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介紹
一個集中營的死亡絕境,一個為了生存的謊言,一門為了維系謊言而創(chuàng)造的語言,一位納粹軍官和一位猶太人囚犯之間傳奇般的故事。如果沒有影片中靈感來自于真實事件的注解,很難相信《波斯語課》類似的事件真的發(fā)生過,反映二戰(zhàn)中納粹德軍和猶太人題材的影片有很多,但基本上都沒有突破“魔鬼與羔羊”的模式局限,《波斯語課》獨辟蹊徑,直接走進“魔鬼”和“羔羊”的心靈深處,還原了人性的豐富性和復雜性,揭示了人性蛻變的深刻歷程。
《波斯語課》出場人物很多,但具有重要作用和鮮明性格塑造的只有幾個,一號人物吉爾斯,二號人物科赫,配角麥克斯、艾爾莎、雅娜、指揮官、馬爾科、雅各布,其他人基本上都是龍?zhí)琢恕?/p> "
一號人物吉爾斯的性格內(nèi)涵豐富而厚重。這個人物孱弱的外表下蘊藏著一顆堅強的心靈。他長得個子矮小、形象邋遢、眼神中充滿了憂郁和哀傷,作為一名猶太人,在法西斯種族滅絕的屠刀下注定面臨著悲慘的命運,但正是這個其貌不揚的小個子在看似無法逆轉(zhuǎn)的生死絕境中迸發(fā)出一種強大的生存智慧和力量,面對法西斯沖鋒槍的掃射,幾乎所有人都陷入一種瀕死的僵直反應,放棄掙扎聽天由命,他卻能夠急中生智倒下裝死,并謊稱自己是波斯人,恰好德國軍官科赫正在懸賞尋找波斯人學習波斯語,就這樣他用半塊三明治換來的《波斯神話》贏得了一線生機,猶太人吉爾斯從此也就成了“波斯人”雷扎。吉爾斯雖然暫時保住了性命,但他的生存環(huán)境極其險惡,幾乎所有人都不相信他的波斯人身份,即便是軍官科赫本身也是滿腹狐疑,何況還有兩位仇人下級軍官麥克斯、秘書艾爾莎,他們虎視眈眈處處刁難隨時準備加害,這時候的吉爾斯簡直是一步一個坑,步步是陷阱,一不小心隨時都會丟了性命。任務也不斷加碼,由每天四個單詞變?yōu)樗氖畟€,吉爾斯在廚房里一邊干活一邊還要編造著假波斯語單詞:父親——巴巴、母親——安塔、盤子——魯特、叉子——卡爾斯、面包——拉支、勺子——巴拉、肉——甘克、魚——其姆┈每一個單詞都寄托著一份生的希望,也暗藏著一份死的危險。天無絕人之路,有一天科赫要他登記集中營囚犯的名冊,吉爾斯豁然開朗,他終于找到了竅門:用那些囚犯的名字作詞根編造假波斯語單詞,此后的兩年多時間里,編造出兩千多個假波斯語單詞,進而編造出一門有詞匯有語法的新的語言,一門只有他和科赫兩個人懂的假波斯語,也逐漸贏得了科赫的信任和尊敬,憑著一種生存的意志和信念,吉爾斯硬是在死亡絕境之中為自己開辟出一方生存的空間。
在納粹集中營這種極端殘酷的環(huán)境中,作為一名猶太人囚犯,生命朝不保夕更難有什么尊嚴,然而吉爾斯卻用自己的鮮血和堅強,一次又一次捍衛(wèi)著生命的尊嚴。
吉爾斯一不小心出了紕漏把面包和樹都翻譯成“拉支”,科赫懷疑他欺騙了自己而瘋狂地毒打他,罰他去采石場做苦力,飽受折磨的吉爾斯患上了重病,昏迷中依然說著假波斯語的胡話,科赫終于打消了對他的懷疑,把他當成了真的波斯人。事后,科赫與吉爾斯面對面,說你考考我吧,吉爾斯馬上就說“拉支”,因為這個詞吉爾斯差點丟了性命,這時候堅定地說出這個詞,讓科赫感到內(nèi)疚甚至向他道歉,作為一個命如草芥的囚犯,吉爾斯面對強權(quán)和暴力堅定地捍衛(wèi)著卑微的生命中最后的一絲尊嚴,正因為如此,科赫不僅對他有了一份敬意,也多了一些關(guān)心,給他吃的還把自己的舊衣服送給他,從此這兩個納粹軍官和猶太囚犯之間的人物關(guān)系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轉(zhuǎn)變,科赫不僅尊重他、信任他、關(guān)心他,而且一次又一次在生死關(guān)頭救了他。
在科赫的保護下躲過一次大屠殺的吉爾斯回到集中營,門口遇見站崗的麥克斯。麥克斯說你真像一只七條命的波斯貓啊,我這人偏偏很倔,非要看著你死掉不可,你準備好去死了嗎?要不就現(xiàn)在吧!這時候的吉爾斯微微點了點頭,旁若無人地走進集中營,扔下不知所措的法西斯暴徒,就像一個視死如歸的戰(zhàn)士走向戰(zhàn)場,他再一次勇敢地維護了生命的尊嚴。
又一次囚徒大轉(zhuǎn)移(集體處決),吉爾斯將生的希望留給了別人,自己選擇了死亡之路,科赫斥責他為什么為了一個沒有關(guān)系的意大利人而和一群無名無姓的囚犯一起去送死,吉爾斯說他們都有名字的,都不比你差,至少他們不是殺人犯。很難想象這段對話是發(fā)生在納粹軍官和猶太囚犯之間,這時候的吉爾斯不僅已經(jīng)看破了生死,而且站到了道德的制高點上,代表成千上萬無辜的生命向法西斯暴徒發(fā)出了憤怒的吶喊,這吶喊不僅宣示著生命的尊嚴,也迸發(fā)出人性的光芒。
《波斯語課》告訴我們生命中有一種堅強叫活下去,告訴我們所有的生命都有生存的權(quán)利,告訴我們卑微的生命也應該有的尊嚴,告訴我們所有含冤逝去的名字都不應該被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