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介紹
陳玉莎
友人知我喜愛山野之花,便邀我走進初冬的時光,走進大自然的領(lǐng)域。
跟隨友人走進山野。沿途而上,竟拾得滿目的迤邐風(fēng)光,一路上我只覺得是一個個驚喜向我撲來。山野誠然不欺我這生客,款款相迎,落我滿眼秀麗芳華,撲我滿身怡人香氣。
向來只在文字中欣賞到的迤邐風(fēng)景,此刻就在眼前,身臨其境中,如同走進一幅幅精美的畫卷。那會,晨霧已然稀薄,但殘留的霧氣仍在一些山菊花的花朵上,枝枝葉葉上結(jié)成了露珠,晶瑩剔透,倒令得這山菊更平添了幾分靈動。友人說,每年在這,大半個冬天里,山野便成野菊花的天下。
南方雖不及北方寒冷,但時常也是天寒地凍的,這種逆勢而開的野菊,叫寒菊,但我們更喜歡叫它山菊。它沒有擇地而生,貧瘠之地甚至是裂石縫隙都扼殺不了它生命,命運將它扔在哪,它便在哪生出根系,努力生長,縱情開放。不俱僻靜,不俱孤獨。山里的許多綠意悄然離去,鳥聲漸稀,百花也漸漸凋謝之時,唯它,在但凡向陽處的山腳下,山腰上,溪水旁開始了生命的盡情綻放,它足夠知足,只需一點陽光便回饋畢生的芳華。一叢叢,一簇簇,一片片,兀自芬芳,兀自姚堯,轟轟烈烈,分外醒眼。它是蕭殺的山野中生命的律動,它全然不顧寒流的侵襲,不顧北風(fēng)的凜冽,叫人看著頗為贊嘆,贊嘆生命的頑強,贊嘆它面對命運不公的不卑不亢。
山菊多以黃色為主,近看,一盞盞密集集并肩而立,深綠的枝葉上花頭攢動。偶見少許白色,黃色,紫色的花朵兒點綴其中,相映成趣,似一張張可愛的笑臉與我們相迎。遠遠望去,一處處密砸砸簇擁著的花朵黃金一般燦漫。它們似乎有著不同尋常的魔力,時常讓小北風(fēng)都忘卻了凜冽,當(dāng)起了傳播香氣的使者,一陣陣馥郁的香氣隨著小北風(fēng)彌漫在空氣中,傳遍山野,也沁入了賞花人的心靈深處。
我倒覺得它是仙女姐姐剪下的一窗明麗,隨意潑撒,將山野不經(jīng)意間裝扮得如此美麗絢爛,如此驚艷迷人。教人常常忘卻了山野里的那份寂寥與落寞。
彎下腰,攬一簇山菊入懷,湊上鼻尖,微合眼眸,深情輕嗅其芳香,如若畫面就此定格,定是嵌入山野里最美的時光。
臨出山野,我們摘了些山菊,愉快的將這山野的精靈捧回家。我將它插在書桌上的花瓶里,香氣充滿了屋子,書房變得恬靜而溫馨,心情也變得愉悅。伏案之余,我時常盯著這山菊沉思,甚至幻想夜晚入夢時,這小精靈會潛入我的夢中,與我傾訴衷腸。
書中的山菊永遠無法讓人切身體會到的邂逅山菊而生的種種情愫,置身于山菊中,我方真正懂得思索人生。真正明白那些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guān)的道理,簡單又深奧。
與山菊邂逅,感受生命頑強,感受時光的美好。
《巴蜀文學(xué)》出品
主編:筆墨舒卷
達州廣播電視報(達州新報)《鳳凰樓》副刊選稿基地。
凡在“巴蜀文學(xué)”平臺上同期閱讀量較高優(yōu)質(zhì)稿件,將被達州廣播電視報刊用。
投稿郵箱:gdb010@163.com
特別說明:作者投稿時,須標(biāo)明“原創(chuàng)文章,文責(zé)自負”字樣,如沒標(biāo)明或不是原創(chuàng)稿件一律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