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介紹
這幾天,一部俄劇《零號病人》火了。
它讓咱們見識了一把戰(zhàn)斗民族的硬核,里面直接透過1988年蘇聯(lián)爆發(fā)艾滋病的事件,批判了各種亂象。
像是糟糕的治療環(huán)境,周圍人的恐慌,隱瞞病情造成的風雨飄搖......
這劇,拍得相當應景!
一來,與現(xiàn)在世界的境況很契合;
二來,今天(12月1日)便是世界艾滋病日,有特別的價值意義。
是啊,自20世紀80年代艾滋病被人類發(fā)現(xiàn),已致超3000萬人死亡,中國目前累計現(xiàn)存感染者則破百萬。
時至今日,大部分人仍是“聞艾色變”。
而針對這一“神秘”的病,咱國內也曾拍出來搬上大熒幕。
盡管公映版本足足刪減了50分鐘,但依然擋不住它是一部好電影。
《最愛》
本片上映于2011年,是當年影視圈的大爆款。
確實,它擁有最華麗、最有噱頭的陣容。
擔任女主的章子怡,在片中有幾場“泡水缸”“親熱”戲,在她的職業(yè)生涯中,稱得上是破尺度出演。
和她搭檔的郭富城,更是表現(xiàn)驚艷。
他把艾滋病患者的絕望,演繹得淋漓盡致,尤其片尾的哭戲,層次感十足,直戳人心。
因此有評論說,郭富城從偶像派到實力派的改變太徹底了。
講真,這兩位已經(jīng)夠頂了吧。
誰知,他倆在一眾配角面前,氣場還是得弱下來,畢竟,那一個個都是實力咖,都獻出顛覆性的形象——
濮存昕戴著齙牙。
蔣雯麗滿臉泥土,留著毛糙短毛,她出場不是在趕豬,就是在騎豬。
蔡國慶不再亮嗓,而是穿著白襯衣,扮演土包子。
接替蔡國慶亮嗓的,是王寶強。
只不過,話筒變大喇叭,曲子變rap。
有一說一,就瞅這陣容,這演繹,此片不爆,什么片爆。
但,在劇本面前,一切都變得不那么重要了。
是的,這是國產片第一次聚焦“艾滋村”。
讓時間倒回上世紀90年代,在中國偏僻落后的地方,人們?yōu)榱速嶅X,不惜賣掉自己的血。
而這一舉動,則讓這些人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片中,趙齊全就是利益熏心的中間商。
他在村子里大肆宣傳,賣血能賺取高額的利潤,于是,村民們蜂擁而至,踴躍抽血。
殊不知,這使得艾滋病毒悄然侵染了參與的所有人。
包括趙齊全的親爹老柱;
和親弟弟趙得意。
當?shù)厝藢⑵浞Q為“熱病”,并且,由于當時沒有特效藥和有效的治療手段,被認為一旦患上,就是等死。
因而,他們被親人、朋友,以及整個社會孤立。
趙得意原本夫妻美滿,擁有一個可愛的兒子,如今,老婆連根手指都不讓他碰,兒子也見他如見到老虎般瑟瑟發(fā)抖。
村子里的學?,F(xiàn)如今也荒廢了,孩子們大多都被送到縣城讀書,有條件的人家,則全家搬離老家。
能看出,感染者既沒有活著的樂趣,也沒有活下去的希望,生活可謂是墜入地獄,永遠看不到光。
影片的前半部,就這樣真實地還原了感染這些人,在村子里的窘境。
期間,他們也想過辦法。
老柱曾是村子學校的老師,在他的協(xié)調下,決定把學校當作宿舍,所有感染者全部搬來過集體生活。
大家各自帶些生活用品,糧食。
相互拼湊在一起,相依為命。
這一聽,構思還挺合理,挺美好。
然而,當實施起來,各種幺蛾子都出現(xiàn)了。
比如搭伙過日子,總得有人洗衣做飯吧。
能干的糧食姐主動攬下這些,但時日長了,她心里還是有些不平衡。
她竟然私自克扣糧食,充當“酬勞”。
比如物資短缺了,就開始有人丟東西了。
除了偷東西,還有人偷人。
當趙得意看到堂兄弟的媳婦琴琴也被送到這里,眼睛都直了。
這兩個人年紀相仿,再加上一個禁欲已久,一個整日被丈夫家暴,都是缺愛的人。
隨著朝夕相處,他們便干柴遇烈火,熊熊燃燒起來。
接下來的劇情,基本圍繞趙得意和琴琴這對患難戀人展開的,觀眾見證了二人如何艱難地走到一起;
又是如何共同度過痛苦的生命最后一刻......
感情線占比過半,使得影片上映后,被部分觀眾認為落入俗套,過于生硬,且太過煽情。
再加上,男女主原本各自有家庭,卻亂搞在一起,這讓觀眾怎么感動,并拍手祝福呢?
實際上,正如文章開頭寫的,針對質疑,導演顧長衛(wèi)親口承認,如今看到的版本是刪減后的。
在導演粗剪版中,愛情線占比不多,群戲是重點,且整體氛圍壓抑、沉重。
只是,由于不可明說的原因,該版本沒有公映。
必須承認,看不到粗剪版,是觀眾的遺憾,但能看到本片,也屬實是幸運的。
因為即便故事重心有變動,帶來的震撼,卻沒有減弱。
透過鏡頭,觀眾依然能窺探到很多很多。
有人為金錢瘋狂。
趙齊全在造成多人感染后,依然不知悔改,吃著人血饅頭。
什么賺錢,他搞什么。
繼賣血之后,他又賣起了棺材,還把廣告打到了學校門口。
至于他,則賺得盆滿缽滿,早早移居縣城,看上了電視。
有形形色色的人物,世間百態(tài)淋漓盡致。
感染上的人,去買東西,老板連錢都不敢用手拿;
大難臨頭各自飛的”夫妻情“;
當學校容不下自己,就只能躲在家中,大門緊閉,看著妻子的遺像,孤獨等待自己的死期。
也有對道德的探討。
廠長個人認為,與其說趙得意和琴琴之間是愛情,倒不如說是一種無奈的選擇。
他們兩個人的相戀是荒誕,可悲的。
琴琴為了買一瓶城里人用的洗發(fā)水,趙得意為了賺錢,他們賣血的原因本就夠苦了。
結果,又倒霉地染上艾滋。
他們又紛紛被妻子,丈夫給拋棄。
兩個可憐人相遇,在欲望的趨勢下,趁著還活著,自然而然就在一起了。
他們之間的愛,不是純粹的愛情。
中間鏈接他們的,是外人的冷眼,是對孤獨死去的恐懼。
鑒于此,趙得意愿意賠上全部身家,求堂兄弟和琴琴離婚;
琴琴也是多么的迫切的,想拿到紅色的小本本,并且,拿到后,她拉著趙得意滿村子的發(fā)喜糖。
她一遍又一遍,念著屬于她們的結婚證。
她笑著笑著,眼淚便不自覺從眼角流了下來。
或許,他們內心比誰都明白,為什么他們能在一起,為什么他們要在一起。
因為他們知道,死亡可能即刻就來。
當這一刻來臨的時候,他們便是彼此唯一的依靠。
回看全片,我們能發(fā)現(xiàn),本片之所以直到今天,都讓人回味無窮,五味雜陳。
其實是,基于兩個字:
真實。
但,這份真實,不局限于服化道無限貼合現(xiàn)實,也包括了影片沒有回避人的劣根性。
片中對貪婪,欲望,人性深處的種種的刻畫,讓人無語凝噎。
看完,那種沖擊感,是寒中帶刺的。
有一說一,這股子生猛勁兒,如今在內娛已經(jīng)很罕見了。
說真的,它或許不是一部滿分作品,但一定是當今社會真正需要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