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介紹

文|羅冉峰
2023年1月底,美國藝電公司(eletronic arts)宣布,將為旗下競速游戲《極品飛車:不羈》(need for speed: unbound)持續(xù)推出免費內容更新,構建高質量的游戲線上服務。
《極品飛車》(need for speed)是最長壽的競速電子游戲系列之一。按照國內玩家用編號給游戲命名的習慣,目前最新作品《不羈》被稱為“極品飛車22”,可見全系列至今已誕生22部正式作品。而算上網游、手游、重置升級、套名發(fā)行等等不同形式的作品,《極品飛車》系列從1994年推出首作至今,包含超過30款游戲。
《極品飛車》大名鼎鼎,甚至衍生出同名電影,成為游戲改編影視中難得口碑尚可的作品。不過近年來《極品飛車》系列江河日下,在不同競速游戲通過社區(qū)化或電競化找到各自市場的今天,頗有彷徨失措之感。藝電承諾的后續(xù)服務是否能重振這個老牌ip,仍屬未知數(shù)。
零落的“競速大片”市場
《不羈》的發(fā)售過程反映了《極品飛車》系列不上不下的尷尬局面。
2022年10月6日,藝電首次宣布將推出《不羈》。正式發(fā)售日為12月2日,游戲的預熱宣傳周期不到兩個月。對于藝電這種大型游戲發(fā)行商來說,《不羈》相當于被定位為中型制作,得不到很強的推廣資源——盡管游戲定價為新主機(playstation 5、xbox series x|s)大作級別的70美元。相比之下,被玩家視為經典的“極品飛車9”《極品飛車:最高通緝》(need for speed: most wanted)2005年4月公布、11月發(fā)售,宣傳周期長達七個月。

《不羈》過場動畫采用漫畫風格,
保留了系列慣有的亞文化味道
當時《極品飛車》處于全盛時期,以“年貨”形式每年推出新作。相當于“極品飛車8”《極品飛車:地下狂飆2》(need for speed: underground 2)還在熱銷時,藝電就開始宣傳新作。
2013年的《極品飛車:宿敵》(need for speed: rivals,“極品飛車18”)上市后,“年貨”慣例被打破。這是該系列丟失市場最標志性的表現(xiàn)。下一款“極品飛車19”《極品飛車2015》(need for speed 2015)2015年才問世。而《不羈》與“極品飛車21”《極品飛車:熱度》(need for speed: heat)更加相距三年。
每一代《極品飛車》游戲各有不同風格或主題,但以“警匪追逐”最為獨樹一幟。幾款標志性作品中,例如《極品飛車:熱力追蹤2》(need for speed: hot pursuit 2,“極品飛車6”)、《最高通緝》、《極品飛車:熱力追蹤2010》(need for speed: hot pursuit 2010,“極品飛車14”)都是主打玩家扮演非法賽車手,通過與警車斗智斗勇來感受腎上腺素飆升。加上大量精美的過場動畫、電影大片式的劇情線,《極品飛車》系列以火爆刺激的標簽備受玩家青睞。

2020年,藝電還推出了《熱力追蹤2010》的高清重置版
不過這種獨特的競速游戲風格,似乎在開放世界游戲市場日益成熟后而失去亮點。以現(xiàn)代為背景的開放世界動作游戲,往往把格斗、射擊、飆車乃至跑酷等元素都匯聚在一起,同時擁有更復雜的劇情和更豐富的人物。追求視覺場面震撼的《極品飛車》玩家,本質上可能其實更熱衷集大成的開放世界大作。
《宿敵》發(fā)售的時期,市場上有《俠盜獵車手5》(grand theft auto v)這樣的開放世界傳奇,也有《看門狗》(watch dogs》這種加入黑客元素的新ip。在升級換代的游戲市場上,“警匪追逐”的魅力不再僅限于《極品飛車》。
再加上《極品飛車2015》要求全程在線游玩、《極品飛車:復仇》(need for speed: paycheck,“極品飛車20”)強推氪金內購等爭議,《極品飛車》系列的口碑更加遭遇重挫。
無緣電競化紅利
與此同時,競速游戲市場內部也變化劇烈。
《極品飛車》衰落時期,娛樂向的競速游戲王者之位,被微軟開發(fā)的《極限競速地平線》(forza horizon)占據(jù)?!稑O限競速地平線》衍生于更傾向擬真跑圈的《極限競速》(forza)系列,區(qū)別在于前者采用更自由的開放世界模式,以及提供更友好的操作門檻。在《極限競速地平線》中,玩家可以享受到與《極品飛車》類似的橫沖直撞感覺。
《極限競速地平線》沒有警車元素,但是擁有遠勝《極品飛車》的授權車輛陣容?!稑O品飛車2015》的授權車輛只有51臺,而早一年發(fā)售的《極限競速地平線2》擁有超過300輛不同類型的車輛?!稑O限競速地平線》以更出色的汽車文化代表性,獲得競速游戲迷的認可,目前已推出五款作品。
《極限競速》和《極限競速地平線》系列還通過一系列社交化運營來增加游戲活力,例如限時任務解鎖稀有車輛,或者加入挑戰(zhàn)其他玩家的賽道最佳成績的功能。部分線上模式更是娛樂性獨具一格。譬如一個類似“僵尸咬人”的模式,游戲剛開始時其中一位玩家扮演“僵尸車”。被僵尸車撞到的車也變成僵尸車,限定時間內沒變成“僵尸”的玩家就是勝利者。這種“碰碰車”玩法為《極限競速地平線》提供了常規(guī)爭奪名次以外的特色體驗。

《極限競速地平線》的地圖也是一絕,
第五代游戲以墨西哥為背景
《極品飛車》其實也沒有無視在網游化和社區(qū)化元素,只是在車輛數(shù)不足、服務器不穩(wěn)定等“先天不足”之下難以挽留玩家。
娛樂性難比擬競品,《極品飛車》在競速游戲的另一條賽道“擬真性”方面,更加沒有看頭。
《極品飛車》系列中并非沒有主打硬核擬真的作品,但只算短暫嘗試。代表作為兩代《變速》(need for speed: shift和need for speed: shift 2 unleashed,“極品飛車13”和“極品飛車15”),口碑還可圈可點 。然而藝電顯然認為擬真市場相對小眾,精力還是主要集中在警匪追逐主題。
藝電的判斷可以說對,但也有錯的部分。擬真競速是一個很有特點的市場。死忠玩家愛不惜手,而且會入手方向盤、變速桿、座椅等外置設備去提高游戲體驗。他們的樂趣主要在于通過游戲感受難得的真實賽車駕駛體驗,并以刷新零點幾秒的最佳圈速為樂。
有這種需求硬核需求的玩家,的確是少數(shù),但它能對接到一個升華的層面——成為現(xiàn)實賽車手。與《極品飛車》系列同樣長壽、索尼開發(fā)的《gt賽車》(gran turismo)系列就會組織全球性賽事,冠軍有機會進入真正的賽車隊試訓。在某些情況下,游戲成為有“車手夢”玩家的圓夢途徑。

《gt賽車》系列同為業(yè)界老字號,主打擬真跑賽道
于是擬真競速產生全新影響力。一方面,擬真競速與賽車運動的電競化順利融合?!渡窳粕罚╝ssetto corsa)、《r元素》(rfactor)等優(yōu)秀硬核擬真作品都有和現(xiàn)實賽車賽事結合,同時有自主搭建的競技體系。另一方面,擬真競速以“平民化”賽車娛樂的形式形成俱樂部,俱樂部會員可以在舒適的氛圍和高配置的模擬器下風馳電掣。這種商業(yè)模式近年在中國市場業(yè)已落地。
《極品飛車》系列既不能在娛樂性方面實現(xiàn)新突破,更不能基于擬真性開拓新商業(yè)模式?!敖鹱终信啤比缃窭蠎B(tài)龍鐘。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不羈》雖然不被藝電看好,同期銷量相對前作《熱度》也下降不少,但口碑倒是比較正面。玩家表示找到了一定的樂趣。也許這正是藝電愿意提供后續(xù)更新服務的原因。
藝電在官網表示,后續(xù)更新覆蓋新功能、新體驗、新內容,2023年3月將公布首個內容更新的細節(jié)。相較之下,上一作《熱度》在發(fā)售之后就基本進入“零管理”狀態(tài)。
作為美國知名游戲發(fā)行商,藝電體育的招牌作品,主要圍繞歐美市場喜歡的“車槍球”三大元素展開?!皹尅敝干鋼粲螒颍壳暗耐跖朴小稇?zhàn)地》(battlefield)系列;“球”指球類運動游戲,代表作為《fifa》系列和《麥登nfl》(madden nfl)系列。“車”指競速游戲,本來當家之作正是《極品飛車》。然而系列走下坡路后,藝電就失去了競速游戲的門面。
藝電力爭重新完善其游戲陣容的完整性,其實并未放棄重振《極品飛車》“雄風”。最耀眼的動作莫過于2020年,藝電作價12億美元收購英國知名競速游戲開發(fā)商“代碼大師”(codemasters)。完成收購后,《塵埃》(dirt)、《超級房車賽》(grid)、《f1》、《世界拉力錦標賽》(world rally championships)等焦點競速游戲ip都落入藝電手上。

目前f1官方授權游戲由代碼大師開發(fā)
但醉翁之意未必在酒。藝電似是更希望通過代碼大師的經驗,幫助《極品飛車》重生。2022年5月,藝電將代碼大師旗下的代碼大師柴郡(codemasters cheshire)制作組,整合到曾打造《熱力追蹤2010》等經典之作、總部同樣位于英國的“標準”(criterion games)制作組,共同開發(fā)《極品飛車》新作。
《不羈》正是制作組整合后的首款作品。從娛樂作品評分網站“元評論”(metacritics),《不羈》在兩大主機平臺評分均為77分,口碑遠超六十多分的兩款下坡路標志作《極品飛車2015》和《復仇》。
口碑回到正軌,但《極品飛車》系列是否能重新成為競速玩家的關注點呢?好消息是,《極品飛車》ip“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從谷歌趨勢來看,全球范圍內代碼大師其他游戲ip——包括《f1》系列(圖中的指數(shù)甚至可能包括f1賽事本身的搜索度)——過去一年的搜索指數(shù)整體不如《極品飛車》。系列的群眾基礎猶在。

四款競速游戲搜索指數(shù)對比
而挑戰(zhàn)在于,《極品飛車》系列對標的對手還是更加強大。從以上對比圖中可以看到,傾向擬真的《gt賽車7》在2022年3月發(fā)售時關注程度創(chuàng)造波峰,之后的搜索指數(shù)也大部分時間穩(wěn)壓《極品飛車:熱度》。而《極限競速地平線5》更保持搜索指數(shù)穩(wěn)定領先。證明兩個頭部競速ip的人氣。論口碑,《gt賽車7》87分、《極限競速地平線5》92分,更令《不羈》難以企及。
也許藝電必須接受《極品飛車》就算有所復蘇、也頂多保持不上不下的前景。一個接近三十年歷史的游戲ip,要保持歷久彌新,可謂挑戰(zhàn)重重?!稑O品飛車》的警匪追逐火爆風格,在競速游戲界還是獨一檔存在。然而令方便面巨頭叫苦的竟然是餐飲外賣平臺、搶走電視臺收視率的是各類視頻網站,經典產品受到沖擊往往源于市場需求變化,而非競品的升級換代?!稑O品飛車》的前進阻滯,也是游戲消費市場需求變化所致。產品力不足可能只是局部影響因素,未必是《極品飛車》下滑的罪魁禍首。
日后《極品飛車》怎樣挽回局面,只能看開發(fā)團隊的實力了。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繼續(xù)保持娛樂火爆路線,未來的《極品飛車》難以吃到競速游戲電競化的紅利,因為當前競速游戲電競化的主要傾向路線都在于擬真性。那是否可以通過目前摸索的線上服務來蹚出新路呢?也許《極品飛車》要重新反思“汽車文化”這個問題?!稑O限競速地平線5》收錄超過650臺車,《gt賽車7》也有超過450臺車,單是瀏覽車輛名冊,就仿佛在翻閱“汽車百科全書”。
《極品飛車:不羈》,只有勉強多于150臺車。
注:本文所用圖片來自各游戲開發(fā)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