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介紹
《哈布洛先生》是第86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獲獎作品,整個影片一共11分38秒,是由法國導演洛朗·維茨和亞歷山大·埃斯皮加雷斯共同拍攝完成。除此之外這部動畫還獲得了2013年3d藝術節(jié) s3d/seine-saint-denis 最高獎和最佳動畫短片獎。獲得如此高的殊榮,相信這部影片必有值得鑒賞之處。
這部動畫短片主要講述了哈布洛先生住在一個充滿蒸汽朋克氣息的機械世界,而他是一個自閉癥患者,每天將自己固守在房子里,做著同樣的事情,穩(wěn)定而無聊。可是他平靜的生活卻因為一條機械狗被打亂,他將狗救起之后,與它結伴生活,從此哈布洛的人生發(fā)生了巨大的改變。
在我看來,這部影片看似陳舊古板,但是卻不乏溫暖和感動。同時兼具了懷舊感和未來觀、科技與魔法,是典型的蒸汽朋克風格。因此本文將從哈布洛和狗的形象塑造、蒸汽朋克風的表現(xiàn)手法以及現(xiàn)實意義三個方面為大家解讀這部別樣風格的動畫短片。
01、外表刻板,內(nèi)心孤獨的哈布洛,當遇見機械狗時,兩個孤獨的靈魂觸碰到一起,生活開始發(fā)生改變
導演通過對哈洛布外表和生活狀態(tài)的描寫來映射出他內(nèi)心的刻板、孤獨、自閉。通過對機械狗落魄可憐的描寫折射出人對弱小生命的冷漠和無視。但即使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導演依舊沒有放棄對愛的追求,對溫暖的渴望,因此他讓這兩個脆弱的靈魂在某一時刻發(fā)生了聯(lián)系。
①哈布洛的墨守成規(guī)與機械狗的恐懼無助是對孤獨最好的詮釋
影片中的哈洛布先生是一個自閉癥患者,頭上的時刻表規(guī)定著他每天的生活節(jié)奏;眼睛上戴著一副由精密儀器制成的眼鏡,偶爾看看外面的生活;最令人意外的是哈洛布沒有嘴,這足以說明他不需要與外界進行交流。就這樣他每天固守在自己的家中,不關心外面的工業(yè)制造,好像周圍的一切都與他無關。
而外面的機械狗卻顯得格外可憐,落魄的時候連蒼蠅都欺負它。外面行行走走的人群中,即使聽到機械狗不停地求救叫聲,也沒有一個人正眼看過它;下雨的時候狗也只能默默地躲到紙箱里獨自避雨。就在垃圾車想要把它拉走的時候,生命似乎出現(xiàn)了轉機。
在我看來,導演對兩個孤獨形象的刻畫非常用心,通過無嘴的機械臉來體現(xiàn)哈洛布內(nèi)心的孤單;通過描寫可愛的狗可以像垃圾一樣丟棄,來表達人們對它生命的漠視。同時也說明了獨處是當下人的生活常態(tài),對于與自己無關的生命和事情,大多數(shù)人都選擇了沉默。
②哈布洛與機器狗的相遇隱喻著作者對情感羈絆的渴望
“汪汪!汪汪!”遠處傳來的狗吠聲撥動了哈布洛內(nèi)心那根已經(jīng)生銹的心弦。在這幾天當中,哈布洛每當聽到狗叫聲都會換亂陣腳,不知所措,他想去看看卻沒有足夠的勇氣。直到有一天垃圾車要將機械狗帶走的時候,他意外地沖出房間,來到大街上尋找狗的蹤影,就在他以為狗已經(jīng)被拉走的時候,呆萌狗突然出現(xiàn)在他身邊,劇情開始了轉折。
在我看來,導演的這段拍攝非常感人,既設下了懸念,又不失溫情,同時描繪出了“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動人場景。而這一刻也讓充滿冷漠畫風的影片翻開了新的一幕,體現(xiàn)了導演在冰冷的世界中,依然向往溫情和陪伴。
02、“機械畫風”和“冷色主調(diào)”貫穿了整部電影,這種蒸汽朋克式的表現(xiàn)手法體現(xiàn)了作者對愛的渴望
《哈布洛先生》是一部蒸汽朋克式電影,因此在影片中最突顯的兩大特色就是“機械”和“冷色調(diào)”。其中“蒸汽”代表了以蒸汽機為主的大型機械,這樣的場景在影片中比比皆是,到處都是機械制造。而朋克則指的是一種非主流的文化,在本片中最具特色的就是哈布洛先生的無嘴設定。但無論是蒸汽還是朋克,這兩個詞都與“冷色調(diào)”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蒸汽朋克的畫風本身具有一種懷舊科幻的風格,它建立在科學時代的基礎上,來展現(xiàn)現(xiàn)實中不存在的空間,從而為觀眾提供更多的想象。 就像電影中哈布洛生活的地方一樣,充滿著復古、科幻的色彩。而在這樣的奇幻時代中,主人公卻是一個自閉刻板的人,這樣鮮明的對比也讓電影中的孤獨感體現(xiàn)地淋漓盡致。
在本部影片中,色彩基調(diào)主要呈現(xiàn)棕色、黑色、白色,而“棕色”“黑色”正是機械的顏色,“白色”則體現(xiàn)了人們內(nèi)心的空白和單調(diào)。與此同時,導演采用這樣單一色彩的鏡頭是為了告訴觀眾,機器時代的生活似乎就是如此,每個人都是孤獨的個體,沒有人交流,沒有人需要陪伴,但是這樣的生活正常嗎?
導演通過“冷色”展現(xiàn)出了人們內(nèi)心的孤獨和冷漠,而唯一能將這些灰暗照亮的就是陽光,因此影片中最突出的亮色就是光的顏色。在我看來這是作者對愛最好的表達方式,光本身就象征著溫暖,它對世間萬物的愛都是平等和無私的,凡是有裂痕,都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03、電影與現(xiàn)實的相遇,是為了訴說責任和成長
①只要走出舒適圈,外面的陽光就會照進來
短片剛開始的哈布洛先生每天過著重復單調(diào)的生活,枯燥而乏味,他認為這就是機械時代生活的全部。除了每天擺弄他那掛在墻上的照片,在規(guī)定時間做規(guī)定的事情之外,人生毫無樂趣可言。但是機械狗的出現(xiàn)更改了他生活的軌跡,當哈布洛先生走出他那狹窄的空間,將機械狗抱回家時,他的人生增添了新的色彩。
在我看來,哈布洛狹窄的空間象征著舒適圈,人們更愿意躲在安全的地方,因為無人打擾的生活雖然平淡無奇,但卻風險極低。然而世界的規(guī)律是:變化是唯一不變的事。當這個變化降臨的時候,我們或許可以像哈洛布先生一樣,走出去看看陽光,迎接新的生命。
②當心中有了羈絆,分享和包容就會孕育而生
機械狗的闖入,打亂了哈布洛的生活節(jié)奏。他不再一個人吃早點,不再一個人看電視,不再一個人睡覺,照片中也多了一條狗的陪伴,每天下班回家都有機械狗在門前等他。當機械狗恐懼時,哈洛布會不停地撫摸它,安撫它的情緒;當狗弄壞家里的東西時,他也沒有生氣。如果狗沒有在他身邊睡覺,他還要將熟睡中的狗挪到他的身旁。
而這一切都在機械狗進來之后悄悄地發(fā)生著改變。在我看來,哈洛布先生在與機械狗的相處過程中,彼此之間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情感上的羈絆。而這種羈絆讓哈洛布開始明白,自私的愛不再是生活的全部,還需要把這份愛分給他的狗;而新生命的闖入在帶來幸福的同時必然也會帶來傷痛,唯有用包容來澆灌這份愛,它才能更好地成長。
人生或許就是這樣,在獨自一人時,我們將最好的給了自己;當與他人有了羈絆時,愿意和他一起分享美好;當發(fā)生了爭執(zhí)或歧義時,因為愛,我們不再固執(zhí)己見,而是開始學著包容他人的不同。更難得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漸漸地理解了自己的不易,也原諒了自己的錯誤,讓自己從枷鎖中得以釋放。
③學會用責任擔負起成長中的重擔
影片中的狗雖然是機械制造,但是它會不斷地長大,大到撐破房門,撞壞家具,而這樣突如其來的變故讓哈洛布驚慌不已。原本以為他會將機械狗丟棄或是拆解,沒想到他為了呆萌狗拆掉了自己的家具,并且換了個大房子。在空蕩蕩的家里,他們互相依偎看電視,做游戲。機械狗雖然每天都會弄壞東西,但是哈洛布依舊淡定地喝著咖啡,撫摸著狗,過著幸福的生活。
在我看來,機械狗的長大與哈洛布的改變就如同人的成長一樣。在長大的過程中會發(fā)生很多變故,有些可以改變,有些卻無法控制,但無論是好是壞,我們都需要學會為自己和所愛的人負責。就像哈洛布先生那樣,縱使他無法改變狗的長大,但他可以肩負起成長的責任,為自己所愛的狗做出改變。
總結一下:
這部蒸汽朋克風的《哈布洛先生》雖然講了一個非常簡單的溫情故事,但它卻映射出現(xiàn)實中的很多問題,比如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享受獨處,而忽視了身邊愛的人;我們在獨自享受時,很少能想到身邊的朋友;對于舉手之勞的事情,有時會視而不見。但是內(nèi)心孤獨的人難道不需要陪伴嗎?這部電影給出了答案。
在我看來,人的一生注定由自己走完,但這并意味著人要孤獨一生。很多時候,只有在愛與被愛,和他人相處陪伴時,我們才能看到自己的另一面,才能在包容他人時,學會理解自己。人是社會性動物,因此成長也必定有他人的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