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介紹
人類的肉體本身,就是一個極其復雜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數(shù)之不盡的微生物生存于人體中,有一些微生物和人類維持著“共棲(commensalism)”關系,即它們獲取人體的水分和溫度,但對人類的身體并無益處和害處;有一些微生物和人類維持著“互利共生(mutualism)”關系,即它們吸收人體內的一些營養(yǎng)物質,可它們分泌的一些物質也有益于人體;而有一些微生物和人類維持著“寄生(parasitism)”關系,即它們掠奪和侵吞人體的營養(yǎng)物質、還損害人體的健康。除了微生物之外,人體內還寄生著一些損人利己的小蟲子,英國《新科學家雜志》列舉了最普遍的人體寄生蟲,咱們一起看看這些可惡的(也是可怕的)小東西吧!

5.絳蟲 : 絳蟲是一種綿長的腸道寄生蟲,一般成蟲的體長可達72英尺(22米左右),不過它們的身體扁平、左右對稱、呈一節(jié)一節(jié)的環(huán)節(jié)狀,即便體長22米左右也不占太多的腸道空間。絳蟲并無口腔和消化道,并不啃咬和吞噬人體內的物質,而是用頭部的吸盤和倒鉤固著于人體的腸道內,通過體表吸收腸道內的營養(yǎng)物質。一般情況下,幼年的絳蟲先侵入變質的食物,隨著食物一起進入人體的消化系統(tǒng)、吸附于腸道內,3-4個月就達到了成熟期,一直寄生25年之久。所以,注意飲食的衛(wèi)生是防止絳蟲入侵人體的首要條件。

4.扁形血吸蟲 : 扁形血吸蟲也叫“裂體血吸蟲”,它們是一種十分危險的寄生蟲,寄生于人體某處傷口的血液中,會引發(fā)“血吸蟲病”。入侵人體之前,扁形血吸蟲生活于水中(比如小溪、水洼、湖泊、魚塘等等),一旦某人飲用了不潔的水、或是某人的皮膚接觸到了扁形血吸蟲,它們可以刺穿皮膚、侵入人體的內部。扁形血吸蟲會導致人體出現(xiàn)炎癥和臟器受損,特別是肝臟。

3.蛔蟲 : 蛔蟲是人體的腸道內最常見的一種寄生蟲,感染率可達70%以上,衛(wèi)生條件較差的農村地區(qū),蛔蟲的感染率更高一些,兒童是蛔蟲的易感人群,因為蛔蟲的感染率太高太普遍了,以致于“肚子里的蛔蟲”這一句俗話廣為流傳?;紫x狀如蚯蚓,體長在15-35cm之間,一般寄生于人體的腸道內,但它們會穿破腸道壁、入侵人體的其他臟器,進而引發(fā)更嚴重的蛔蟲病。

2.疥癬螨 : 疥癬螨的學名十分冗長“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一般簡稱“疥螨”即可,它們常常寄生于家畜和寵物的身上,比如它們寄生在小羊的身上、引發(fā)“羊螨病”。不過,經由人體與家畜(或寵物)的接觸,疥癬螨也可以寄生于人體的皮膚上,引發(fā)瘙癢、疼痛和發(fā)炎等等癥狀,若雌性疥癬螨將卵植入了人體皮膚的內部,那么情況更糟糕,人的體表會出現(xiàn)異常強烈的刺癢,且出現(xiàn)疥瘡。

1.鉤蟲 : 鉤蟲是分布于全世界、十分普遍的一種寄生蟲,特別是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鉤蟲更密集和活躍、感染率也更高,據統(tǒng)計,全世界的鉤蟲感染人數(shù)在9億以上。鉤蟲一般寄生于人體的十二指腸和小腸里,體長1cm左右,頭部生有一個發(fā)達和堅韌的口囊,口囊上長著兩對鉤齒,既可以刺破腸道的表皮、又可以牢牢吸附在表皮上,而且,它們在表皮的傷口上釋放抗凝血酶、致使傷口出血不止,這樣的話,鉤蟲就可以暢快的吸血了。

小考題 : 兒時,你是否患上了蛔蟲病?你是否擔心自己的子女感染寄生蟲?歡迎你留言討論。
(本號專注于歷史拾遺、奇聞異事和人物品鑒,還望你的關注和訂閱,萬分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