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介紹
“他們說,我有罪!”
形容枯槁的陳太婆,拄著竹棍,倚在門框上,張著一張黑洞般的嘴,笑著說道。斜斜的夕陽走了過來,將陳太婆的影子和笑聲定格在墻上。
陳太婆干咽了一口口水,“我說,抓我吧,反正我都是脖子都埋土里里的人了,還怕坐牢?可他們,又偏不!只說:你有罪,犯了法?!?/span>
似乎這是一個很大的笑話般,陳太婆說著,竟笑出了眼淚。抬起手,擤了一把鼻涕,擦在墻上。然后,又就著衣袖擦了擦眼淚。
“我辛辛苦苦,沒靠過一個男人,活了90年。突然,現(xiàn)在他們說,我有罪,還是跟男人有關(guān)的罪。”
說著,陳太婆又張著黑洞般的嘴笑了起來。

陳太婆是一個精明能干又能吃苦的女人。
在鹽鎮(zhèn)這個地方,沒有什么大的經(jīng)濟(jì)來源,唯有的,只是幾分土地和一雙勤勞的手。
兩任丈夫相繼離世,攏共給陳太婆留下了三兒兩女。隨著地,也給陳太婆留下了不小的生存壓力。
為了生活,農(nóng)忙時,她在不少人的土地上賣過力;閑暇時,在鹽鎮(zhèn)上出過不少貪。賣過豆腐、納過鞋底、縫補(bǔ)過衣服……但凡能有賺錢的機(jī)會,她從不放過。
就這樣,一點(diǎn)一滴,將兒女慢慢拉扯大。
她也曾有過“大投資”。在農(nóng)用機(jī)械剛出世的年代,她傾其所有購買了一臺花生挖掘機(jī)。只不過,一季過后,剩下的只是一堆廢鐵。
也許是有了頓悟,也可能是眼光同城里回來的女人有了交觸,在50歲的年紀(jì),陳太婆傾其所有,在鎮(zhèn)上開了一家茶館。
一時間,風(fēng)頭無兩。
所有來茶館喝茶的男客人人,都會被熱情地請進(jìn)后堂,受到茶館女招待的熱情款待。
盡管這些女人已經(jīng)多少有些花謝柳殘,但在鹽鎮(zhèn)這樣的小地方,還是倍受追捧。
所有去過后堂喝茶的男客人,都會心滿意足給陳太婆地遞上5塊錢茶水錢。
就這樣5塊5塊地攢著,竟是讓她給兒女?dāng)€出了買房的首付。

“哼!”陳太婆跺了下竹棍,“我知道有很多人背地里罵我,說我開'貓兒店'!是又怎么樣?礙著誰了?又不是我拉他們來的!不是我吹,那些姊妹,可都念著我給她們?nèi)萆碇幍暮??!?/span>
“沒客人來,我一樣供她們吃住,我收過一分錢?”陳太婆有些自豪,如老樹皮的臉上竟多了幾分神采。“都是女人,誰還不理解誰呢……女人啊……一輩子,只靠得住自己。”
陳太婆一生,正是如此。
雖說有過三任丈夫,卻沒一個靠得住。
第一任丈夫愛好喝酒,陪伴了陳太婆七年不到,便喝酒后遭了意外;第二任丈夫倒是不愛喝酒了,只是有了家暴的毛病。陳太婆同他相處了三年,便離了婚;第三任丈夫是個極為風(fēng)流時尚的人物,喜歡各種新鮮玩意兒。只不過,婚后不到一年,便外出打工沒再回來。
三個丈夫,真正留給陳太婆的,只有幾個兒女。

“雖然我耳朵聽不清了,眼睛也不靈了,但是我知道,鎮(zhèn)上不少人從我門口路過還指指點(diǎn)點(diǎn)呢!”
就在前幾年,有人將陳太婆的事跡傳上了網(wǎng),頓時引來了無數(shù)人的注意。討伐聲、指責(zé)聲,鋪天蓋地。
“派出所的小伙子過來,問來問去。我說讓小伙子把我抓進(jìn)去,他又不同意。只會跟我講什么犯法、不道德……可誰能跟我講,那個時候的我,怎么能養(yǎng)活我的兒女?怎么能在這個鹽鎮(zhèn)上,撥開一條有盼頭的活路?”
夕陽下,陳太婆的影子晃動了幾下,最終縮在角落。
“我有罪!那又怎么樣呢?我養(yǎng)活了我一堆兒女,那就夠了?!?/span>
陳太婆又咽了一口口水,然后,張了張嘴,又是發(fā)出一陣“呵呵”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