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介紹
去年有這么一部科幻電影,
一經(jīng)上映就獲得了爛番茄好評94%,imdb上8.3,metascor 81分的超高成績。
但卻在發(fā)行之初,靠著一張神乎其神的海報得罪了眾多中國觀眾。
第一張東方明珠塔被莫名其妙地插在了香港維多利亞海灣。
沒錯,說的就是它——
《降臨》
去年《降臨》的制片方曾透露過內(nèi)地將和北美同步上映。
但眼看時間越來越近,眾多大片紛紛站好位子準備一決雌雄的時候,它卻突然跳檔消失了。
之前的海報事件再加上劇情多有涉及到中國,讓人一度擔心它是不是被廣電攔在了審查大門外。
不過現(xiàn)在看來,擔心都是多余的。
《降臨》已經(jīng)順利在1月20日登陸國內(nèi)院線。
網(wǎng)友也很給面子,豆瓣上打出了7.8的高分。
雖然這個評分跟它在海外的口碑相比還差了一丟丟,但你要是看過全片就會明白驚喜點不在評分,
而是一刀未剪。
電影的劇情改編自華裔科幻小說家特德·姜的短篇小說《你一生的故事》。
影sir粗略翻了一下,凡是給差評的基本都是書迷或者原作鐵粉。
除去這點,還有一小部分人給差評的理由則是,
它根本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科幻片。
沒有星際穿越式的繁星繚繞,沒有和外星人廝殺搏斗的激烈場面,
《降臨》更像是一部披著科幻外衣的文藝片。
以下內(nèi)容有輕微劇透,請謹慎閱讀。
艾米·亞當斯飾演的是一位大學教授,同時她也是一位知名的語言學家。
某天她像往常一樣上班,但本該人滿為患的課堂卻出奇地冷清。
打開新聞后她才知道原來前一天晚上發(fā)生了大事——不明飛行物降臨在了地球上。
要說從ufo最早誕生開始到現(xiàn)在上百年間,關于它的目擊事件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其中最著名的還要數(shù)1947年美國的“羅斯威爾事件”。
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去查查,很有意思。
要真是降臨了,美國跟羅斯威爾事件一樣直接軍方封鎖一切消息不就行了?
這次真不行。
那個東西太大了,重要的是它不是單獨一個,而是一下就出現(xiàn)了12個。
分別降臨在了英國,中國,日本,印度,蘇丹,巴基斯坦,俄羅斯等等國家。
有陸地,也有海洋,有降臨在城市上空(上海),也有懸浮在荒野平原(美國)。
降臨之后,它就在那里待著,一動不動。
不產(chǎn)生任何氣體,也不制造任何垃圾。
它為什么會出現(xiàn),它有什么目的,它是友好的,還是惡意的?
人類有太多的問題想要搞明白。
于是軍方找到了女主。
駐扎在ufo不遠處的營地里,女主還遇到了另一位被召集來了物理學家。
行動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兩人面面相覷毫無頭緒。
號角聲突然響起,上校告訴他們,他們和要他一起進入到貝殼里面。
對了,他們管這個碩大的物體叫“貝殼”。
它每隔18個小時就會自動開一次門。
第一次接觸如此絕密的任務,女主顯得太多緊張,厚重的防化服壓得她喘不過氣。
可眼前的一幕還是讓她震驚了。
一個類似磨砂玻璃的屏障,里面則游走著兩個巨大的怪物。
它們長著七只腳,每個腳上還能分成七瓣。
上校告訴她,這就是貝殼里的外星人。
而女主要做的事情就是和這兩個外星人溝通。
這怎么可能?
確實,女主第一次聽到它們發(fā)出的怪聲時完全蒙了,根本無從下手。
但自從進入貝殼以后,在她腦海里常常會出現(xiàn)一些莫名其妙的畫面。
一個小女孩總是在環(huán)繞在她的身邊,提些怪異的問題。
聽起來云里霧里,但總能在關鍵時刻給女主解決問題的靈感。
在那些對話的啟示下,女主想到了一個辦法。
用文字。
再次進入貝殼內(nèi),她在題板上寫下了human(人類),邊讀邊用手指著自己。
玻璃那邊的怪物似乎明白了什么,它們用觸角在玻璃上噴射出了一個圓弧。
這是一個重大的突破,此前從來沒有出現(xiàn)過。
但圓弧代表了什么。
是對human這個詞語的某種回應嗎?
沒人知道。
因為僅僅只有一個圓還遠遠不夠。
于是他們一行人加快了進入貝殼的頻率。
男主和女主配合著一起向外星人講解著英語中的名字,動詞,數(shù)詞等等的表達方式。
作為回應,他們得到了一個又一個圓圈。
從形狀看上去沒什么區(qū)別,但細微之處就在上面的分散的“枝葉”。
隨著研究越來越深入,圓圈上一個又一個部分所傳遞的意義被女主成功破解。
漸漸地她可以讀懂一整個圓的意思,再甚至她可以通過電腦合成的圓圈直接跟外星人交流。
在受邀進入營地之前,上校曾向她提出過一個要求,
同時也是女主研究外星語言的終極目的。
— 它們到底為何而來。
然而當女主向外星人提出這個問題之后,得到的答案卻不是所有人當初所預測的結果。
恐慌蔓延到了全球,一切都開始變得危機重重……
雖然影sir沒有讀過原著小說,但就《降臨》這部電影來說,完成度還是相當不錯的。
無論是音樂或是在主角情緒上的渲染都很到位,尤其是艾米的表演堪稱完美,將一個身負重任的語言學家的焦慮,對語言的癡迷都毫無保留地表現(xiàn)出來了。
對得起金球獎影后的提名。
但非要說影片的缺點,或者是敗筆。
那不得不提影片里關于中國的描述。
開頭影sir提到過的,貝殼一共在地球上降臨了12個,其中包括了上海。
為此全球降臨國組成了一個同盟,雖然各自研究各自的,但成果要進行共享。
不夸張地說,除美國以外的11個國家里,中國的出鏡比例占到了99%
但漏洞卻是……
首先是這位,中國軍隊的最高統(tǒng)領。
軍裝上的錯誤的咱們可以原諒,畢竟老百姓沒幾個真正了解的。
但一張嘴就是標準的美式英文,這就有點說不過去了吧。
難道沒有中文嗎?
有,但更加慘不忍睹。
— 海軍在中國東海出動。
這完美的美式翻譯,導演肯定不會承認他是找了谷歌翻譯來幫的忙。
so電視臺暫且不提,下面滾動的字幕,
— 大豆價格連續(xù)第三周繼續(xù)下跌。
呃……外星人來了,趕緊拋售大豆?。?/P>
當然對中國觀眾來說,全片最大的尿點則是女主秀的那段普通話。
去年11月在美國上映時,不少土生土長的中國人表示完全聽不懂,而且電影也沒有配字幕。
但國內(nèi)版本請大家放心,電影充分做到了發(fā)音不夠字幕來湊。
話說這幾年出現(xiàn)在好萊塢電影里的中國元素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
但在細節(jié)處理上仍然保持了以往的水準,
差。
隨便給大家舉幾個例子。
電影《銅牌巨星》上,當美國體操隊完成一個超高難度時,新聞上蹦出了一段中文。
— 今天秋天的樣子機會亂的俄羅斯。
所有中國觀眾集體黑人問號。
電影《神探夏洛克:可惡的新娘》在宣傳時,導演特得意地說電影里有一個中國觀眾才看得懂的梗。
就是這個,“馬蹄內(nèi)翻足”。
不過話說回來,跟上面閃瞎國人眼睛的錯誤相比,《降臨》顯得是相當良心。
燒腦+文藝+科幻的組合更是讓你在看完之后留下無數(shù)的念想。
的確也是近幾年比較難得的另類科幻電影,即使涉及多那么多敏感元素也能過審也是難得。
絕對值得在春節(jié)檔國產(chǎn)電影的狂轟亂炸之前往電影院里走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