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介紹
2014年年末,吳宇森攜章子怡、黃曉明、宋慧喬、金城武、佟大為、長澤雅美等中韓日諸多一線紅星聯(lián)袂打造的《太平輪(上)》熱鬧上映,不過可惜票房慘敗……時隔大半年之后,第二部經(jīng)過徐克重新剪輯后卷土重來,終于得以上映,不過片名卻不叫《太平輪(下)》,而是《太平輪?彼岸》。
“彼岸”一詞,若簡單直譯,是為“對岸”;若結(jié)合佛教的解釋,則有超脫生死的涅槃之意。結(jié)合《太平輪(上)》所展現(xiàn)的歷史背景及眾人命運走線,此片最終以此為名,或許正是看重此詞的一語雙關(guān)之妙。而影片內(nèi)容在經(jīng)過徐克的重新剪輯和吳宇森煞費苦心的包裝之后,其實已可將其看成是部全新、獨立的電影。
因此,影片在前半部分花了一定的篇幅去重新介紹主要角色的身份及梳理人物關(guān)系,并分別交代其中大部分人各自的登船理由,然后再分別讓金城武飾演的軍醫(yī)嚴澤坤、章子怡飾演的社會底層女性于真、佟大為飾演的國軍傷兵佟大慶、俞飛鴻與王千源共同飾演的顧氏夫婦、林保怡飾演的投機商人袁皮特等人在機緣巧合之下陸續(xù)登上改變他們所有人命運的那艘由上海開往臺灣基隆的太平輪。
"如果你之前看過上部,也許你會覺得這樣的前情閃回略有多余,但如果你之前沒看過再或者從一部獨立、完整的”新片“角度來說,這樣的處理方式卻是較有必要的——它在之前必須要有足夠的鋪墊和交代,才能在之后沉船海難高潮戲中令眾角色的形象更加飽滿立體,情緒的渲染也才能更有力度。然而也正是因為對影片有這樣的處理,于是《太平輪(上)》上所凸顯的較為純粹的愛情元素到了此片中開始上升為一種希望及信仰,動蕩混亂的大時代洪流中個體的渺小、生命的脆弱以及命運的無常反而更令人倍感唏噓,而影片絕望里透露著希望,悲涼中暗藏著溫暖的的光明走向也彰顯了以吳宇森為首的幕后主創(chuàng)們悲天憫人的大愛情懷。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太平輪?彼岸》是吳宇森除了《太平輪(上)》之外,在其迄今為止的作品之中刻畫女性花費筆墨最多的一部,無論主次及年紀,片中但凡數(shù)得上來的女性角色都較好地體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女性的善良、包容、忠貞及堅強等諸多美好品質(zhì)。不僅宋慧喬不再像第一部中那么花瓶,章子怡更是演技大爆發(fā),并在俞飛鴻的溫婉柔情以及秦海璐的毒舌仗義的烘托下,堪稱完美詮釋了“于真”一角,驚艷程度真真超五星!
至于那場萬眾期待的沉船海難戲,雖然未必能超越當年的《泰坦尼克號》,不過無論是對沉船原因的細節(jié)交代和情景再現(xiàn),還是沉船落水時場面呈現(xiàn)以及群戲的整體調(diào)度等,從制作層面而言,這已然是目前華語電影的最高水準;從人性角度來說,人性的善惡美丑在突如其來、生死攸關(guān)的巨大災(zāi)難前瞬間曝露無疑。落水之后,如果說金城武、俞飛鴻等人的無辜喪命令人哀傷,章子怡、佟大為等人生死難料令人揪心的話,那么那些身強力壯的亡命之徒為了爭奪救生衣和漂浮木板而展開的慘烈廝殺則尤其令人觸目驚心。然而也正是這一段,影片的悲劇力量到達了頂峰,所有的語言在那些不斷逝去及沉沒入海的生命面前變得蒼白無力,章子怡和佟大為互救及自救的行動成就全片最驚心動魄的高潮。
總而言之,《太平輪?彼岸》是導(dǎo)演吳宇森寫給電影的一份情書,直男癌的他笨嘴拙舌,多少有些不解風(fēng)情,但是真真情懷滿滿,深情無限。這份心意,令人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