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介紹
1990年的電影《天若有情之追夢人》,是杜琪峰,陳木勝和林嶺東等電影人聯(lián)合獻給王天林導演的一份“退休禮物”,當然也被很多人公認是港式愛情片經(jīng)典之一。
之后《天若有情》又推出了兩部續(xù)集,但每一部的故事都是獨立成章。
一部是1993年上映的《天若有情2之天長地久》,該片其實是將上一部“富家女愛上窮小子”的故事進行調(diào)轉(zhuǎn),再注入了大量的賽車元素,打造成一部新的電影。另一部,應(yīng)該是該系列當中較少被人提起的,1996年上映的《天若有情3之烽火佳人》,主演,仍是第一部的兩位主角劉德華和吳倩蓮。
抗日戰(zhàn)爭時期,出身顯赫世家的國軍飛行員劉天偉(劉德華)在與日軍作戰(zhàn)時身負重傷,將飛機緊急迫降在雙山村。
不省人事的天偉被村民小禾姑娘(吳倩蓮)救起,在她的悉心照顧之下,天偉的身體日漸康復。
在后來的相處過程中,小禾被天偉的博學與浪漫深深吸引,而天偉也被小禾的善良純樸所打動,兩人之間漸漸產(chǎn)生了情愫。
而這一切,也被從小便和小禾定下姻親,村長的兒子大志所察覺。
盡管在此之前,天偉在炸彈爆炸中救了大志一命,但這卻并沒有打消他對天偉的嫉恨。
一次,村長和大志故意將天偉支開,趁他不在場的功夫向小禾提親,并以怕招來村民的閑言閑語為由,不允許她再與天偉見面。
此時,天偉也與空軍基地取得了聯(lián)系,并準備動身返回武漢。在臨走之前,他本想親口與小禾告白,但卻被村長極力阻止。
于是,天偉留下了一封書信等待小禾的回音,但當她趕到約定的地點時,天偉已經(jīng)飛離了村莊。
在飛往基地途中,天偉遇到了日軍飛機的截擊,而兩名戰(zhàn)友也為了掩護他而犧牲。
回到武漢的天偉被塑造成了“戰(zhàn)斗英雄”,并被安排轉(zhuǎn)崗文職工作,但他內(nèi)心,卻根本開心不起來。
天偉認為,這個“戰(zhàn)斗英雄”的榮譽,是用戰(zhàn)友的生命和鮮血換來的,這讓他感到了一種自責和愧疚。
于是,他決定繼續(xù)留在飛行中隊與兄弟并肩作戰(zhàn),并主動向隊長(方中信)請纓,承擔起帶隊轟炸日軍毒氣基地的作戰(zhàn)任務(wù)。
而在收到書信后,小禾告訴村長和大志她已經(jīng)下定了決心,要離開雙山村去尋找天偉。
正所謂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來到武漢的小禾,在街頭重遇了她朝思暮想的對象。為了天偉,她改變了自己的穿著打扮,努力適應(yīng)大城市燈紅酒綠的生活……她知道自己這輩子,已經(jīng)跟定這個男人了。
但兩人重遇沒多久,天偉外出執(zhí)行轟炸任務(wù)的時間也日益臨近。
深知自己此去生死未卜的阿偉,在出征前將自己的軍人證交給了小禾。飛行員的遺孀告訴她,這預示著天偉知道自己可能回不來了。
抱著與天偉最后一次見面的哀傷心情,小禾到機場送別了飛行中隊離開。
天偉在執(zhí)行任務(wù)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對小禾而言都是煎熬。
然而3個多小時過去,飛行中隊卻并沒有在指定時間內(nèi)返航,還與基地失去了聯(lián)系。
正當眾人都以為飛行中隊全員犧牲之時,天空中浮現(xiàn)的飛機影子又讓人們看到了曙光——這正是天偉等人歸來了。
眼見天偉平安落地,小禾心里的一塊大石頭也終于放下,她激動上前與對方緊緊擁抱在了一起,故事完。
在《天若有情》系列的前兩部中,杜琪峰都是只擔任了監(jiān)制工作,而這部《烽火佳人》則是由他親自上陣擔任導演。
也許是眼見《天若有情2之天長地久》陷入了創(chuàng)作瓶頸,所以這一次,本片一改之前兩部的現(xiàn)代都市背景,將男女主人公的浪漫愛情故事放到了戰(zhàn)爭年代,有點想把《烽火佳人》打造成一部香港版《亂世佳人》的味道。
此外,影片也不再以戀人之間的生離死別而作結(jié),而是改以圓滿結(jié)局收場,這些都反映出了杜琪峰想讓《天若有情》系列做出新突破的強烈渴望。
當國仇家恨與兒女情長交織碰撞在一起,其產(chǎn)生出的戲劇沖突,無疑要比現(xiàn)代時裝題材更加強烈,更蕩氣回腸。因為畢竟有特定的歷史背景作為依托,它能夠讓觀眾真切相信,在那個亂世之下的確會有這樣一段虐心,值得歌頌的愛情故事發(fā)生。這部《烽火佳人》亦然。
因是戰(zhàn)爭題材電影,所以不論是拍攝成本,制作精良程度,還是所表現(xiàn)出的視野和格局,本片都要比前兩部更大。為此,劇組還跑到了吉林長春取景,在那兒拍攝了劉天偉在村莊生活的戲份,以及飛機離開跑道,日軍在街道空投炸彈等等鏡頭。
值得一提的是,巫啟賢為本片獻唱的電影主題曲,還是由杜琪峰親自作曲。從導演,監(jiān)制,攝影到音樂,杜琪峰事事親力親為,可見他想要將這部《烽火佳人》拍好的良苦用心。
由于電影太過凸出男女主角愛情的浪漫,這也造成了其中一些情節(jié)的銜接和過渡不太自然:比如剛開始村長和大志百般阻撓小禾與天偉見面,最后卻又大方地將她放走。還有小禾僅與天偉相處了不短也不長的一段時間,就決定跟他廝守終生,這其中的動機還是欠缺了足夠的說服力。
而這也暴露出了當時香港電影人一個很普遍的通病:
更注重戲劇效果,不太注重細節(jié)上的雕琢。
1996年該片在香港地區(qū)公映后,票房雖超過了千萬港元,但也只排在同年港片市場總票房排行榜第27名的位置,就當時來看并不算突出,放到現(xiàn)在,很多人也認為它的故事還是不夠讓人滿意,并沒有超越《天若有情》第一部。
筆者認為,這部《烽火佳人》最“失敗”的地方,就是明明是個全新的故事,卻在片名副標題前面打上了“天若有情3”這幾個字。如果電影直接叫作《烽火佳人》也許結(jié)果會更好,這樣的話就能避免觀眾先入為主的觀念,并拿它與前兩部作對比,而杜琪峰在創(chuàng)作上,也不會拘泥于前作中的人物關(guān)系等等,能夠更放開手腳去做,可能會成就又一部經(jīng)典,而最后達到的效果要比現(xiàn)在更出色吧。
話說,你們認為這部《烽火佳人》就品質(zhì)來說,在《天若有情》系列中排第幾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