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介紹
上一篇,榮媽講了語文類的幼小銜接我都是怎么開展的,這一篇按照原計劃,我們講講數(shù)學。比起語文來說,對于幼兒園級別的小朋友,數(shù)學類的經(jīng)典參考書就多了。
兩年多前,我其實就介紹過榮哥用的幼小銜接教材了,我當時還把要給榮哥讀的書拍了張照,因為有點壯觀……

雜七雜八的,但除了歷史和四五快讀之外,其他的就都是數(shù)學思維類的,“學而思雙雄”和“專注力大書”都在其中,可見我當時把重金壓在了什么上面,當然歷史時期有它的歷史局限性,這一點我不否認,數(shù)學重要,語文英語其實也重要。
摩比愛數(shù)學
摩比愛數(shù)學這套書在我家近兩年的假期中出現(xiàn)的次數(shù)非常多,作為“學而思雙雄”之一的摩比系列,是相當經(jīng)典的,小學低年級會遇到數(shù)學問題,里面都有涉及,比如多角度分類、圖形重疊、行列位置等等,非常全面。
這套書分為綠色萌芽篇(小班),紅色探索篇(中班),藍色是飛躍篇(大班),根據(jù)年齡區(qū)分難度,課程設置也非??茖W。

每節(jié)課的第一頁都有相應的知識導航,有知識點的大綱,還可以掃碼聽視頻講解和題目解析,我一般都是先掃碼聽視頻講解,然后再進入后面的做題環(huán)節(jié)。
這本書的好處是不需要你來講,通過有趣的視頻觀看就能讓孩子了解所學的數(shù)學概念了,對于普通家長來說非常友好,啟蒙難度極低。
題目解析的視頻我沒用過,一般來說,有大人引導的話不太需要看解析視頻。不過,如果我們自己對題目有疑問的話,也可以參考視頻,總之視頻設置得很貼心。

視頻看完后,接下來就進入第二趴——思維互動,這一趴的題目在之前的視頻講解中大多都出現(xiàn)過,孩子只要認真聽了,基本是原題照搬的,為了讓孩子看過之后,再讓練一遍鞏固鞏固,看看他是不是真的聽明白了,相當于做例題。
第二趴原題做完之后,就可以做第三趴——闖關游戲了,這個相當于課本上的課后練習題,題型會有些改變,形式上也會有所不同,一節(jié)課一般5個關卡,難度逐級遞進。
總體來說,難度不大,適合啥也沒接觸過的“小白”孩子和“小白”家長。
因為它從教程到練習題基本都給你搞好了,所以對家長的要求不高,陪著孩子一起跟著摩比豆學,你很容易知道如何去引導孩子,用什么樣的方法,非常推薦!

榮哥當時做過摩比的小班,雖說他那時已經(jīng)上了大班,但我想著他之前也沒接觸過數(shù)學思維啟蒙,所以就讓他從小班開始刷起。
后來發(fā)現(xiàn),其實真的沒有必要從小班開始,因為摩比的體系是每個階段都有涉及這個數(shù)學知識,只不過根據(jù)年齡段的不同,難度會有所晉升而已。

同一個數(shù)學概念,小中大班不同的點在于知識的深度,如果你的孩子已經(jīng)上了大班,其實直接從大班開始刷就可以了,如果覺得不保險,從中班刷也行,不用擔心沒有刷小班會落掉哪些基礎性的數(shù)學概念。
摩比每一個層級都會涉及相同的數(shù)學概念,不過是根據(jù)孩子的認知程度難度不同而已。鑒于摩比愛數(shù)學一套六冊也不便宜,大家直接從孩子的年齡購入相應的階段就行了,不需要非得從小班開始刷。
哥哥只刷完了小班就沒再刷,因為我覺得難度不大,且基本的數(shù)學概念他也知道了,他那時都大班了就直接給他上了七大能力,這個我一會兒說。
妹妹是認認真真地按照年齡從小班開始刷摩比刷到大班,非常系統(tǒng)地走過了摩比體系。所以,數(shù)學啟蒙真的可以從小班就開始的。
雖說大班開始也不晚,但一步一個腳印的好處是,孩子對于數(shù)學概念的理解會更深刻,生活中對數(shù)學思維的運用會更敏銳。
學前七大能力課堂

學前七大能力課堂(后面簡稱“七大”)是學而思雙雄的另一本經(jīng)典之作,它也是一樣按年齡分為三個階段。
這套書我買的時候,七大才出了前三冊,所以照片上,每個階段只有三冊,后三冊現(xiàn)在也已經(jīng)出了,如今再在網(wǎng)上買,可以直接買到全六冊的。

每節(jié)課開始,依舊會有課程大綱,告訴家長這一節(jié)培養(yǎng)的是孩子什么能力,它跟摩比一樣,也是教學模塊相同不同階段難度遞進深入。
因此同理,大家根據(jù)孩子的年齡段購買相應的階段就行了,不需要非得從小班開始刷起。
榮哥當年做有效銜接是完完全全大班才開始,摩比刷完小班6冊之后,我就直接給他上了七大能力的大班,七大區(qū)別于摩比的地方是,第一它沒有視頻講解,上來就刷題,題量和難度都比摩比大。
二來它基本不講課本題,相信我,刷過一遍七大,完全不用擔心孩子都會了上了小學不聽課,跟課本只是掛鉤不大,因此跟摩比的內容基本不沖突,他倆互補非常nice。

所謂七大能力包括:抽象概括能力、空間想象能力、推理論證能力、運算求解能力、數(shù)據(jù)處理能力、應用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
七大能力雖然看上去不以講為主,以題為主,它并不是單純的刷題練習冊,而是通過做各種各樣類型的題目鍛煉孩子的各項能力。
榮哥上了小學后我再翻過來看七大的題,基本沒有跟數(shù)學書上有關的題目,拼拼圖、走迷宮、找不同、做數(shù)獨,還有編程……總之都是非應試類的題目。

很多題目下面也有給家長看的引導提示,不會讓你陷入困惑,學而思就這點好,都把指導思路告訴你了,不怕菜鳥媽不會引導。

甚至連描線和繪畫能力都照顧到了,這是依姐做小班題時的杰作▼
小班的依姐真的是把數(shù)學上成了美術課的感覺。
由于榮哥踏踏實實刷過七大的題,所以數(shù)學老師課上搞什么數(shù)獨啦、拼4巧板、玩記憶棋之類的東西,榮哥都不怵的。

能力在那里,題型換成什么樣子的都難不倒他。所以,幼小銜接教的是什么呢?不是加減乘除、不是填空、選擇應用題,而是思維邏輯。
未來的教育也一定會更加靈活,各式各樣的教學形式也已經(jīng)雨后春筍般在各大學校里進行試點了,所以數(shù)學思維和數(shù)學能力的鍛煉,比刷題更重要。

雖然沒有視頻講解,但是每一課結束都會有個簡短的“七大帶你看世界欄目”,為了讓孩子開視野、知世界,一兩分鐘的視頻很短,但會講一些有趣的事情,我把這個環(huán)節(jié)當做是寶貝們認真學習后的獎勵,看完我都會提問,讓孩子給我總結。

去年暑假的時候依姐刷完了中班3冊,這個寒假我開始帶著她主刷大班6冊。
七大的題,很有意思,有時候哥哥來了興致,也會想來湊熱鬧。

我每次都說:“你起開,你都做了一遍了,還來看什么看!”榮哥一臉懵逼,仿佛在說:“我做過嗎,讓我瞧瞧?”做沒做過,家里那六冊書就在那里,難不成還是我做的咯~
他不記得沒關系,但是實實在在鍛煉的能力都無形地裝備在身上就行了。總而言之,學而思的教材,算得上是市面上最新、最創(chuàng)新、最與時俱進的教材了。

依姐從小班到中班,都是摩比+七大搭配著來,可以說學而思雙雄這兩套書,真的不愧是雙雄,有意思,依姐最喜歡上的就是數(shù)學課。
最不喜歡的,就是四五快讀,沒辦法,認字真的太枯燥了,數(shù)學還是更有意思。
美國專注力培養(yǎng)大書
美國經(jīng)典專注力培養(yǎng)大書(簡稱“專注力大書”)在前幾年也是雞娃圈傳說一樣的存在,相傳“能夠獨立做完這套題的孩子基本可以輕松應對各大杯賽,上學什么的絕無壓力了。”
它背后的出版商——童光集萃,誕生于1946年,是美國著名的兒童讀物出版機構,這么多年也是得到各類學校老師的推崇,看這書的封面設計也能感知他的年代感。
我就好奇啊,什么書啊,得難成什么樣子呢?當然,兩年前,我也是個沒怎么見過世面的菜鳥媽。買回來以后,我都沒敢先開封,想著等榮哥把摩比和七大都做完,再來朝圣這一本。
結果沒成想,這套書一打開,就被榮哥依姐砍瓜切菜似的做得七七八八……

那會兒依姐才三歲多啊!就跟著哥哥一起做這個大書,做得風生水起特別起勁兒!
原來我想錯了,它其實根本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數(shù)學題,它是單純訓練孩子專注力的書籍。如果說七大是培養(yǎng)孩子各方面的綜合能力的話,那這個美國大書就是專項練習冊——專門培養(yǎng)孩子專注力的練習冊。
它的題型分為看圖找奇怪的地方、找不同、大海撈針、走迷宮、摩斯密碼等等,題型蠻多的,但是很有趣味性。


這倆經(jīng)常因為一起找不同而擠破頭,誰也不甘落后。

我得說,這套書是真的年齡包容性很強的,3歲到6歲乃至七八歲做起來也很帶勁。
這套書看似8冊挺多的,而且題量真的不小,但是因為太好玩了,他倆愣是一個假期全刷完了。
雖然刷完了,也考不了杯賽,但是我似乎稍微能明白為什么說踏實刷穿它能成為神童一樣的傳說,因為這8冊把所有專注力提升類型的題練到了極致了……
目前網(wǎng)上有兩種,我兩年前買的時候只有右邊這種,看上去設計和配圖也頗具年代感了,不是很新的樣子,左邊這個應該是新出的版本,也是童光集萃的,兩種應該都可。
邏輯狗
邏輯狗曾是依姐小時候最喜歡的數(shù)學啟蒙教育,它不是一套教材,也不是練習冊,它是教具。

正所謂“邏輯狗”,它鍛煉的是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德國非常經(jīng)典的數(shù)學啟蒙教具。它分五個階段外加一套幼小銜接題,1到4階用的是6個點的題板,5階和幼小銜接用的是10個點的題板。

我個人會比較推薦小年齡段的孩子去做邏輯狗,因為到了大班,孩子需要幼小銜接做的題目太多了,邏輯狗偏娛樂向一些,難度不高,榮哥當年幼小銜接時做最難的幼小銜接部分也是信手拈來,當時都是讓他當生活調劑做著玩的。
但是它的好處是,對小班中班的孩子來說更親切,因為它不是書,而是教具,學習的時候還可以玩,所以比起單純的教學來說,它的趣味性更強,引入給小月齡的寶寶更容易。
而且一課就只有正反兩面,孩子精力不夠或者專注力不足的時候,這個程度的題量就比較好把控,特別是摩比一課做不完就坐不住的孩子來說,邏輯狗就更好接受一些了。

當年,我給榮哥做幼小銜接時,為了不讓依姐在一旁添亂,同時也是為了給她找點事兒干,讓榮哥心理平衡一點,就給妹妹塞了邏輯狗做著玩。
沒成想,依姐做這個超級上頭,可喜歡了,一天做好幾頁,特別是背后畫畫的部分,能耗費她很多的時間,我就可以騰出手來專心輔導大榮。

邏輯狗一節(jié)分前后兩頁,第一頁是邏輯類題,需要用到題板上的紐扣來尋找答案,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做題的趣味性,特別是做完之后翻到背后去對答案的時候,顏色全對會特別爽。

妹妹當時小班,就特別喜歡做邏輯狗,直到現(xiàn)在她也依舊很喜歡。中班暑假的時候她也會拿出邏輯狗做的,不過因為6點的題過于簡單了,我直接給她上的是10點的幼小銜接題了。

幼小銜接題對于中班的依姐來說,還挺值得一做,難度跟她的水平不相上下,偶爾會有錯,大多數(shù)時間都全對。
所以這一套,不建議大班孩子來搞,一來他們沒有那么多時間,每天寶貴的數(shù)學時間要留給學而思雙雄,如果僅僅是偶爾拿來調劑,一套也不便宜,不是特別劃算。
我自己覺得邏輯狗對小班和中班的小朋友更有用一些,大班的話就沒有這個必要了。
新加坡數(shù)學
新加坡數(shù)學跟美國大書一樣,算是傳統(tǒng)老牌的教輔經(jīng)典書籍,一共9冊,涵蓋幼兒園及小學1-6年級的內容。
新加坡數(shù)學這么有名是因為新加坡學生的數(shù)學成績在全球都是頂尖的。
iea(國際教育成就評測協(xié)會)進行的timss(國際數(shù)學和科學評測趨勢)中新加坡孩子獲得第一,成績遙遙領先。
要知道,全球有超過60個國家在用新加坡數(shù)學作為教材,光美國就有超過1500所學校在使用新加坡數(shù)學教材。以往苦于這套書是純英文版的,英文不好的家長和英語基礎不高的小朋友們,很難越過語言門檻來刷這套書。
但近來新加坡數(shù)學出了中文版,大大降低了孩子和大人的學習門檻,我就很好奇地買了一套回來,想看看它有多牛。
新加坡數(shù)學之所以有名是因為它“獨特的cpa教學法”,又稱“三步教學法”,在數(shù)學啟蒙階段,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數(shù)感”,不只著眼于解決各種復雜的運算,更要有舉一反三的能力、應用能力、建模能力。
cpa即c - concrete 具象化,p - pictorial 形象化,a - abstract 抽象化,分三個年齡段逐級深化。
這么說起來特別復雜而高深,但其實舉個例子你就明白了。
c其實就是3-6歲學齡前這個階段,它主要培養(yǎng)的是將復雜的數(shù)學概念具象化。

這是妹妹寫的,去年寒假她就完成了c階段的小班和中班的題目。所謂的具象化,就是每道題目不只有算式,還給你畫出了相應具象的圖畫,把抽象數(shù)字變成具象的事物,比如糖果、小鳥、雞蛋、火柴,幫助孩子建立數(shù)感。
榮哥去年寒假也做了一整本一年級的題目,他做的是p階段了,這個階段主要的核心是建模法,就是將數(shù)學問題“可視化”,“簡化”習題難度。

這是榮哥去年寒假做的,一年級的練習題,可以看到跟妹妹的還是有差別,里面會開始引入箭頭、線段等輔助手段讓孩子去理解題目的意思。

還有像這種,直接把應用題變成了可視化的長度方塊幫助孩子理解題意,跟我們解題時畫線段的意思差不多,這其實就是把數(shù)字關系模型化的過程。

榮哥去年寒假的主要練習冊就是這個,涂上大家也可以看得出來,這一本可比普通的練習冊厚實多了,三百多頁呢,得寫一陣子。今年沒想好讓不讓他做,如果家里的存貨都做完了,新的書還寄不來,就給他招呼上。
不過妹妹的幼兒園三本沒有這么厚,但是相較于她其他的書來說,這本更像是上來就做的練習冊,需要動筆的部分也比上面介紹的那些幼小銜接書要多。
看了這套書之后,其實并沒有驚艷到我,或者說沒有我期待以外的東西出現(xiàn),我相信在某個歷史時期cpa模式是很先鋒的,倒退十年吧,放到“雙減”時代、探索新教學方式的今天來看,它其實已經(jīng)不是啥新鮮玩意了,我們的數(shù)學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也在運用這些方法。
當然了,因為我只買了幼兒園和低年級階段的,最高階的三本我沒見,不知道是不是還有值得借鑒的地方,但就目前我手里的這c段和p段的書來說,題目普遍簡單,對于做學而思系列的依姐、五三、典中點的榮哥來說,都是做的飛起,沒什么難度。
不過它也有好處,每一課時的題量比較大,所以做起來會花點時間,但不太費腦子。

這是哥哥的一年級那冊,一個數(shù)學問題二十幾頁,我都是一天讓他做完。
不建議大家開局就入,起手就買,后期如果覺得練習冊不夠,可以考慮這一套。畢竟它是英語翻譯過來的,還是有好些不符合國情的地方,比如錢幣這一章……里面全是美元和加幣……
妹妹的幼兒園階段里,也有好些因翻譯過來的項目在我看來非常水土不服,比如說寫漢字……

這是小班的練習冊,依姐當時做的時候是中班,字尚且寫的歪歪扭扭的,更別提小班的小朋友了,怎么可能能寫好?
它的英文版里,八成是教孩子寫數(shù)字的英文的,可能對于英文單詞來說,3-4歲的孩子是可以勝任的,但是漢字,我還是堅持大班以后再讓娃真正寫字,它硬生生地直譯過來,多少還是有些夾生,不符合中國國情的地方是有的。
所以這套書,雖然經(jīng)典,但是我并不建議大家放在優(yōu)先選擇的位置上,孩子練習冊做完沒沒事兒干的時候,用來調劑一下完全可以,畢竟它比起學而思、邏輯狗和大書,更接近傳統(tǒng)的數(shù)學教學內容。
但用來做針對性的練習,個人覺得難度不夠,單純?yōu)榱怂㈩}鍛煉孩子的熟練度,可能還有點有,不要期望他上難度,起碼低年級系列比不上我們國內出的各種教材的難度和題目多樣性。
計算
數(shù)學除了思維啟蒙之外,我認為沒必要教書本上的知識,像榮哥一年級的數(shù)學書我向來不讓依姐摸,也不給她講,上學自然會學到,正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因為到了小學,老師會教,免得他都會了上課不好好聽。
但有個數(shù)學的基礎練習,我認為大班甚至中班就可以開始了,那就是數(shù)的計算。
計算沒有什么難的,也沒有什么竅門,除了多練多記、熟練工種就沒啥了。
對于幼兒園階段的小朋友來說,我不建議大家買練習冊,建議大家每天手出計算題給孩子做。
一來,自己家孩子的程度,自己最清楚,哪些數(shù)的相加相減是孩子弱項,我們可以通過調整出題頻率來人為讓他多練,他比較熟的就可以略過。有的孩子腦袋靈光,計算快,我們也可以適時調整戰(zhàn)略,給他引入更難的計算問題。
而有些孩子可能掌握得沒有那么快,我們就原地把基礎夯實,再逐漸深入。自己手出題的好處就是,隨時把控題目難易進度,這是設計好的練習冊所不具備的。

大榮當年做幼小銜接的時候就是我們手出的題,認真地說,計算好好抓,孩子的進步非常大,這段心路歷程我有寫→計算能力可以速成!一個來月我就讓學渣兒子飛升到二年級計算水平

要知道,里大榮當年剛開始是10以內加減法都要純靠蒙的那種渣水平,后來經(jīng)過了一個多月“計算神雕俠侶”(即我和榮爸)的特訓之后,別說10以內加減,100以內也能算,乘法都沒問題了。

這是當年計算特訓最后幾天給他出的題,把小伙快整崩潰了……有一說一,榮哥現(xiàn)在二年級上半學期都結束了,他的口算練習冊都還沒有設計加減乘的混合運算。

所以,這就是手動出計算題的好處,你可以隨時隨地根據(jù)孩子的情況給他出“難題”,當然,也不要過于揠苗助長,我們當年就有點魔怔→輔導數(shù)學,我每天都在斷絕母子關系的邊緣試探……
感受一下被瘋狂上難度逼急了的李大榮的憤怒四連拍……
因為有了哥哥的成功經(jīng)驗和失敗教訓,在妹妹這里,我的計算訓練就比較柔和了,沒有那么激進,也沒有瘋狂上難度。

目前,我會用哥哥用剩下的低算本每天給妹妹出30道口算題,10以內加法,減法偶爾會有,很少,會計時,她順的時候能3分以內,大多數(shù)時間都要三分多鐘,偶爾心情不好,也會拖到4分鐘。
不過依姐的正確率還是蠻高的,大多數(shù)時間都是全隊,偶爾有一道錯題。不過這個丫頭的9總是寫不標準,每次我都要讓她在邊上重寫,加深記憶。
這個寒假我的目標是把20以內加減法給依姐教會,湊十法和破十法,主攻加法,順利的話,減法也能熟練最好。
當然,九九乘法表也有教,因為這玩意全靠磨嘴皮子背,哥哥剛好每天早晨也要背,順帶著就讓依姐也跟著學。目前2、3、4都背得不錯了,希望這個寒假結束了整個九九乘法表都能背下來。
從依姐3歲多開始我就看著兩小只一起學習,帶著他們學不同階段的知識,鼓勵和鞭笞他們向前進步,挑戰(zhàn)難題。
現(xiàn)在已然是第三個年頭了,說來唏噓,在一遍又一遍的教授過程中,我找到了這些年不上班蹲在家里看娃的意義,或者說除了照顧他們飲食起居之外,我還能發(fā)揮了余熱,所以親力親為做幼小銜接很累,但是我喜歡,因為有成就感。

不過有時候也覺得對不住兩小只,因為自己的要求高,所以時常脾氣暴,也就是自己家的娃,寬容大度不跟我一般見識,哭完鬧完還能踏實坐在桌子前面學。
以上就是榮媽總結的數(shù)學類幼小銜接內容,當然其實還有一套方塊熊的幼小銜接名校真題100道也值得推薦的,但是它一年前就已經(jīng)停售下架了,大家也買不到,所以就不說多說了。

總體來說,學而思雙雄值得重金入,其他的都可以當調劑玩,數(shù)學思維的啟蒙可以從小班就開始,但大班開始也不算晚,內容簡單,可以速成,希望對大家有用。
我是榮榮媽,關注微信公眾號【榮榮媽養(yǎng)兒記】,看一個平凡二胎家庭的喜怒哀樂,最接地氣的育兒干貨,保證不同于一般的妖艷貨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