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介紹
《贈婢詩》 唐(崔郊)
公子王孫逐后塵,綠珠垂淚滴羅巾。
侯門一入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詩詞故事】
唐末范攄《云溪友議》載:唐元和年間,崔郊因家貧寄居在姑母家。姑母家中有一侍女,容貌絕美,精通音律。一段時間后,崔郊和侍女互生情愫,產生了愛慕。然而,姑母由于家境原因,將侍女賣給了當?shù)氐娘@貴于某。于某也很喜歡這個侍女,于是就給了其姑母四十萬錢。崔郊對此悲傷不已,一直對她念念不忘,經常在于某的府門附近徘徊。
一年寒食節(jié),偶爾外出的侍女,邂逅了崔郊,昔日的戀人終于相見,兩人相擁而泣。臨別時,崔郊寫下這首《贈婢詩》。
后來,于某讀到此詩,為崔郊的癡情所感動,便讓崔郊把侍女領回去,成全了這對戀人,一時被傳為美談。

【附】
1、首句通過對“公子王孫”爭相追求的描寫,側面烘托出女子的美貌;次句以“垂淚滴羅巾”的細節(jié),表現(xiàn)出女子身不由己的痛苦。
2、“綠珠”,原是西晉富豪石崇的寵妾,“美而艷,善吹笛”。趙王倫專權時,他手下的孫秀倚仗權勢向石崇索取綠珠,遭到石崇拒絕。石崇因此被收下獄,綠珠也墜樓身死。作者用此典故,一則表明女子具有綠珠那樣的美貌,二則以綠珠的悲慘遭遇暗示出女子被劫奪的不幸命運,表現(xiàn)出對王孫公子的不滿,對不幸女子的愛憐同情。
3、“侯門一入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是傳唱千古的名句,多被用來表示戀人因貧富之間不可逾越的界限,而不得不成為陌路之人。
4、“侯門”指權豪勢要之家。
5、“蕭郎”本指善吹簫的蕭史,或風流多才的梁武帝蕭衍,后來借指情郎或佳偶,這里是崔郊自謂。
6、此詩以高度概括的語言,不僅寫出自己所愛被劫奪的悲哀,還反映了封建社會里由于門第懸殊所造成的愛情悲劇,因此具有典型性,容易引起人們的共鳴。
這首詩用詞極為準確。在封建社會里,造成這類人間悲劇的,上自皇帝,下至權豪勢要,用“侯門”概括他們,實在恰當不過。正因為如此,“侯門”一詞便成為權勢之家的代詞;“侯門似?!币惨蚱浔扔鞯纳鷦有蜗?,形成成語,在文學作品和日常生活中被廣泛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