上是一檔vlog綜藝,但節(jié)目仍然對vlog的制作進行了一些綜藝的加工。比如日常vlogger可能無法呈現(xiàn)多角度多機位的拍攝,《無論如何要上班》中鏡頭的變化會相對較多。
比如珉蘇在錄制中國社交平臺的粉絲答謝視頻時,節(jié)目鏡頭切到了較遠的全景,這樣能夠更好的展現(xiàn)珉蘇的工作狀態(tài)。
李奎彬的家中也安排了較高的機位,增加了畫面的多變。
同時演播室的主持人們與三位上班族的觀察過程也能為觀眾提煉出vlog的看點,完成vlog內容的向外延展。
比如李奎彬的旁邊坐著明顯比他年紀大的同事,演播室會問他此人是不是前輩。在得知對方年紀大但職級較低的時候,大家根據(jù)這一現(xiàn)象展開討論,觀眾也能對職場關系有更多的思考。
李奎彬在工作時很少面對鏡頭講話,但會在便利貼上寫下一些小牢騷,這一行為讓李奎彬的形象多了一份可愛。主持人也會在觀察時提到,很期待之后李奎彬還會在便利貼上寫什么。
珉蘇本身就十分健談,給到的vlog內容也比較充分的情況下,大家的評價也會相對較少,但主持人們會敏銳地觀察到,與李奎彬的工作環(huán)境不同,珉蘇的工作環(huán)境漂亮、開放、隨意,是可以隨意放聲大笑的。
同時花字會對畫面進行一定的補充,比如珉蘇擠地鐵時拍攝受限,但花字會進行進一步提示:“雖然是地獄鐵,但心情好”。
這樣一來,vlog內容保證了絕對真實地記錄上班族的工作日常,綜藝層面的制作又強化了每段視頻內容的亮點和優(yōu)勢。主持人的觀察、提問以及評價也讓三位錄制vlog的上班族可以對自己的工作日常進行進一步的補充說明。
《無論如何要上班》不論從名字還是內容都是十分輕松愉快的,雖然幾位上班族的工作都不輕松,但辛苦的部分被一筆帶過,更多的強調了“享受工作、在工作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樂趣”的主基調。
目前為止《無論如何要上班》應該是所有vlog綜藝中呈現(xiàn)效果最好的一檔,可看性極強,主題也更加明確,聚焦平凡人的職場生活也能無限貼近觀眾視角?!稛o論如何要上班》的“實習”(試播)表現(xiàn)很好,值得一個轉正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