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介紹
問一句扎心的:
今年,你能回家過年嗎?
"
如果只能就地過年,握個手吧……你和sir一樣。
一年一次的團(tuán)圓,我們會失去其中一次。
而這段時光對年輕人而言,往往有著類似含義:
拉近距離,彌補(bǔ)隔閡,向父母證明長大的自己。
以往的春節(jié),很像日本電影《步履不?!?。
一開始,是久別重逢的親切。
過兩天,是小摩擦,小分歧,職業(yè)和選擇,情感和婚姻,你和父母總有聊不攏的地方。
又過兩天,你開始期待回去,回到自己的生活里。
可到了臨別上車、登機(jī)的一刻,又總覺得該說的沒說,該做的沒做。
看著父母揮別的單薄身影,你又開始心酸……
"
又不禁自問:
這一年一次,我們彌補(bǔ)了什么嗎?
為人子女,我們真能彌補(bǔ)什么嗎?
今年,對很多地球人而言是一次共同經(jīng)歷的隔閡。
沒想到“天涯共此時”這句古詩,還能這么用。
今晚,sir找了幾部電影。
送給遠(yuǎn)在天涯的父親。
我在長大,你在蒼老。
那些我彌補(bǔ)不了的,用電影試試吧。
01
有一種父子,在高墻的兩端
第一對父子,來自賈樟柯的《山河故人》。
他們之間有一道障礙,語言。
你能想象么?
父子之間的交流,還得靠電子設(shè)備即時翻譯?
"
"
但這對真是。
老張和小張,是十年前移民澳洲的一對父子。
國,是父親帶兒子出的。
可語言,是兒子怎么也教不會父親的。
轉(zhuǎn)眼十年過去。
曾在國內(nèi)叱咤風(fēng)云的老張,成了個無所事事的老家伙。
異國他鄉(xiāng)對他而言仍然陌生,因?yàn)檎Z言這第一道坎他都邁不過。
他操著一口濃重鄉(xiāng)音,一口口咪著老家的汾酒。
可想而知,說出的都是些什么話。
"
兒子小張,已經(jīng)成了道地的澳洲佬。
他適應(yīng)澳洲的天氣,適應(yīng)澳洲的工作,唯一不適應(yīng)的就是。
這位雞同鴨講的老爹。
成天的,他們用彼此聽不懂的方式,不遺余力地傷害對方:
老張聽得懂嗎?
聽不懂。
但兒子的態(tài)度,不用語言也能懂。
兒子對故土的選擇性遺忘,不僅是語言。
“有些事太占據(jù)腦容量了
該刪除就刪除”
"
"
還有母親。
因?yàn)槟赣H遠(yuǎn)在山西汾陽,七歲之后就失聯(lián)了。
"
"
誰讓他失去母親?
還有誰呢,不就是那個帶他遠(yuǎn)渡重洋的老張。
"
"
"
所以表面上他要的是遺忘,要的是自由。
"
而背后。
他要的是反抗,他厭惡這操持一切的父權(quán)。
電影中,老張有老張的難言之隱,老張無法在兒子面前挺直腰板做人,因?yàn)樗约憾急梢曌约海ㄒ蜇澑鎏樱?/p>
生活里,很多父親不像老張,沒那么特別的難言之隱,卻依然與兒子有著“時空”間的隔閡。
中國幾十年翻天覆地,語言隔閡的背后,是三觀的巨大差異。
表面上,是英語與漢語的雞同鴨講。
但背后。
就是三觀筑起的一道道高墻。
爭吵的父子,就在高墻的兩端。
無論墻兩邊的人再怎么真心,再怎么關(guān)心對方。
都是在“自說自話”。
你有沒有為你的孩子,變快一點(diǎn)?
你有沒有為你的父親,變慢一點(diǎn)?
2021,或許我們都該想想。
02
有一種父子,在河流的兩端
第二對父子,來自顧長衛(wèi)的《孔雀》。
說到《孔雀》,很多觀眾的第一反應(yīng)是那位母親。
她會為渴望飛翔的女兒,在背后奮力奔跑,一路收攏被風(fēng)吹散的傘包。
"
片中,這其實(shí)是個五口之家,除了母女,還有父子。
老高,和小高。
老高,典型的老實(shí)人,本分勤懇,話少嘴笨。
這樣的父親挺好,但這樣的父親,總有一點(diǎn)“不好”。
他關(guān)心孩子的方式,很笨拙。
“把這杯牛奶喝了
你也補(bǔ)養(yǎng)補(bǔ)養(yǎng)”
"
"
他跟孩子溝通的方式,很套路。
說到底就是“三句半”。
好好學(xué)習(xí);現(xiàn)在社會,沒知識是萬萬不行的;千萬別像你爸爸,錯過了好多……
"
"
"
"
前面是三句,那個“半”呢?
你聽這句——“回來!”
從小,每當(dāng)小高展現(xiàn)了對新奇事物的好奇心,老高就是這么一句:
“回來!”
小高就悻悻回去了。
"
這種父親,會把世界分成兩半。
一半是他看得見的;
一半是他看不見,也不想孩子看見的。
當(dāng)然,小高會漸漸長大,會漸漸藏起一些秘密。
這些秘密有些老高會發(fā)現(xiàn),會奪走。
比如,被青春期的小高,悄悄藏起的一張裸體畫。
"
老高的反應(yīng),總是義正言辭的:
“滾!你個下流的東西!”
但這種正義的審判姿態(tài),總會變成了插向小高心里一根根尖利的刺。
"
好吧,既然世界是未知的,父親是“正義”的。
那么孩子就只能藏起“邪惡”的自己,直到他終于有一天,長出足夠硬的翅膀。
一晃,就是很多年過去了。
漂泊歸來的小高,回到了老高的老破小家里。
他戴著墨鏡,穿著新潮喇叭褲,一副吊兒郎當(dāng)?shù)臉幼印?/p>
他帶回了父親明顯看不慣的媳婦,帶回了不是親生的孩子……
帶回了未成年時,對父親積攢的“所有報(bào)復(fù)”。
爸,你說我是流氓。
好的,我就是流氓,我還一家子流氓。
"
吃飯的時候,他露出了自己一根斷掉的手指。
怎么斷的啊孩子?
在外面這些年,你受了什么苦?
臉孔僵硬的老高很想問很想問,但問不出口。
他知道問,小高也不會回答了。
"
沉默的父子,就像在河流兩端。
小時候,孩子好奇的目光總會投向?qū)Π?,而一些笨父親啊,總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扭回孩子的腦袋。
而到了孩子真劃著船,一點(diǎn)點(diǎn)游上了對岸,他會拆了那條船。
父親只能眼巴巴,在河這邊干看著。
你有沒有鼓勵孩子,走遠(yuǎn)一點(diǎn)?
你有沒有鼓勵父親,走近一點(diǎn)?
2021,或許我們都該想想。
03
有一種父子,在刀刃兩端
這是一種特例。
但不能因?yàn)樯?,我們就忽視它的存在?/p>
老帕迪,一名牛叉的格斗教練。同時,也是一個酗酒、暴虐的丈夫。
他有自己失敗的人生。
不過好彩,他失敗的人生有三個出口:
老婆,兩個兒子,湯米和布蘭登。
家暴,就是他的“出口”。
這樣的父親,下場顯而易見,無非妻離子散,孤獨(dú)終老。
可這天,小兒子湯米,突然出現(xiàn)在老帕迪的門口。
"
十四年了,整整十四年。
再見到父親,湯米其實(shí)設(shè)想了無數(shù)種畫面。
每一種,都是這可惡的老狗各種晚景凄涼的慘樣。
可萬萬沒想到……
父親居然戒了酒,小日子井井有條,氣質(zhì)還相當(dāng)人畜無害。
"
憑什么?!
憑什么一家人都沒原諒他,上帝就原諒了他?!
"
十四年后,母親窮病交加逝世了。
哥哥建立了新家,慢慢試著淡忘童年的傷害。
只有自己。
自己也酗酒,也從事著暴力的格斗行當(dāng),也整天沒有好心情……
特么,多像那個垃圾老狗!
他其實(shí)很不想找父親。
但沒辦法,自己人生的出口,就是一場全美格斗大賽。
而老狗,是最適合不過的教練。
他的暴力他的殘忍他的無情,恰恰是最好的教練品質(zhì)。
當(dāng)然,湯米話也說得明白。
不是父子。
除了訓(xùn)練,一切免談。
提一句“兒子”,馬上走人。
"
啊忘記說了,電影名叫《勇士》。
敢打敢殺叫勇士嗎?
不對,那家暴都有理由了。
只有勇于面對大錯,才是勇士。
固執(zhí)地立于刀鋒兩端,那不叫勇士,那只是死要面子。
影片真正的結(jié)尾,不是比賽贏了……人生的比賽太多,贏一場贏兩場,不過就那么回事。
真正的結(jié)尾,是老爹終于做了正確的事:
他知道陪伴了,他知道付出了。
他知道人世間的所有失敗,都比不上親情的裂痕。
“我一直愛你
你和你哥,我的倆兒子”
"
彼此傷害的父子關(guān)系,像刀鋒的兩端。
很多中國父親不也一樣?
誤以為“男人老狗流血不流淚”,誤以為只有成為刀鋒,才是男人的成功。
而立于刀鋒兩端,兩個人無論多靠近,都只有鮮血淋漓。
那么,該怎么做呢?
04
有一種父子,吵歸吵,冷戰(zhàn)歸冷戰(zhàn)……
大過年的,說一點(diǎn)好的。
最后要說的這對父子,老牛和小牛。
他們的隔閡,也是億萬中國父子關(guān)系中的常見款。
和《勇士》類似,這對父子也有共同的愛好,音樂。
父親老牛喜歡唱歌,兒子小牛喜歡打鼓。
猜對了,都懷才不遇。
老牛到中老年活動中心報(bào)名唱歌,阿姨們表示n臉懷疑。
"
兒子打得一手好鼓,卻只有餃子館開業(yè)才請他去。
"
這都不是大事。
最讓老牛介意的,是話不到半句,氣氛就涼。
兒子新買的鼓槌,老牛拿來綁馬桶刷。
兒子罵:
“這可是人朗尼伍德(滾石樂隊(duì))用過的!”
"
老頭回懟:
“洋垃圾!”
"
老牛想提提小牛他媽:
“我要是不管你,我對得起你媽嗎?”
兒子回懟:
“我媽走的時候
您好像在加班是吧?”
"
老牛想緩和一下,溝通一下。
可一張嘴,還是給孩子下定義:
“今兒看了一篇好文章
說的就是你們這幫
z世代的孩子”
"
"
"
兒子不領(lǐng)情,繼續(xù)回懟:
“最討厭被你們下定義!”
"
互懟。
多么自然又糾結(jié)的相處方式。
你我為人子女,不要太熟。
行吧,父子倆就這么暗暗較著勁,眼看著春節(jié)也一天天臨近了。
誰會贏?
誰能向?qū)Ψ阶C明自己?
"
"
時代,歸根結(jié)底還是年輕人的。
沒想到,小牛在餃子店一次風(fēng)騷的剁肉視頻,居然在網(wǎng)上火了。
熱搜人設(shè):“菜刀鼓王”。
"
老牛咋整呢?
這中老年文藝匯演,這春晚會轉(zhuǎn)播的熱鬧演出,自己能行嗎?
慌。
萬一表現(xiàn)不好,這兒子,不是更不聽話了嗎?
真慌。
"
想知道這一對父子情如何收尾?
說實(shí)話,他們的收尾,是最簡單、也最有效的方式。
發(fā)現(xiàn)沒?
父子的隔閡,問題在哪?
關(guān)鍵詞就一個:兩端。
你們選擇了站在兩端。
那么無論是高墻兩邊的,河流兩岸的,還是刀刃兩端的……
都是兩端。
走到另一邊去吧,換種口吻,換種思考,換種溝通的方式。
無論何時,都不會晚。
其實(shí)。
父子是世間最相似的傳承。
你們的個性如此相像,你們的性格一脈相承。
你們的差異,永遠(yuǎn)只是時代的差異,不是人的差異。
放下自己,了解彼此。
不管何時,何地。
走到墻的、河的、刀刃的另一邊去。
這是一部真情流露的微電影《頂?!?/strong>。
請來的,也是真父子。
父親陳佩斯,兒子陳大愚。
導(dǎo)演,更是最懂中國人親情的張大鵬。
春節(jié)到了。
借著良機(jī),你要走近他。
別頂牛了,有那個必要嗎。
今年在一起,或不在一起,都別頂牛。
頂牛什么意思?
就是只說自己,不說對方。
只用“自己的話”說自己,不用“他的思考”思考對方。
別頂牛,好好聊個天。
放下自己的三觀,放下自己的思考,傾聽。
聽的姿態(tài)到位了,對方的心就打開了。
他會對你說他想什么,想做什么,還沒做到什么。
他會跟你說這么多年,你錯過了什么。
如此才有機(jī)會聊一聊,在未來,還能熱愛什么。
借著春節(jié),努力支持彼此的熱愛吧。
年輕,就該追逐熱愛。
身為父親,你早該放手一點(diǎn);
而另一面。
老了,就不配有熱愛嗎?
呵呵,可別小瞧你的父親。
愿你們的熱愛背后,有愛支持。
本文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