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介紹
其實我看的時候很大程度代入男主角,人與自然什么的大格局感觸不大,反而是男主成長我印象深刻。男主從一開始離家出走在大城市到處吃癟,別人欺負也是主動道歉。但是兩次拔武器是成長的轉(zhuǎn)折點,就是到開頭被打的時候(可能想起家暴的事)主動拔武器自保,但是后面還是很害怕丟掉武器(終于體會到能與‘壞’大人也能對抗),到最后要保護生命中亮光的時候,再次勇敢拿起武器來宣泄自己的對不公。
一路上是男主從逃避家庭問題,在底層無助游蕩,到找到落腳點找到真愛,找到屬于自己生活的亮光,最后不再逃避勇敢面對追求的過程。雖然最后主角不是我們理想的那么完美解決事情,但是作為一個來自家暴家庭的孩子來說已經(jīng)很努力了,也更貼近真實。
《天氣之子》是一個很有深度的故事,故事里的大叔是最重要的對比人物,講述了一個成長的故事,有對社會現(xiàn)象的探討,也有誠哥自己最擅長的少男少女的細膩情感,大叔這個角色是最出彩的塑造,不是說大叔是主角,而是因為大叔的感情變化,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全新的線索,一個來自成人的不同視角,一個內(nèi)心依然向往帆高這樣少年的視角。
大叔和帆高世界觀的沖突和最后的和解,是全劇最為細膩的地方,故事所探討的問題也很有深度,包括成長的無奈,以及不同人對犧牲小部分人以成全更多人的問題不同理解,當然可以說神仙的畫質(zhì)和背景才是最吸引人的地方,這同樣使人滿意,情懷也賣的恰到好處。與君名相比,二者在故事上完全不是一類,不能相提并論,但當然,天氣之子缺少主角上的描述時間,故事敘述也稍有混亂,但瑕不掩瑜,天氣之子依然是相當優(yōu)秀的作品,值得一看。
相對的,君名的制作上。三葉的生活和所在的生活的世界,有從小到大的朋友,以及瀧身邊的人對他的直觀評價,都讓我很好的體會到了他倆的人物特性。三葉是一個傻傻向往東京,卻因為交換身體喜歡上了瀧,同時家里的情況也很特殊的鄉(xiāng)下女孩。瀧是一個直率普通高中生,遇到三葉之前也有著奧寺前輩這樣的向往,但是在跟三葉交換身體后卻愛上了三葉,義無反顧的去救了三葉。當時我真的覺得三葉是一個很幸福的女孩,因為有瀧這樣的男孩去愛她,義無反顧。想想就流淚。
相比之下,《天氣之子》男主只有一種努力奮斗不退縮且稚嫩的初中生,女主是個早早帶著弟弟生活為了維持生計而奮斗的女孩。男主在東京認識的人里,也只有大姐姐對他的評價中肯,其他人根本不能作為側(cè)面反應(yīng)男主。相比之前的設(shè)定,真的弱上不少。甚至我不能理解到男主對女主的愛有多少。男主確實為女主奮斗了,跑出警局,狂野飆車。
但是真的太少,而且女主也沒有給直接的回應(yīng)讓我也覺得很難受。真的是人物塑造上非常的莫名其妙。君名真的是新海誠的巔峰。繼續(xù)延續(xù)這樣的做法,想必天氣能獲得更高的評分。我只希望以后的作品,努力往評分高于君名發(fā)展。連我都看的出來天氣的制作全靠作畫音樂頂起,何況是熱愛的人群。
縱觀《天氣之子》是一部青春愛情奇幻動畫電影,正值青春年華的我們,多多少少會引起一些共鳴,會聯(lián)想到很多往事,對于經(jīng)歷過不太順利的感情故事的觀眾來說,無疑有很多淚點。
新海誠導演手中的愛情還是那么的美,真是讓人向往啊。