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介紹
《浣花洗劍》這部電影改編自古龍的小說《浣花洗劍錄》。
《浣花洗劍錄》在古龍的小說里只能算中等故事,還算不上巔峰之作。但這部作品非常特別,它講述一個瘋狂癡迷于劍術的日本武者挑戰(zhàn)中原武林的故事。因此它是古龍小說中唯一純粹體現“武道精神”,進而殉于這種精神的作品。
印象里這是少有的武俠小說以此為題材,估計學上三招兩式容易,但武學博大精深,武道的真諦更不是每個人都能理解。而武俠小說的作者真正練過武的少之又少,大多憑想象寫作,自然也無法在小說中精確表述了。
當然只有武道,也無法支撐起一個長篇故事。所以在挑戰(zhàn)的過程中,一系列的事件發(fā)生,江湖的名利、是非、正邪情愛等等都出現了。
成功的小說改電影
現在以電影為原點討論小說,或者在小說基礎上評論電影都已經沒有任何意義,因為導演楚原把小說改得面目全非。
從《浣花洗劍錄》到《浣花洗劍》,一字之差,差出了一千里去。
雖然影片的整體質量還不錯,演員也都表演得到位,但硬是把一部原本可以不俗的影片變俗了,唯一的解釋是商業(yè)性的考慮。
絕大多數把小說改編得面目全非的電影都是庸俗的電影,這部電影卻不一樣。它是筆者看過的這么多部楚原改編的古龍小說里最虛無縹緲、最童話、最遠離現實的!它真的是場夢,就如片名“浣花洗劍”一般超凡脫俗。
先解釋一下片名的意思,沒看過的人準會一頭霧水。
浣花是關外一個神秘的武林門派“浣花官”的簡稱洗劍,是浣花宮主的一把劍被浣花宮的某種水澆過后,成為了具有魔力的利器。浣花宮主在把劍贈給主人公白寶玉的同時又教會他花宮的絕招,使得他不但神兵在手而且武功大進。用他本人的話來說就是“讓你們見識見識什么叫浣花洗劍”。
這一來不但劇中的反面角色,白寶玉的敵人見識到了,觀眾也很見識了。儼然,此時已經成為一次成功的古龍小說改編。
旁枝故事的精彩
就像大多數流行歌曲好聽的是副歌一樣,許多電影最精彩的部分不出現在主線素里,而是存在于旁枝之中。這一點奇怪而又不可思議。
流行歌曲有它自身的特點,形式本身的,還有商業(yè)運作的需要,因而這么做是刻意的,刻意的目的不復雜但也不必在這里說起。但電影,主線索肯定是主打,電影的創(chuàng)作者總希望觀眾在看完一部影片后首先記住的整體的故事。
其實記住肯定是會被記住的,至少在被起電影說的是什么的時候,一般都能用兩句話概括電影的內容。問題的關鍵是很少有人再會無意識地重復去想起完整的影片的故事,而不再回憶不再想起和忘記根本沒有本質的區(qū)別。
但是,影片的某些段落、某個細節(jié)、某個人、某句話卻有可能令人難忘,會被一再想起、重溫、最終成為經典,成為個人生命體驗的一部分。這體驗并不來自現實生活、一個人的個人經歷,而是它已經和流淌的血液混合在一起,仿佛發(fā)自我們的內心,只是被另一個聲音,另一種畫面喚醒。有些東西我們不知道,不知道并不代表它不存在于我們的心靈之中。
《浣花洗劍》就是這樣一部主干敘事對我們而言無關緊要,甚至覺得沒什么可說的影片。
直到那個精彩的旁枝漸露端倪之前,整個電影都是乏味的。雖是旁枝、但就一部商業(yè)電影而言,必然和主干相連,只是它延伸出去、自有番海天空,而這跟旁枝就是影片加入的浣花官元素。
充滿相思的悲情故事
歸根結底,這部影片因為浣花官而有了存在的意義,最終沒有淪落為打成一團只是要爭霸武林的惡俗故事。此時,正在用用旁支故事的精彩,去展現這個悲情故事。
在表面的爭權奪利陰謀詭計之后,影片里依然有一條極其動人的愛情線。全靠了這條線素,影片里有了美好的東西,而這條線只和浣花宮緊緊聯系。
事情要追溯到十五年前,白水宮宮主紫衣侯和浣花宮的大小姐兩情相悅,訂有婚約。青木宮宮主和紫衣侯是好友,自然也不避紫衣侯的未婚妻,結果被紫衣侯發(fā)現好友和愛侶有親昵的行為,其實只不過是才華出眾的青木主在教朋友的未婚妻彈一首新曲子。不避嫌,正見其坦蕩。
但陷于愛情中的人沒有了理智,紫衣侯解除了婚約,導致未婚妻郁郁而終。愛女情切的浣花宮主一怒之下,再也不和白水宮來往,而且不許白水宮的人踏入花宮半步。雖是兒女私情的小事,但卻影響到了天下武林大勢。
此后事情的發(fā)展遠遠超出一段傷心的戀情,變成了兩段傷心的戀情。
原來院花二小姐原本和青木宮主的兒子冷冰如相戀,結果因為姐姐的悲慘情事,連累到愛女心切的父親為了保住僅有的一個女兒,不許她再和冷冰如見面。常說生離死別,這就是生離吧,明知道對方在那里,但就是見不著面,除了相思,還是相思,只有相思。
原來在中國不僅婚姻不是兩個人的事情,就連失戀也要牽連無辜。
結語
說到底,這部電影最主要的核心就是嫉妒產生的惡果,這是人性的悲劇也是人生而為人的悲劇。當一個男人嫉妒的時候,他的身份地位學識起不到任何作用,嫉妒因此成為殺人的利器,《浣花洗劍》的紫衣侯就正是這樣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