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介紹
1645年 ,明朝滅亡, 清軍南下 ,直逼南京。
南京河邊有一對夫妻,女人勸男人說,大明已亡, 不如你殉國 ,我殉夫,咱倆投河自盡吧!只見男人摸了一下河水,說 :水太涼, 算了吧。女子聽聞此話, 轉(zhuǎn)身一頭栽進河里,死了嗎 ?沒死,男人將她撈起來 ,還活著一口氣,但兩人從此分道揚鑣。
這個男子是文壇泰斗錢謙益,女子便是清朝最有名的妓女柳如是,他們一個是大臣 ,一個是娼妓,但投湖殉國的卻是這個弱女子,柳如是的人生跌宕起伏, 幾經(jīng)周折,憑一己之力青史留名,是當之無愧的一代俠女。
今天咱就來聊聊清朝名妓柳如是的故事。
柳如是原名楊朝云,和很多不幸的女子一樣,幼年家道中落, 被賣入青樓,學習琴棋書畫等技藝,十多歲的時候被又一個叫周道登的人娶回家當小妾,此時已經(jīng)年過花甲的周老爺子,對柳如是很是寵愛,經(jīng)常把她“抱在膝上, 教以文藝”。
簡單介紹一下這個周道登,崇禎朝內(nèi)閣首輔,中過進士 ,當過大學士,這就意味著,周家有豐富的學習資源,柳如是小小年紀便對讀書寫詩產(chǎn)生了興趣,她不像別的小妾那樣爭風吃醋,而是不甘墮落, 抓緊機會讀書。
但是, 幾年后,周道登就兩腿一蹬, 駕鶴西去了,柳如是一向得寵, 遭人嫉恨,被其他妻妾聯(lián)合趕出了周家,于是, 她再次被迫流落青樓。
崇禎五年秋,14歲的柳如是流落蘇州, 成為藝伎,她曾是“前朝宰相”之妾,因此身價倍漲,同時樣貌出挑, 才情甚佳,迅速成為了最有名的頭牌,但柳如是不滿足于現(xiàn)狀,一直想脫籍從良。
崇禎六年秋,柳如是迎來了一個機會,這一年,她與一個叫陳子龍的男子結(jié)緣,陳子龍是文人才子 ,名門望族,兩人從詩詞歌賦聊到時事政治,一拍即合 ,很快同居,對于柳如是來說,如果能夠嫁給陳子龍,自然就能脫離賤籍, 成為良家婦女。
但遺憾的是,陳子龍的身份地位和她差距過大,兩人公開同居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流言蜚語壓在他們的頭頂上,陳子龍的正妻張氏受不了丈夫在外流連 ,夜夜不歸,于是帶人鬧上門來,柳如是不堪受辱 ,憤然離去。
不論是周家 ,還是陳子龍,都無法改變柳如是的命運,但她并沒有怨天尤人,而是心態(tài)豁達的游歷江南,并將自己的名字改為柳如是,取自辛棄疾的“我見青山多嫵媚 ,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在游歷期間,柳如是很快迎來了命運的轉(zhuǎn)機,崇禎十三年冬,柳如是經(jīng)人介紹,前往常熟拜訪錢謙益,錢謙益是誰呢?享譽文壇的大文學家,歷經(jīng)坎坷的東林黨老臣,同時還很有經(jīng)濟實力,從學識 ,政治前途和經(jīng)濟地位來看,錢謙益是不可多得的結(jié)婚對象,即使錢謙益比柳如是大了36歲也無妨,好在他們惺惺相惜 ,互相尊重。
兩人于崇禎十四年結(jié)為夫妻,錢謙益以嫡聘之禮迎娶柳如是,說明錢謙益把她當作正妻看待,柳如是不再是小妾、情婦,多年來的夙愿終于達成,柳如是十分高興,她也自然而然脫離賤籍,成為良民。
本以為嫁給錢謙益是幸福的終點,但柳如是沒想到,更大的苦難還在后頭,崇禎十七年三月,李自成揮師北上, 勢如破竹 ,攻占北京,四月 ,清兵入關(guān) ,李自成退出北京,從此大清定鼎天下,明朝滅亡。
對于頗有抱負的柳如是來說,故國滅亡是極為重大的打擊,好在事情還沒有到最后一步,明朝的殘余勢力建立了南明小朝廷,錢謙益受召去南京任職禮部尚書,柳如是大力支持丈夫,隨錢謙益去了南京。
但南明朝廷茍延殘喘 ,無力支撐,一年后 ,清軍南下,明朝軍隊不是投降就是逃跑,柳如是看在眼里 ,痛在心里,五月初八, 清軍渡江,直奔南京而來,作為守城之主,一個問題擺在了柳如是夫婦面前,是投降還是抗爭,是做降臣還是做烈士?
在這個重大抉擇面前,柳如是和錢謙益發(fā)生了分歧,錢謙益顧念城中老小的性命,不想做困獸之斗,決定獻城,而柳如是卻認為,大明王朝我們保不住,但能保住自己的名節(jié),即使是為國而死,也斷不能做沒骨氣的投降之輩。
看著眼前這個毫無氣節(jié)的男人,柳如是心中說不出的失望,她真正意識到,自己與丈夫所追求的東西,根本就是背道而馳,于是她退一步,勸錢謙益和她一起自盡殉國。
在一個平靜的夜晚,兩人來到湖邊,柳如是勸錢謙益一起投水,錢謙益沉默不語,伸手試了一下水,說 ,水太涼, 老夫恐受不住,柳如是看著貪生怕死的丈夫,從前種種如走馬觀花,心中只有失望,于是她奮不顧身 ,轉(zhuǎn)頭跳進水里,錢謙益連忙把她撈上來,柳如是撿回了一條命。
順治二年八月,錢謙益受召去清廷當官,啟程當天, 柳如是身穿紅袍給丈夫送行,明朝皇帝姓朱,柳如是此舉 ,用意不言而喻,她堅持不和丈夫一起走,寧愿留下來過苦日子 ,也不愿當官太太,以此表示與清朝的距離。
此后 ,錢謙益當他的官兒,柳如是則四處奔走 ,支持反清復明活動,一晃就是一年多,錢謙益在柳如是的勸說下,辭官回家,兩人過起了隱逸生活,并時常暗中支持抗清活動。
不料, 順治四年, 禍從天降,錢謙益突然卷進一樁反清案中,被逮捕入獄,錢家失去了主心骨,老老小小都陷入恐慌之中,唯有柳如是想盡辦法, 四處聯(lián)絡,托了不少關(guān)系 ,賣了不少人情,才把錢謙益救出來。
此后 ,夫妻倆仍然堅持抗清,或變賣家產(chǎn), 或奔走聯(lián)絡,夫妻倆同心協(xié)力,為抗清志士提供了不少幫助,康熙三年五月,錢謙益離世,柳如是為夫君操辦了喪禮。
然而, 錢謙益尸骨未寒,一眾族人就上門來鬧事,張口就要錢家還錢,原來 ,是錢謙益年輕時惹的禍,當年錢謙益有權(quán)有勢,與族中人的經(jīng)濟糾紛不清不楚,族人見錢謙益斷氣了,拿著多年前的借口編造些假帳,立馬上門討債,但這些年錢家資助抗清義士,早就山窮水盡,怎么辦?
柳如是并未慌張,鎮(zhèn)定的走上樓去,人們見她許久不下來,上樓查看,只見柳如是早就吊死在房梁上,留下一封墨跡未干的遺書,46歲的柳如是香消玉殞,人命關(guān)天 ,那些莫須有的債務從此沒人提起,錢家老小得以保全。
柳如是雖為妓女卻熱愛讀書,是不甘墮落,投湖自殺殉國 ,是忠心報國,奔走救出夫君 ,是有情有義,最終自盡保全一家老小,是勇敢決絕。
她的一生 ,是傳奇的一生,也是值得后人欽佩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