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介紹
國慶節(jié)期間,京城各大美術館輪番獻上“寶藏”展覽,眾多名家名作見諸世人。無論你是喜歡徐悲鴻、齊白石的東方風格,還是關注達利、大衛(wèi)·霍克尼的當代詮釋,你都可以徜徉于京城的秋色里,尋訪到自己的文藝棲息地。
1.偉大歷程 壯麗畫卷——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美術作品展
地點:中國美術館
日期:9月26日至11月2日(9月28日至10月1日閉館)
推薦理由:徐悲鴻的《奔馬》、齊白石的《和平萬年》、李可染的《萬山紅遍層林盡染》、靳尚誼的《塔吉克新娘》、羅中立的《父親》、劉文西的《祖孫四代》……
480余件精品力作,匯集國內20余個重要美術館的經典藏品,幾乎囊括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所有的經典之作。中國美術館首次調用了全館所有的展示空間,除了館內三層的展廳被全部采用,戶外的庭院空間也被打造成為雕塑展區(qū)。
2.翰墨流金——中國國家畫院經典美術作品展
地點: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
日期:9月30日至10月7日
推薦理由:展覽集中展出了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公共藝術等經典美術作品120余幅(件),展覽分為“建立人民的新文藝”“面向現代的眼光”“走向新時代”三個板塊,既溫故了20世紀一群懷著“藝術救國”理想步入新中國的藝術家在“建設人民的新文藝”的感召下,走向現實生活和人民大眾,讓自己的藝術追求與時代脈搏緊密相連,又展現了新時代下的中國美術家如何在全球語境下進行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藝術創(chuàng)新。
3.越無人識越安閑——齊白石筆下的人物神情之二
地點:北京畫院美術館
日期:8月30日至10月16日
推薦理由:展覽以齊白石人物畫的演變歷程為線索,共分為:下筆如神在寫真(早期作品)、掃除凡格總難能(中期作品)、幸能筆墨不相同(晚期作品)三大板塊,以精彩的齊白石原作、詳實的文獻資料和難得一見的“手稿”還原齊白石大寫意人物畫的發(fā)展脈絡和藝術特色。展覽共展出齊白石的人物題材畫作近200件,其中不乏齊白石人物畫中的代表作,如《黎夫人像》、《嬰戲圖》四條屏、《不倒翁》、《尋舊圖》等。
4.不朽的人生——田漢生平事跡圖片展
地點:首都圖書館
日期:9月27日至10月6日
推薦理由:田漢是我國著名戲劇家、詩人,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詞作者。此次圖片展展出百余幅圖片和館藏古籍報刊,按照田漢的生活軌跡依次呈現,其中既有田漢年輕時發(fā)動南國藝術運動、領導左翼文藝運動時的舊照,也有他與聶耳、冼星海、夏衍等人的珍貴合影;既有他所創(chuàng)作電影、戲劇作品的劇照、海報、手稿,也有在民國時期出版的《田漢戲劇集》《復活》《阿q正傳》《卡門》等田漢改編劇本的出版實物。
5.體系的回響——隋建國1997-2019
地點: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
日期:9月28日至11月1日
推薦理由:作為國際舞臺上最具影響力的雕塑藝術家之一,隋建國多年的藝術實踐,在創(chuàng)作觀念、作品形式、媒介選擇、處理方法、時空經驗等方面都具有獨到的理解和認識。此次展覽將呈現藝術家1997年以來二十多年的藝術創(chuàng)作和思想體系的轉變歷程,以回顧展的形式全面而立體的展示出他的創(chuàng)作歷程和藝術探索,共分為六個單元和四個展區(qū),200多件作品包括雕塑、行為、裝置、影像和手稿、紀錄片、文獻記錄等多種媒介和形式。
6.馬修·巴尼:堡壘
地點:尤倫斯藝術中心
日期:9月28日至2020年1月12日
推薦理由:馬修·巴尼是美國著名先鋒藝術家和導演,他的作品混合了表演、攝影、錄像、裝置和電影等語言形式,廣泛使用了各種藝術媒介手段。此次是馬修·巴尼在中國的首次個展,展覽將呈現一部時長兩小時的影像作品《堡壘》,影片圍繞發(fā)生在美國愛達荷州鋸齒山脈狩狼的故事,交織展現了與狩獵相關的神話傳說和藝術創(chuàng)作。同時,展覽亦將展出與影片相關的5件巨型雕塑、50余件雕版與電鍍紅銅版作品,以及藝術家參與創(chuàng)作的展覽作品圖錄。
7.大衛(wèi)·霍克尼:大水花
地點:木木藝術社區(qū)(隆福寺)
日期:8月30日至2020年1月5日
推薦理由:大衛(wèi)·霍克尼是英國著名的當代藝術家。本次展覽以100余件作品回溯了霍克尼自20世紀50年代持續(xù)至今的藝術生涯,展現了其作品中所流露出的層出不窮的可能性,不僅僅局限于油畫、版畫和素描,還包括近年來他所感興趣的攝影、數字技術等新媒介。此次展覽是木木藝術社區(qū)的開館展覽,展出的作品包括泰特美術館的珍貴館藏,也是大衛(wèi)·霍克尼最具代表性的杰作,如《更大的水花》、《我的父母》等,與展覽共同展出的還有《康熙南巡圖》(卷六)和其他中國古代繪畫真跡。
8.達利的《神曲》版畫展
地點:山水美術館
日期:9月19日至10月18日
推薦理由:展覽集中呈現了達利于1950年代創(chuàng)作的100幅以但丁《神曲》為主題的版畫原作。這套版畫與《神曲》詩篇的三部曲在節(jié)奏、內容和內在精神上保持了一致。他以“地獄”、“煉獄”、“天堂”三大篇章為題,在這批作品中,我們仍然能看到他常用的一些夸張怪異的變形與繪畫符號,但他在這批作品的畫面中呈現給觀眾的,更多是理性的思考、深沉的情感,以及對但丁在《神曲》中對自由平等的訴求、對理想愛情的詩意表達和對現實生活中艱苦磨難的繪畫語言轉化。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 北京日報文化新聞部
聯(lián)合制作
本期作者:成長
本期編輯:韓軒
本期監(jiān)制:周南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