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介紹
編者按:芬蘭是怎樣一個神奇的國度?以前,我對那兒的認知僅限于諾基亞、《鋼鐵蒼穹》和一個白爛的笑話: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護林員99%的工作,都是在森林里尋找拍專輯封面而迷路的黑金樂隊。
寒冷給了他們沉默古怪的性格,也給了他們沖破天際的想象力和迷人的文化。8月9日,worldcon(世界科幻大會)將在芬蘭舉辦,我們準備了為期7天的專題報道,聊聊北歐科幻、奇幻、藝術、雨果獎……還有那些冷幽默。
在油麻地一條緊緊巴巴的小街,我走進一個掛著“xx大廈”的單元門,上到二樓找rimber。這個芬蘭男人是程序員,二十多歲來香港留學、工作、結婚,還是不會說粵語。前兩天,公司裁掉了他的團隊,于是他跑到這個跆拳道館,教起了附近社區(qū)的小學生?!拔蚁矚g香港?!眗imber 一邊吃炸豬排一邊說,“芬蘭人太不愛說話了?!?/p>
這句話的長度大概是rimber每天說話的三分之一。
因為過于健談而不合群的rimber來自圖爾庫,芬蘭1812年之前的首都。提及故鄉(xiāng)千湖之國,rimber最自豪的是蒸桑拿。我倆一起蒸過一次,三分鐘我就受不了了,對著還在沒完沒了往木炭上澆水的芬蘭話嘮說,i’m finished。芬蘭人笑笑說,no. you’re totally not.
這個雙關語*是我聽他說過的唯一一個笑話。
* “我完事了?!薄安?,你沒有。”由于英文諧音還可以理解成“我是個徹頭徹尾的芬蘭人了?!薄澳悴挪皇恰!?/p>
"▲ 芬蘭人面癱?胡扯!以下是幾個富有情感的例子:1. 極度歡愉 2. 高聲狂笑 3. 無上喜悅 4. 深深沮喪......
呲著冰碴兒的冷笑話
過于沉默、內(nèi)向和害羞,是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北歐國家們互黑時,給芬蘭貼的最多的標簽。著名笑話一則:兩個芬蘭人走進酒館,一個問“近來如何?”,對方則像看精神病一樣地看著他說,“你到底是來喝酒的還是想聊天?”
個人最愛的芬蘭導演阿基·考里斯馬基(aki kaurism?ki)著名的“無產(chǎn)階級三部曲”之《火柴廠女工》完美地表現(xiàn)了這一點。電影前30分鐘充斥各種環(huán)境音——機器轟鳴,車輛駛過,人與人之間沉默而疏離。這可不是金基德《空房間》或《莫比烏斯》那種對語言的刻意回避,而是芬蘭社會的現(xiàn)實一角。
半小時后,卡蒂·奧廷寧飾演的女主角走進酒吧,說出了整部電影中第一句話:“請給我一杯啤酒。”
考里斯馬基兄弟的電影,就是芬蘭的切片展示,不論是真實層面,還是充滿寓言和冷幽默的平行世界??枴さ氯R葉與拉斯·馮·提爾構筑了丹麥電影的邪典,英格瑪·博格曼與楊·特洛爾則在瑞典傳承著現(xiàn)代主義電影的衣缽,但這些鄰居家的電影巨人都沒影響到長發(fā)寡言的芬蘭大叔——這群沉默的斯堪的納維亞西服男,拍的電影里,全都是是齜著冰碴兒的冷笑話。
《列寧格勒牛仔去美國》是一部音樂+公路片混搭的魔幻現(xiàn)實主義作品,里面那支詭異樂隊則是全世界搖滾文化符號的一小時宣言。電影講述了一群少言寡語的芬蘭農(nóng)民組成的布魯斯樂隊,前往美國尋找財路的忐忑星途。
這是一部劇透與否都沒什么關系的美妙電影,我經(jīng)常心情不好就打開它,然后充滿歡樂地抱著隨便什么零食看完。它還有一部續(xù)集叫《列寧格勒牛仔搭摩西》,是抵達墨西哥的牛仔樂隊的后續(xù)行程,從頭到尾把舊約惡搞了一遍。
考里斯馬基充滿自嘲精神地把芬蘭人虛構成了一個留著詭異飛機頭(大概是八神庵的3-5倍長),身穿骯臟西服,腳踩超長尖頭牛仔皮靴的民族。他們出生時就頂著每天耗費半瓶發(fā)膠的發(fā)型,嬰兒奶瓶里伏特加冒著氣泡。思念故鄉(xiāng)時,有老婆的掏出老婆的照片,沒老婆的手里也有一張照片,上面是家里的小牛犢或拖拉機。
這群寡語的蠻漢每天的生活只有種地、喝酒、擼琴,用蘇聯(lián)腔唱著美國流行搖滾,把兩個超級大國都損了個底兒掉。
▲ 想咱家的拖拉機了,無心練琴
現(xiàn)實中,唱著伏特加味兒英文老搖滾的列寧格勒牛仔則是一支正正經(jīng)經(jīng)的搖滾樂隊。除了時不時地和“亞歷山德羅夫紅軍合唱團”一起,開個翻唱歐美勁歌金曲的演唱會,還動不動就飛向宇宙,帶著太空競賽時期蘇聯(lián)勞動人民那種“人民公社生產(chǎn)力爆炸大狂想”的酒氣。
《列寧格勒牛仔去太空》就是這樣一張飛破天際的專輯。從第一首《where’s the moon》開始,一直到最后的《little green men》,牛仔們把社會主義大金曲唱遍全宇宙,吵得外星人都以為紅旗插到了家門口。全人類也攔不住他們在環(huán)形山邊上建個畜欄,將整個宇宙都人民公社化的堅定步伐。
戰(zhàn)斗民族的冷文藝
2010年后,最為科幻迷所知的芬蘭電影當屬《鋼鐵蒼穹》。導演timo g?sta vuorensola用奇大無比的腦洞把第三帝國搬進月之暗面,讓信息時代的地球與納粹的巨型機器帝國來了個天地大碰撞??催^的人都會記得有著傲人胸部的美國女總統(tǒng),以及那個亮眼的北朝鮮聯(lián)合國代表。
另一部想提及的則是《末日后的宇宙碎片》則是一個超小成本獨立電影,因為在2015年北京電影節(jié)參加展映環(huán)節(jié),被一部分(可能買錯了票)的中國影迷所認知。在那個浪漫化的廢土世界里,形形色色的幸存者像把“輻射”系列所有不靠譜的瘋子都搬了進來,瘋狂尋找舊世界的各類寶物——變形金剛、喬丹籃球海報、塑料回旋鏢等等。
或許你的小浣熊干脆面水滸卡,就是那個世界里的塔羅牌。
"▲ 《末日后的宇宙碎片》導演miguel llansó 和片中的寶物合影
芬蘭電影之所以在國內(nèi)譯介不多,很大原因在于字幕譯者的缺失(上面兩部都不是芬蘭語電影)。芬蘭語常與現(xiàn)代的希臘文和中文并稱最難學的語言,我懷疑是不是芬蘭語的語法規(guī)則,造就了這個新興民族的沉默性格(就因為他們自己都說不好)?
"▲ 從上至下,從左到右為:瑞典語法,丹麥語法,挪威語法,冰島語法,芬蘭語法
地處斯堪的納維亞東部的芬蘭一直是個民族交匯之處,中世紀作為瑞典和俄羅斯交界的行省一直打打停停。直到19世紀初,芬蘭全境被俄羅斯占領。
19世紀的芬蘭公國民族意識覺醒,并最終在1917年讓公國走入歷史,最終建立了芬蘭共和國。帝國夾縫中生存了幾百年的芬蘭人尤其熱愛自由與獨立,擁有全世界最古老的《新聞自由法案》,同時也是最早賦予婦女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國家(比建立共和國還早10年)。
芬蘭人的民族特點,與北歐的瑞典、挪威有些類似,但絕對從自己曾經(jīng)的斯拉夫宗主國那里繼承了極強的戰(zhàn)斗性。《冬季攻勢》(talvisota, 1989)是芬蘭的主旋律抗戰(zhàn)片,描述的就是1939和1940年那個寒冷的冬天,芬蘭人抵抗強大的蘇聯(lián)戰(zhàn)爭機器,最終,芬蘭輸了,但還是把斯大林干得臉上一點兒面子都沒有。
"▲ 著名段子一則:俄國偵查兵發(fā)現(xiàn)了一個芬蘭人,派了一個營去攻擊,結果俄國人大敗,俄援軍到達后,詢問發(fā)生什么事,奄奄一息的俄軍官說:“偵查失誤,對方有2個人!”
把毛熊國稱為“戰(zhàn)斗民族”?那是因為你沒見過芬蘭人。
軍迷們津津樂道的神級狙擊手里,綽號“白色死神”的西蒙·海耶(simo h?yh?)即成名于此。踩著滑雪板的海爺來去無形,總共有505-542名蘇聯(lián)士兵喪命于他的莫辛-納甘步槍之下(1890年代就列裝的爺爺級武器),另有200多人死于他的沖鋒槍掃射,直到英國人制造,印度人生產(chǎn),蘇聯(lián)狙擊手負責發(fā)射的一顆達姆彈把海爺?shù)陌脒吥樲Z爛,他才算結束了表演,然后用另外半邊臉奇跡般地活了下來,2002年才去世。
"▲ 這個芬蘭人在冬日戰(zhàn)爭期間干翻500個俄國兵,被開花彈打中臉但依然活了下來
芬蘭人長達一個世紀的建國史中,大量的文藝作品成為了他們的民族精神核心。最重要的當屬西貝柳斯(jean sibelius,芬蘭作曲家)的《芬蘭頌》。斯拉夫鄰居的圓舞曲和日耳曼交響樂夾縫里,芬蘭人有著全世界最棒的音樂基因。
于是在極端音樂方面,相比“黑死殘”為標簽的北歐鄰居挪威和瑞典,芬蘭人就像全世界金屬版圖中的一個三十二分休止符,代表了極端音樂與古典樂、交響樂的巧(gui)妙(yi)融合。許多死硬金屬黨痛恨,但很多小青年兒(注意這里有兒化音)特別喜歡的所謂“旋死”即是芬蘭金屬音樂主要貢獻的風格之一。
爛大街的“夜愿”nightwish 和h.i.m,曾經(jīng)的旋律死亡旗幟children of bodom,被《天下足球》用過好多年片頭曲的amorphis,特別中二熱血的startovarius,以及apocalyptica、ensiferum、insomnium……這些冷僻單詞后面都是一個個偉大樂隊。根據(jù)統(tǒng)計,全世界金屬樂隊最密集的國家就是芬蘭,一個小區(qū)里就有四五個排練室。
"▲ hevisaurus的專輯封面。在那里,兒童都有自己的金屬樂隊
極北之地的冷科幻
rimber之后,我從沒想過自己又會和芬蘭有交集。直到我看到helsinki(赫爾辛基)2017的小卡片,旁邊是一只用兩條腿直立奔跑的北極熊。遞給我卡片的人叫crystal m. huff,前世界科幻大會主席。
“大家質疑我們:赫爾辛基?那里是北極吧?北極熊不會在街上跑嗎?”談及申辦過程,crystal 總有無盡的笑話,“于是我們干脆用北極熊做了這次worldcon 的logo?!?/p>
crystal 喜歡用茴香糖作為芬蘭的名片,這種糖的黑暗程度略低于瑞典的鯡魚罐頭,你只會感覺在吃一顆八角(北方叫大料)味道的軟糖。或者說,它有點像一團軟糯的……甘草片。“我覺得吃過一次這種糖就會留下很深的印象,以此就會記住芬蘭。”crystal 如此解釋。曾經(jīng),我用這個思路推理,建議用豆汁兒作為北京申辦worldcon 的標志,在未來局得到0票贊同。
人口僅有500萬,芬蘭卻有著最成熟的科幻圈子。pasi karppanen 撰文《the finnish fandom - all you need to know about it》(科幻星云網(wǎng)上已有中譯),向英語世界的科幻迷們系統(tǒng)介紹了芬蘭科幻的現(xiàn)狀。
"▲ pasi karppanen與 “生x不x繁榮xx”(圖源:twitter@pasikoo)
芬蘭有定期舉辦的芬蘭科幻大會(finncon),而且已經(jīng)走出了首都赫爾辛基,全國各個城市輪流舉辦。finncon有一系列的有關科幻的報告、講座、觀影會、科幻圖書展銷、化裝舞會等活動,并有自己的最高獎項t?htivaeltaja獎。
除此之外,各個地域、城市、大學都有自己的科幻社團,除了定期舉辦粉絲聚會、讀書會之外,還發(fā)行了無數(shù)fanzine。比如jyvaskyla(芬蘭南部城市)的42協(xié)會,雜志名字叫alienisti(精神醫(yī)生);芬蘭科幻作家協(xié)會的雜志則名為kosmoskyn?(宇宙之筆)。
一些明顯不屬于人類符號語言構詞法的刊物和活動內(nèi)容,在芬蘭大地上生生不息地進行著。一些不乏搞笑元素,比如“fui (f?reningen f?r underligaintressen)”譯為“奇怪興趣協(xié)會”、“暴躁的禿頭科幻迷協(xié)會”等等。
"▲ 感受一下2016年finncon的畫風(圖源:2016.finncon.org)
在2016年的華語科幻星云獎上,crystal作為嘉賓發(fā)言時,首先提到了中文的第三人稱代詞“ta”,相比she/her/hers,中文與芬蘭語更為相似,即,在語音上不區(qū)分性別。這也與近些年,科幻圈女性主義和多元主義盛行的趨勢契合。正是這樣一位女性,將女性作者逐漸大放異彩的科幻文學最高獎——雨果獎,帶到了那座100年歷史的女性主義先驅國家。
對我來說,關于芬蘭最科幻的新聞倒不是worldcon,而是2017年是芬蘭建國100周年,挪威送給芬蘭一座山的“童話故事”。
1972年,挪威地理學家比約恩·哈桑在測繪挪威和芬蘭邊境線時,對18世紀50年代沿用的邊境線提出質疑:哈爾蒂山的山體大部分在芬蘭,可是海拔1331米高的山峰卻劃給了挪威。以致于芬蘭的最高峰是一處1324米高的斜坡。
挪威是個板塊交界的山地國家,芬蘭卻以“千湖之國”聞名,境內(nèi)一個像樣的山峰都沒有。哈桑在2015年向挪威外交部提出,重新勘定哈爾蒂山的邊境線,將這座山峰送給芬蘭。這樣,挪威損失了0.015平方公里的國土,幫芬蘭把境內(nèi)最高海拔提高了7米。
對“領土神圣不可分割”習以為常的人,一定覺得哈桑先生會被挪威鍵盤俠們憤怒炮轟吧?然而,最先為這個提議點贊的就是慷慨的挪威人民。facebook 上,大多數(shù)兩國人民都非常支持這個提議。外交部淡淡回應,憲法規(guī)定,挪威是“自由、獨立、不可分割也不可讓與的王國”,但又說“適當?shù)倪吘澄⑿≌{整不屬于割讓領土”。吊足大家胃口之后,這個聽起來有點“科幻”的故事卻最終沒有成真。2016年9月12日,挪威正式駁回了該項提議。
不過,犬牙交錯的國際政治中,能有這么一出甜美童話,即使最終落空,也讓人覺得,人類社會的希望,多了那么一點點。
2017年,第75屆worldcon(世界科幻大會)在赫爾辛基舉行,這件事已經(jīng)成為了芬蘭建國百年系列重要活動中的一環(huán)。這個國度究竟什么樣子?一顆味道奇詭的茴香糖,吉他手刺破天際的飛機頭和尖頭皮鞋,還是漫長的北歐白晝里,一本本制作專業(yè)、寫滿天書般芬蘭語的科幻雜志?聽了這么多蠱惑,你是不是已經(jīng)決定拎起行李箱,離開一成不變的都市生活,前往北歐完成一次科幻之旅了?那么,下面的tips免費贈送:
記得順路購買littala 的彩色玻璃器皿和amorphis 樂隊的鄉(xiāng)土金屬經(jīng)典專輯《千湖傳說》
勇敢地嘗完茴香糖后,用fazer 巧克力壓壓驚,找個小影院觀賞一下考里斯馬基短片20部聯(lián)映,去公園里看看無辜背鍋的北極熊
累了去有玻璃穹頂?shù)男∧疚堇镎魝€桑拿,晚上小酌幾杯本地款的”完全伏特加”(absolute vodka)
買一本埃迪特·索德格朗的詩集,阿基·考里斯馬基的dvd,再加上一張帕沃.貝爾格隆德(paavo berglund)指揮的西貝柳斯的《芬蘭頌》的黑膠碟
最后,如果是送給內(nèi)心柔軟的姑娘/糙漢,moomin(姆明)玩偶應該是最芬蘭的禮物選擇。這種老被誤認為河馬的小精靈,源自北歐神話中矮胖又遲鈍的巨怪(troll)。不過,千萬別以為姆明的故事是大森林里的溫馨童話——姆明爸爸是會造時光機的技術宅,而姆明一族的生存能力強到能捱過末日洪水和彗星撞地球。萌喪如此的科幻,也只有芬蘭人才能搞出來
▲ moomin,芬蘭女作家tove jansson 創(chuàng)作的卡通形象
"▲ moomin姆明一族芬蘭生態(tài)環(huán)保紙尿褲,你值得擁有
另外,別忘記帶回一只能砸核桃的nokia。順便說一下,1865年成立的諾基亞歷史比芬蘭共和國還要古老,最初是一個砍樹做紙漿的公司。
哦對了,云天明說的“赫爾辛根默斯肯”不在芬蘭在挪威。
“北歐科幻tour”是什么?
今年8月9-15日,未來事務管理局特派員將帶領科幻作家、評論家和編輯們,赴芬蘭赫爾辛基參加第75屆世界科幻大會(worldcon75),圍繞雨果獎、北歐科幻、劉慈欣簽售以及世界科幻文化,推出一系列報道、專訪和深度分析。
《不存在日報》將在微博對本次科幻tour進行跟蹤報道,包括雨果獎頒獎典禮的現(xiàn)場直播,你可以選擇以下方式參與:
1. 關注@未來局科幻辦 和話題標簽#世界科幻大會#,圍觀worldcon現(xiàn)場盛況,說出你的想法;
2. 微信添加未來局接待員(id: faa-110,報上暗號“75”),加入未來局粉絲群,第一時間參與直播互動;
3. 我們還在worldcon現(xiàn)場準備了一個獨具中國魅力的fan table,每天給全世界科幻迷介紹中國科幻社群相關話題。
如果你也將前往芬蘭,歡迎來我們的攤位合影休息.png? 我們的設計風格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