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介紹
主播/作者 記者 趙世峰
歡迎來到索菲爸爸親悅讀。本期親悅讀跟大家分享一本與眾不同的圖畫書《我的媽媽》。媽媽題材的圖畫書非常多,這一本卻有它的獨到之處,用圖畫書畫家九兒的話來說,“從未見過一本書用這樣的角度來寫”。
說到媽媽題材的圖畫書,就不能不提英國圖畫書大師安東尼·布朗的代表作之一《我媽媽》。書中的媽媽無所不能,在孩子眼里簡直就是一位“超人”。而《我的媽媽》恰恰反其道而行,塑造了一位作為“普通人”的媽媽,她不僅普通,甚至有點憋屈、慵懶、窘態(tài)百出,但看過的人卻無不感嘆“真實”。

我剛出生的時候,媽媽的臉是腫腫的;我肚子餓了想喝奶的時候,她卻把奶瓶懟在了我的脖子上;無論多晚,呼喚她的時候總是第一時間回應;姥姥來的時候,她卻躺在沙發(fā)上呼呼大睡……有人說,當了媽媽才發(fā)現(xiàn),媽媽一點不偉大,沒自由、睡不夠、蓬頭垢面,甚至郁郁寡歡……但在人面前還得要強,沒有人懂得這些。
《我的媽媽》是從寶寶視角探究新生媽媽一年生活的生動圖鑒,用近乎嚴酷、夸張的方式,創(chuàng)新性地描繪了一位窘迫、狼狽,卻又真實的媽媽形象,以丑寫美,以惰寫勤,表現(xiàn)了母親的辛苦與不易。
這本書獲得了韓國出版文化獎,頒獎詞是這么說的:作者在這本書里,創(chuàng)造性地重塑了“母性”,現(xiàn)實性的圖畫拒絕將母性神話,可以被視為當代的一種覺醒。

原來,媽媽只是普通人,她的辛苦是真的,愛孩子也是真的。一本超寫實的“媽媽圖鑒”,走出以往圖畫書中媽媽的美好形象,因為真實所以感動,因為想全力以赴,所以才會狼狽不堪。
作為圖畫書,文字很簡單,卻精煉飽滿,假以孩子純真的眼光、單純的思想,“明知故問”,充滿了自嘲、幽默和智慧。比如開篇第一句:“我出生了,我的媽媽也出生了?!睙o論是剛“出生”的新手媽媽,還是過來人,抑或是爸爸,都能在這本書中獲得共情。

作者充分發(fā)揮圖畫書“圖”的表達藝術,用畫面來講故事,用圖來記錄“日子”,用細節(jié)來引起共鳴。這里跟大家分享一個例子:書中寫到“媽媽的包”,一大包塞的都是寶寶“我”的東西。我們可以在圖畫中看到奶瓶、紙尿褲、玩具等等一大堆,這其中還有一本圖畫書,熟悉的讀者一眼就看見了——美國圖畫書大師艾瑞·卡爾的《好餓的毛毛蟲》——作者在向前輩大師致敬。
包中還有一本書,這幾乎是唯一的屬于媽媽的東西——英國女作家伍爾夫的《一個自己的房間》。至于作家為何將這本書收入包中,有何寓意,讀者朋友可以自己去了解一下這本書。

獨辟蹊徑的創(chuàng)作思路、夸張而又真實的表情動作、畫龍點睛的文字與圖畫相得益彰,使得這本《我的媽媽》成為一本不可多得的圖畫書精品。
對了,因為書名實在太過“普通”,太容易“重名”,有必要告訴大家,它的作者是韓國的權廷玟,接力出版社今年4月剛剛引進出版。
編輯/后期 邱志強
值班主編 王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