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介紹
點擊關注,每天都有名人故事感動您!

1993年,楊昆因在12集電視劇《洋行里的中國小姐》中飾演“寧杰”,榮膺第13屆大眾電視“金鷹獎”最佳女配角獎。
1999年,楊昆又因在23集家庭倫理劇《婆婆·媳婦·小姑》中飾演“仇家珠”,榮獲第17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女配角獎。
楊昆是我國最早的一批個體演員之一,至今已主演了《大鴻米店》《開張大喜》《天經地義》《斷奶》《紅娘子》《歡樂頌》《打狗棍》《羋月傳》《老嚴有女不愁嫁》等90余部影視劇。
年輕時因為忙事業(yè),楊昆沒有孕育自己的寶寶,人到中年后,她心生懊悔和遺憾。作為家喻戶曉的女星,楊昆為何被物業(yè)公司告上法庭?
01

1961年12月2日,楊昆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是家中獨女。她的父親楊嘉慶、母親曾翠云,都是昆明軍區(qū)文工團的演員。
上世紀70年代初,楊家父母遭受不公正待遇,從部隊轉業(yè),進入昆明鐵路分局當工人。
母親患有心臟病,冒著生命危險生下了楊昆,后來醫(yī)生提醒楊母,再孕育寶寶后果不堪設想,因此楊母沒有再妊娠。
楊昆從小就體貼母親,8歲時開始幫母親做飯、洗衣服。她小時候經常跟著父母去文工團看排練,父母演樣板戲《紅燈記》《杜鵑山》,楊昆坐在旁邊一看就是半天。
《紅燈記》的唱段和對白,楊昆能完整地背下來。

楊昆9歲時,跟著父母下連隊慰問演出,一家三口同臺演出《紅燈記》片段。爸爸演李玉和,媽媽演李奶奶,楊昆演李鐵梅。她演唱“我家的表叔數(shù)不清”贏得如潮掌聲,從此大家都叫楊昆“小鐵梅”。
從小學到中學,楊昆一直是學校的文藝骨干。她13歲那年,北京一家文藝團體來昆明辦演員培訓班,楊昆跑去旁聽,學了不少東西,也堅定了她做一名演員的決心。
然而1980年楊昆高中畢業(yè)時,父母卻不允許她報藝術院校,因為他們當演員受到過沖擊,心里有創(chuàng)傷。
父母讓楊昆報考云南大學歷史系,將來從事文職工作。誰知楊昆這年高考失利,在家待業(yè)。為給自己找點事做,楊昆就與一些返城的知青在街頭賣蘑菇。

1981年,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恢復招生,楊昆堅決要求報考。父母不忍女兒一年年在家待業(yè),同意了。
于是楊昆帶著父母給的100塊錢,從昆明坐硬座趕到上海。她輾轉找到上戲時,離報考結束僅剩半天。
楊昆身材高挑,有一雙迷人的電眼,還會唱京劇,順利被上戲錄取了。
考試完后楊昆回昆明,臉頰、耳根、衣服都是黑的,活像一個逃難的。原來她的錢花完了,是蜷縮在火車的鍋爐間回來的,父母格外心疼。

楊昆班上共有25名學生,很多同學拍過電影,尤其是宋佳、徐婭等已成名了。
大學期間,不少同學都拍過影片,但一直沒有導演找楊昆。臨近畢業(yè)時,浙江省話劇團排演日本作家尾崎紅葉的話劇《金色的夜叉》,導演來上戲挑演員,偏偏相中了楊昆。
在這部話劇中,楊昆扮演日本少婦“滿枝”。為了生存,滿枝將自己典賣給一個70多歲放高利貸的男人。
楊昆將“滿枝”的悲憤和哀怨,刻畫得入木三分。
02
中央實驗話劇院的領導看了《金色的夜叉》后,想將楊昆招進來。但當時的分配政策是邊遠地區(qū)來的,必須回到邊遠地區(qū)去。

1985年楊昆大學畢業(yè)時,被分配到廣西話劇團當演員。當時話劇市場不景氣,楊昆在團里無事可做,這不是她想要的生活。
上班半年后,楊昆砸碎了鐵飯碗,從廣西話劇團辭職了。她與申軍誼、馬曉晴、蓋麗麗等,成了我國最早一批演員個體戶之一。
離開廣西話劇團后,楊昆一個人拎著行李箱去廣州發(fā)展。但她在廣州人生地不熟,沒有什么機會。
于是1986年,楊昆去了上海發(fā)展,她成了上海第一個個體演員。楊昆沒有固定收入,沒有勞保福利,也沒有單位給她提供住房。她花600塊錢在上海租了一間房子,為了省錢,經常吃方便面。

楊昆“漂”在上海,方方面面的壓力都很大,這逼迫她四處找戲拍。
那時候全國每年出品的影視劇很有限,導演選擇演員時,也是優(yōu)先考慮有單位的演員。楊昆去薦戲時,導演問她是哪個電影制片廠的,楊昆說是演員個體戶,對方還以為她犯了什么錯誤被開除了,不敢用她。
楊昆不氣餒,一天天跑劇組,加上她是名??瓢喑錾?,還是贏得了一些機會。
幾年間,她接拍了《聊齋》《致命深淵》《76號魔窟》《老店》等影視劇。


1990年,楊昆在12集青春校園劇《十六歲的花季》中飾演“童老師”。童老師是高一(二)班的班主任,通情達理,深受同學們喜愛。
為了演好“童老師”,楊昆去上海一所中學體驗生活,并跟一位女班主任交朋友,觀察她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
《十六歲的花季》熱播后,尤其深受中學生的喜愛,楊昆收到很多中學生的來信。該劇因涉及早戀,兩代人的代溝,教育制度等問題,引發(fā)全民大討論,楊昆也被更多人所熟知。
楊昆成名后,戲約紛至沓來,先后出演了《小紹興傳奇》《大上海屋檐下》《楊乃武與小白菜》《哎呦,媽媽》《半夜驚魂》《血色玫瑰》等眾多影視劇。

因為生存壓力大,拍戲忙,楊昆4年沒有回昆明老家。父母很想她,邊給她寫信邊流淚。
看到父母的信,楊昆心里很難過。那時她沒有經濟條件孝順父母,拍《十六歲的花季》時,楊昆利用拍戲間隙,給父母各織了一件毛衣。
03
在建黨70周年獻禮劇《火種》中,楊昆飾演“陳林娣”。陳林娣愛上青梅竹馬的金松,但金松將她當妹妹。
得知金松結婚時,楊昆自己設計了這樣一個情節(jié):她捧起籌備嫁妝錢的儲蓄罐,慢慢地搖著,用力地搖著,響聲敲打著陳林娣的心,也敲打觀眾的心。陳林娣的兩行眼淚,流到了觀眾的心里。

拍完《火種》后,父母來上??赐?。楊昆花幾百塊錢給父母添置新衣服,她還特意買了一雙平跟鞋,陪父母在上海逛街。
1993年,楊昆與何政軍、傅麗莉等聯(lián)袂主演的12集電視劇《洋行里的中國小姐》在全國熱播后,引起巨大的反響。
在劇中,楊昆飾演女主角“寧杰”,寧杰愛上了何政軍飾演的日本老板。
楊昆憑借在劇中的精彩出演,一舉獲得第13屆大眾電視“金鷹獎”最佳女配角獎。


1998年,23集家庭倫理劇《婆婆·媳婦·小姑》熱播時,引發(fā)觀眾追劇。楊昆在劇中飾演女主角“仇家珠”。仇家珠是一位未婚的老姑娘,對剛結婚的嫂子橫加挑剔,導致婆媳矛盾更加尖銳。
楊昆因演活了“仇家珠”,獲得大眾電視“金鷹獎”最佳女配角獎。兩奪“金鷹獎”最佳女配角,彰顯出楊昆的演技和實力。
22集家庭劇《田教授家的28個保姆》,也是當年的熱門劇。在該劇中,楊昆飾演田教授的女兒“田憶文”。

田憶文出嫁多年,育有一個兒子。她自私、潑辣、驕橫,出嫁后還管娘家的事,回娘家時對保姆百般挑剔,將多位保姆氣走。
在《田教授家的28個保姆》中,楊昆的演技又有突破,深受好評。
楊昆為人爽朗,反應快,說話語速也快。她一邊拍戲,一邊在上海電視臺主持《新上海游記》欄目,每期節(jié)目15分鐘。
后來該欄目改名為《游遍上?!?,收視率依然很高。
04

進入2000年之后,楊昆的戲約絲毫不見減少,相繼推出了《家里比較煩》《走過花季》《笑傲江湖》《涉外保姆》《開張大喜》《青天衙門》《重返上海灘》《風滿樓》《仙劍奇?zhèn)b傳》《成長別煩惱》《天經地義》等一系列影視劇。
因為人到中年,楊昆扮演的大多是婆婆媽媽之類的配角。
在演藝圈,楊昆無論接戲的頻率還是速度,都超過很多女演員。有人問她:一個女人,干嘛要這么拼?
楊昆一聲輕嘆:我是個體演員,沒有工資,沒有醫(yī)保,沒有福利待遇,也沒有單位給我分房,我不拼能行嗎?我只有比別人跑得更快,才能生存下來。

這話讓人聽起來有些沉重和悲壯,但楊昆大大咧咧地說:還好了,我沒有單位,沒人管我,很自由。
上世紀80年代中期,楊昆結婚了,丈夫是上海人,在當?shù)亟浬獭?/p>
婚后,楊昆由于戲約不斷,一直沒有孕育寶寶。當時她覺得沒有孩子拖累,可以一心一意干事業(yè);加上看到一些女演員做了媽媽,身材發(fā)福了,出門身上有奶腥味,走到哪里都想著孩子,她覺得這種生活太磨人了。
丈夫疼愛、尊重楊昆,從不逼她做不喜歡的事。因此雖然他想要孩子,但并沒有逼楊昆妊娠。

父母曾多次催生,但他們遠在昆明,離楊昆太遠,根本無法左右女兒的人生。于是一年年下來,楊昆始終沒有下決心妊娠。
楊昆與丈夫在上海有一套別墅,生活條件比較優(yōu)越。2008年4月,楊昆已經47歲了,丈夫比她還大兩歲。
由于丈夫經商失敗,別墅將被法院拍賣抵債。于是楊昆與丈夫被迫搬出別墅,住進了出租屋。
2009年,網上突然爆出消息,說著名演員楊昆被物業(yè)告上法庭,原因是楊昆欠物業(yè)費4.5萬元。

一石激起千層浪。楊昆作為兩奪“金鷹獎”最佳女配角的著名演員,難道連4.5萬元的物業(yè)費都交不起嗎?
楊昆被推上風口浪尖,引發(fā)網友熱議。有些人感慨唏噓,為楊昆的處境擔憂。
物業(yè)公司訴稱:楊昆每月要交物業(yè)費1000元,從2008年4月1日開始,楊昆不再繳納物業(yè)費,她共計拖欠物業(yè)費、班車費、滯納金共計4.5萬元。
楊昆沒有回避,勇敢接受媒體的采訪。她說自己沒有收到法院寄送的起訴材料,會盡快解決此事。

近兩年,楊昆一直沒有在別墅居住,與物業(yè)溝通存在問題,導致拖欠物業(yè)費。事情曝光后,楊昆與物業(yè)公司妥善解決了問題。
據媒體報道,楊昆的丈夫經商失敗,欠下了千萬元債務,到了這個年齡,想要東山再起并不容易。
別墅拍賣抵債后,楊昆的丈夫仍有一部分債務。此后幾年里,楊昆一直拍戲幫丈夫還債。她演的是配角,片酬不算高,承受著巨大的經濟壓力。
一直到2014年,楊昆與丈夫才還清債務。無債一身輕,楊昆與丈夫都流淚了。
05

在幫助丈夫還債的幾年里,楊昆接拍了《風雨桃花鎮(zhèn)》《帶刀女捕快》《老嚴有女不愁嫁》《巾幗大將軍》《打狗棍》《辣媽正傳》《土樓里的女人》等眾多影視劇。
2016年,楊昆已經55歲,到了一個女人的退休年齡。她每月只有社保2500元,為了生活得好一點,楊昆不停地接戲。
僅2016年,她就接拍了《生命中的好日子》《我是杜拉拉》《轉身遇到你》等5部電視劇。
2017年,她又接拍了《找個好男人嫁了吧》《歡樂頌2》《苦樂村官》等4部影視劇。

尤其是疫情期間的2021年,楊昆有《風起南太湖》《理智派生活》《我們的新時代》等9部電視劇播出。
2022年,楊昆又有《我們的婚姻》《歡迎光臨》《加油!媽媽》等15部影視劇播出。
作為一個年過6旬的女演員,在疫情期間還能接拍這么多影視劇,真的不容易。另一方面,這也是楊昆實力、人緣的凸顯。
由于飾演的都是配角,楊昆一年的片酬,還不及流量明星一部戲的十分之一。因此楊昆依然要為生活奮斗。
疫情期間,楊昆還在網上直播帶貨,增加一分收入。


自從55歲后,楊昆的心態(tài)徹底發(fā)生了改變。以前她覺得養(yǎng)孩子很麻煩,會影響事業(yè),人到中年后,她開始羨慕身邊有孩子的夫婦:他們有個頭疼腦熱,孩子會過來看望;他們生活上遇到困難,孩子會跑前跑后。
尤其是過年過節(jié),兒女們會拎著大包小包的禮物,帶著寶寶過來團聚。那種歡樂氛圍,讓楊昆羨慕。
很多個靜夜里,回首自己的前半生,楊昆心里會生出懊悔和遺憾:要是年輕時生一到兩個寶寶就好了。
一個家庭,為人父母,真的缺不了孩子。這樣一想,楊昆的眼睛濕潤了。


2023年4月,楊昆跨入62歲門檻。她沒有孩子,與丈夫過孤獨的丁克生活。到了這個年紀,楊昆依然在奮斗。
僅2023年開年至今,楊昆就有《終有疾風起》《去有風的地方》兩部電視劇播出,電視劇《交錯的場景》也殺青了。
不可否認,楊昆在事業(yè)上是成功的,是不可多得的優(yōu)秀演員,為觀眾奉獻了一大批影視佳作。然而現(xiàn)實生活中,因為在合適年齡沒有孕育寶寶,這成了她的遺憾和懊悔。
每當談及此事,楊昆就感慨:生孩子還是要趁早,現(xiàn)在的年輕人千萬別嫌麻煩,到了做父母的年齡就趕緊生。
-end-
原創(chuàng)不易,敬請點贊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