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介紹
東方網(wǎng)記者包永婷7月12日報道:單雯憑借《牡丹亭》杜麗娘一角,一舉摘得第29屆戲劇梅花獎榜首,張軍主演過多個版本《牡丹亭》,實景園林昆曲《牡丹亭》更是駐演超過10年。二人首度攜手演繹的“2022上海大劇院版昆曲——重逢《牡丹亭》”,將于8月10日至14日在上海大劇院首演。
在昨天舉行的“重逢《牡丹亭》”媒體見面會上,單雯與張軍即興表演了其中的片段。對于參與大劇院這版《牡丹亭》,二人均表示十分興奮,并透露這部全新制作和各自演過的版本大相徑庭。
“拿到羅周劇本的時候,她講了時間循環(huán)的概念,我深有同感。”張軍表示,通常演《牡丹亭》的時候,“游園驚夢”是一個起點,這一版直到最后才出現(xiàn)《驚夢》。新劇對于夢相互的因和果,找到了獨特的路徑和解構(gòu)方式,讓自己怦然心動。“這一版確實不一樣,既有傳統(tǒng)的韻味,又能看到當代的舞臺,刷新了我們對舞臺美學的認知?!眴析┱f。
江南名丑、“梅花獎”得主李鴻良飾演石道姑。弘揚“京昆不分家”的梨園傳統(tǒng),上海京劇院的大武生奚中路跨刀出演大花神,將為這個過往多由旦角應工的人物賦予莊嚴雅正的氣質(zhì),京劇老生演員藍天受邀飾演陳最良。
全新昆曲《牡丹亭》不僅在演員陣容上有看點,也擁有實力主創(chuàng)團隊。戲劇制作人林愷,作曲家、文華獎得主孫建安,金曲獎得主李哲藝編曲,金像獎最佳服裝賴宣吾繼昆曲《浮生六記》之后再度攜手,舞美設計劉科棟、燈光設計邢辛多次獲得業(yè)內(nèi)大獎。
上海大劇院成立二十多年來,大江南北、名家新秀等不同陣容的眾多“牡丹”在此先后綻放,17位“國寶級”藝術家聯(lián)袂的大師版《牡丹亭》更是轟動一時。如今即將推出首臺打上大劇院版標簽的昆曲《牡丹亭》,總經(jīng)理張笑丁說:“上海大劇院一向重視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弘揚民族藝術形式。提煉傳統(tǒng)內(nèi)核銜接當代呈現(xiàn),讓多種藝術門類的跨界融合,去豐富觀眾的審美體驗,再次釋放傳統(tǒng)的經(jīng)典魅力,這在昆曲《浮生六記》的廣受好評中得到印證,也是大劇院創(chuàng)制中心今年重點打造的‘東方舞臺美學’品牌希望傳遞給觀眾的,最新的嘗試就從昆曲《牡丹亭》開始?!?/p>
《牡丹亭》取材于話本小說《杜麗娘慕色還魂》,融合魏晉志怪小說和唐傳奇有關故事寫成,一共五十五出。編劇羅周想在精讀原著文本的基礎上,破解“《牡丹亭》密碼”。其關鍵點在于兩個“夢”,一是杜麗娘之夢,見原著《驚夢》;二是柳夢梅之夢,見原著《言懷》。
“2022上海大劇院版昆曲——重逢《牡丹亭》”將基于原著的這番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搬上昆曲舞臺,以杜麗娘“起死回生”為主體,其中原著《言懷》《玩真》《魂游》《幽媾》《冥誓》《回生》為主,《驚夢》《尋夢》等名折名曲以出人意料的方式融入,所有新寫念白曲文均是化用原著。
與羅周再度合作,導演馬俊豐以“聽到后心里在放禮花”形容對編劇創(chuàng)新解讀的稱贊和認可。馬俊豐說:“羅周挖出了原著中的彩蛋關,而這本就隱藏在湯顯祖的筆下,對熟悉《牡丹亭》的演員而言都未必能夠發(fā)現(xiàn)?!痹诶デ枧_上呈現(xiàn),他表示,“借用心理學家馬斯洛創(chuàng)造的名字‘高峰體驗’,希望這版《牡丹亭》能夠集中在一晚三小時內(nèi),帶給劇場超越時空、超越過往的滿足與體驗?!?/p>
“2022上海大劇院版昆曲——重逢《牡丹亭》”首輪演出一連5場,今日起在上海大劇院官方平臺等渠道開票。根據(jù)最新防疫要求,劇院按50%限流開放。
來源: 東方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