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介紹
2015年8月21日,北京的天空剛蒙蒙亮起,此時一間醫(yī)院的病床上,正躺著一位須發(fā)皆白的老人。
在他身邊圍繞著幾個人,眼神里充滿了哀傷。病床上的老人雙眼有些失神,他緩緩開口說道:“我一生只做了一件事……”
雖然老人聲音有些弱小,但是周圍的人都聽得很清楚,只因房間的氣氛壓抑得十分安靜。隨著他的話音落下,老人便緩緩閉上了雙眼,周圍的人頓時倍感傷心,淚流不止。
關于這位老人的故事可以說是一個傳奇,他叫做汪東興,此時已年滿百歲,可他在生命中的最后一刻,所說的事情又是什么?這位老人家到底有什么樣的身份?
信仰的誕生
汪東興是江西省弋陽縣人,出生于1916年1月。幼年的他家庭條件并不好,可以說十分貧困,但是他并沒有因這種家庭環(huán)境影響了成長。
他很小的時候就見識到了國家的衰敗,混亂的戰(zhàn)爭。他看到人們在悲慘生活下的場面,這讓他十分痛心。
雖然年幼,他也一直想要為自己的國家盡一份力。在年少時期,便接受了先進的革命思想,這對他的人生產生了很大的積極影響。
他信奉共產主義,覺得這種思想是當下人民黑暗生活中的曙光。他便積極地投身其中,在革命中吸取經驗,磨煉自身,個人能力得到了飛速的成長。
在1927年土地革命時期,方志敏曾領導了農民暴動,其中還很年輕的汪東興,便積極地參與其中。
在這場斗爭中,汪東興一度擔任過兒童中的小領導職位,這些經歷讓汪東興更深刻地意識到自己所追尋的真理,是正確的并且艱難的。
1931年的時候,十五歲的汪東興堅定了信仰,便加入了中國共青團。
由于他表現(xiàn)優(yōu)秀,年輕能干,還十分愛好學習,一度被提拔到了共青團書記的位置上,也足以證明汪東興雖然年輕,但是能力還是很不錯的。
汪東興也以此開啟了他為革命斗爭的生涯,1932年他參加紅軍時期便正式成為中國共產黨的黨員,并且在戰(zhàn)爭中一度擔任過各種一線領導要職。
汪東興依然十分努力地在學習先進文化,他艱苦奮斗不怕困難,深受當時上級領導的賞識,這也為他以后要做的事奠定了基礎。
他在長征時期經歷過許多場艱險的戰(zhàn)斗,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也依舊擔任了許多地區(qū)的政治委員,做關鍵的后勤工作。這些經歷都為他積累了寶貴的戰(zhàn)爭經驗。
1945年的時候,他便被選為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候補代表,雖然還是候補,但已經可以看出來,中央已經注意到這個優(yōu)秀的人了。
其實早在長征時期,彭德懷元帥便對汪東興提出過表揚,這個年輕人不僅十分勇敢,還具有指揮作戰(zhàn)的能力。
尤其是當初在金溪縣爆發(fā)的一場戰(zhàn)爭,只有他一個人身受重傷回到了大部隊地方。這個時候的他,只是在軍隊上受到了上級領導以及彭德懷元帥的重視。
真正讓他銘記于心的,還是周總理對他的關注。在解放戰(zhàn)爭時期,周總理也對這位文武雙全的汪東興十分感興趣,也因此放在了心上。
甚至有傳言說過,汪東興的武力可以和許世友將軍打得難分伯仲,要知道許世友將軍可是鼎鼎大名,還在少林學習過一段時間。
能有這樣的傳言,不管是真是假,都足以證明汪東興的能力十分優(yōu)秀了,直到有一天,周總理把他調到了中央,與他進行了一場談話。
這也成了汪東興的人生中,十分重要的一場轉變。在辦公室內,溫文爾雅的周總理放下了手中的筆,讓站在面前的汪東興坐了下來。
“謝謝總理!”能和周總理單獨會面的汪東興還有一些激動。
周總理笑了笑說:“不必那么拘謹,找你來是想談一談工作調動的事?!?/span>
汪東興有些迷糊,還是回答道:“一切都聽組織上的安排?!?/span>
周總理喝了口水,腦海里則想到了汪東興在以前的種種故事,年幼時期便追隨共產主義,十分熱愛學習,具有相應的文化素質,身手也十分不錯。
汪東興在周總理的注視下有些摸不著頭腦。沒想到接下來周總理說的一句話,讓汪東興驚訝不已,半天沒有緩過神來。
汪東興的人生“初見”
周總理點了點頭繼續(xù)說道:“我想讓你去給毛主席當警衛(wèi)員,有信心嗎?”
汪東興聽到這句話便愣住了,他從小就接受革命思想的熏陶,對于偉大領袖毛主席早就是崇仰萬分,沒想到他竟然能給毛主席當警衛(wèi)員。
要知道毛主席的警衛(wèi)員,可不是隨便什么人都能擔任的。周總理早就對汪東興進行了調查,得知他早年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是一位忠誠優(yōu)秀的戰(zhàn)士。
早年間他參加過多場戰(zhàn)斗,不僅文化方面十分優(yōu)秀,在戰(zhàn)斗領域也十分突出?;谒浻胸S富的斗爭經驗,周總理也認定了汪東興是最合適的人選。
就這樣,汪東興懷著十分激動的心情答應下來。但他還需要讓毛主席再看看合不合適,沒多久他便見到了自己最崇敬的毛主席。
毛主席對于周總理的安排自然十分放心,他也聽說過關于汪東興的一些事跡,所以看了看,聊了幾句,便同意了汪東興留在自己的身邊。
沒過多久,在1947年間,國民黨的蔣介石,突然派兵發(fā)起了對延安的襲擊。當時延安的守備力量很少,大部分兵力早就被派出去參加其他的戰(zhàn)爭。
一時間延安市的情況十分危急,而毛主席此時正在王家灣,距離國民黨的追擊部隊并不遠。
剛成為警備員沒多久的汪東興,雖然也很著急,但并沒有慌亂,憑借他豐富的作戰(zhàn)經驗,便有條不紊地安頓了起來。
可是他沒有想到,毛主席竟然比他還要穩(wěn)重,一點也不擔心撤離的事,反而要留下來看著敵人的實際情況才答應撤離。
這可把相關的所有人都急壞了,因為國民黨軍隊的攻擊十分迅速,很有可能一不小心便掉入了敵人的手中。
危急時刻,在一旁的周總理想出來一個辦法,他知道毛主席的脾氣便開口說:“主席的意思我們都懂,但是現(xiàn)在情況危急,要不要找個人替代主席看一眼?”
而一旁的任弼時也十分贊同,便詢問毛主席說道:“主席,不如留下了一個人帶些士兵查看敵情,我們先行撤退?”
毛主席想了想,頓時轉過身看向身邊的汪東興說:“小汪,這個任務交給你,敢不敢留下了查看敵軍的實際情況?!?/span>
汪東興的心里都急壞了,一門心思想要毛主席先走,便一口答應了下來說:“主席您放心,我一定完成這個任務,您快和諸位領導一起撤退吧。”
毛主席這才答應了下來,他對于汪東興的能力還是十分認可的,于是他又囑咐道:“我多給你留一些兵力,這個任務就交給你了?!?/span>
汪東興站直身子說道:“主席只需要給我留一個排的士兵,足夠了,其余人還是留在身邊保衛(wèi)您的安全。”
在眾人的勸說下,汪東興在危急中領命,看著毛主席終于撤退了,這才松了口氣,安排起來收尾的工作。
它本身就是毛主席的警衛(wèi)員,哪怕自己出什么事,也不能讓毛主席出什么事。毛主席撤退后,汪東興反而更加冷靜起來。
這些事情都安排好了以后,汪東興便開始琢磨留下來的事,對敵軍的情況摸底自然不是很難,但是他還想做一些事,為大部隊撤離留下充足的時間。
想到這,他在做完探查敵情的事情以后,便下了一個決定帶著手下的士兵在王家灣附近埋伏了起來。
人生中最重要的事
此時的天色已經黑了,并且還下著大雨,而國民黨的軍隊已經追擊到了很近的地方。
汪東興帶著幾十個人,分為兩隊,在山間路上的兩處制高點埋伏起來,很快國民黨軍隊便追了上來。
看見漸漸進入包圍圈的敵軍,汪東興要求狠狠地打,但是要保留一些火力,士兵雖然有些疑惑,但還是遵從了命令。
趁著黑夜和大雨,汪東興帶隊向國民黨軍隊展開攻擊,一時間不明情況的前頭敵軍部隊被打得狼狽不堪。
打退了國民黨軍隊,汪東興并沒有要求撤離,反而再次通知部隊準備戰(zhàn)斗,并且要求這次用全部火力狠狠地打。
不一會國民黨軍隊又帶頭沖了上來,再一次遭受到了汪東興的全力阻擊,一時間傷亡了不少。
當時的雨很大,電閃雷鳴之間,國民黨感覺對方的火力增強,以為來了支援,一時間不敢輕舉妄動。
而汪東興在第二次攻擊結束后,火速帶著部隊回到了毛主席身邊,并且如實稟告了相關的敵軍情報。
毛主席得知了汪東興的所作所為十分高興,對他提出了贊揚,并且夸他膽大心細,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原來早在撤出延安期間,汪東興有一個心細的舉動便讓毛主席注意到了。走的時候汪東興曾經詢問了主席是什么方式撤離,相關人員告訴他主席要做汽車走。
于是,汪東興便特意囑咐了機場的工作人員,給毛主席預留了一個汽車通道,又爭取了不少的時間。
從此以后汪東興這個人便被毛主席記在了心里,還一度夸周總理有眼光,選了一位這么優(yōu)秀的警衛(wèi)員。
毛主席一直把汪東興留在身邊,新中國成立以后,他也一直擔任著毛主席的安保工作,在此期間也身兼數(shù)職,但是他依舊把保衛(wèi)毛主席的任務放在第一位。
在此期間,他與毛主席的接觸中,兩人的感情越發(fā)親近,毛主席一度公開說過,汪東興不在我身邊我都有些不舒服。由此可見,毛主席對于汪東興是多么的重視了。
而汪東興在毛主席身邊的日子,也是獲益匪淺,整個人的提升都是巨大的,他覺得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使命,就是跟隨毛主席進行革命,保衛(wèi)他的安全。
這段時間中毛主席對他也越發(fā)器重,不過在1958年的時候,他曾經被調往江西省擔任副省長,還兼任農墾廳廳長,主抓江西的農業(yè)建設問題。
但沒過多久,毛主席便把他又調回了自己的身邊,并且安排他做一些很“艱難”的工作,因為那個時候國內正經歷著十分動蕩的時期。
備受器重的汪東興自然就被毛主席調到了身邊,并且于1960年8月?lián)瘟斯膊扛辈块L。一直在毛主席的身邊聽從安排,一度被提拔多次擔任警衛(wèi)方面的要職。
他的主要工作重心,就是配合中央領導在國內穩(wěn)定局勢,完成毛主席所交代的所有任務。
1965年的時候,汪東興便已經擔任了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可以說是十分重要的高官了,這與毛主席和中央領導對他的信任不無關系,也是他的工作能力的一種體現(xiàn)。
在此期間,他多次配合周總理與毛主席,在錯綜復雜的革命局勢面前,巧妙周旋,保護了許多險些被陰謀陷害的有功之臣。
可以說在當時布滿陰霾的局勢下,汪東興是打擊陰謀的主要力量,是毛主席與周總理十分重要的臂膀之一。
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斗勝利以后,汪東興再次獲得提拔,于1977年擔任了中共中央的副主席。當初貧困家庭出身的汪東興,憑借自己的努力,做到了如今位置。
簡直就是一個傳奇,但是他沒有擔任太久,在1980年2月,便辭去了副主席的職位,開始在家里關注著國家與社會的發(fā)展。
至于他為什么辭職,沒有一個肯定的答案。但是從一件事中應該能看出一些原因,那就是在幾年之前,局勢沒有徹底穩(wěn)定的時候,毛主席去世了。
也許就是這個原因,所以汪東興在彌留之際,才說出了那句遺言:“我這輩子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跟隨毛主席并且保衛(wèi)他,只這一件事,我就已經死而無憾了?!?/span>
如今先輩已逝,但是他的故事和精神,一直流傳到現(xiàn)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